第4章 避免網絡的陷阱
- 校內外學生網絡安全管理與教育
- 張劍編著
- 8960字
- 2021-05-28 16:18:23
避免網絡電話詐騙
伴隨計算機及互聯網的普及,網上電話詐騙活動越來越多。青少年要擦亮眼睛,謹防上當受騙。福州電信部門曾接到幾十起上網用戶有關國際話費的投訴,反映沒有撥打國際長途電話卻出現高額話費。
竹歧鄉的林先生上網時因好奇瀏覽了一些非法網站,結果當天產生國際話費1300多元;某公司值班人員晚上為打發時間上網沖浪,結果短短10天產生國際話費5200多元;家住福州道山路的鄭先生7歲的小孩暑假在家玩電腦,一周內話費近3000元。
龐大的信息網絡里存在各式各樣的陷阱。一些常見的“網絡陷阱”設置在國外某些成人網站中。當用戶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點擊該站點網頁時,就有可能點擊了這些成人網站中可能含有的自動撥號軟件。計算機將自動切斷原來的用戶本地互聯網連接,改以長途電話線路撥號上網,用戶沉浸于網上內容,不知不覺中便產生了高昂的國際長途話費。
另外,一些“黑客”埋伏在某些成人網站外,用戶一旦登錄這些網站,用戶的個人信息比如上網賬號、密碼等就都有可能被這些黑客盜取。
為此,電信部門專家提醒用戶:電話撥號上網時,若有國際長途直撥功能應加鎖限制,最好經常更換密碼,不要瀏覽色情網站,不要隨便下載陌生、不知名的軟件,特別是撥號軟件,因為這類軟件都是自動執行安裝,一旦點擊下載其內容,電腦會出現二次撥號或者被對方控制在特定時間自動撥號,撥叫號碼通過長途電話線路重新撥號到外國網站上,變成通過國際電話上網,用戶在瀏覽網上內容的時候,高額國際長途話費同時產生。
針對一些中小學生沉溺于網絡游戲、上網聊天乃至色情網站,已成為網絡陷阱的受害者。專家認為,這一方面需要家長們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也需要家長掌握一些防范網絡陷阱的“妙招”。
比如:安裝保護軟件,以便“過濾”出黃色、暴力內容;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間和地點;教會孩子學會識別網絡黃毒和網絡陷阱,讓孩子接觸健康科學的性知識書籍;定期適當檢查孩子的上網內容,培養他們健康的愛好和“上網觀”等等。
避免網絡聊天詐騙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利用網絡聊天進行詐騙的犯罪活動日益猖獗,上網聊天本是現代社會交友聯絡的好方式,有人卻利用網絡聊天進行詐騙。青少年要提高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謹防受騙案。
青少年在網上聊天時,不可輕易相信網友承諾的約見,不要把自己家的網絡、銀行卡、信用卡賬號和密碼泄露給別人;不使用網吧的電腦進行網上購物、支付等操作;登錄網上銀行時,要注意核對網址,留意核對所登陸的網址與協議書中的法定網址是否相符。對來歷不明的短信或郵件提高警惕,如接到類似電話、短信或郵件可直接聯系發卡銀行進行確認。
一、盜取QQ號
通過網絡聊天,騙取好友信任或是利用木馬程序盜取好友QQ號碼,冒充原號碼使用者,對其好友再進行詐騙。
二、種植電腦病毒
通過網絡聊天,給好友電腦種植病毒、木馬獲取好友網上銀行相關信息。
三、通過聊天直接詐騙錢財
有些騙子通過網絡聊天,偽裝貧困,騙取同情,從而騙取錢財。他們往往會把一些情節編造得天花亂墜,同時又悲慘絕倫,讓不明真相的上當者心生憐憫,如果我們稍不留神,就會輕信騙子的花言巧語,上了他們的圈套。
2005年5月初,北京一男孩在網上通過QQ聊天,認識外地一女孩,該女網友向其訴說自己的求學的痛苦,并約定到北京會面但苦于無路費,當男孩向父母要了2000元按其指定賬號匯出后,女網友隨即消失。
2005年7月,綿陽市西南科技大學學生郭某在QQ上聊天時,碰見瀘州高中同學在線,二人聊了不久,對方提出借100元錢并告知一銀行賬號,郭某隨即匯出100元。當晚,郭某接到哥哥電話,問為何在網上向他索要500元,郭某感覺事出蹊蹺,立即上網查證,發現自己的QQ號碼已被盜,同時發現有人利用自己的QQ號向其同學及好友進行詐騙。
避免網絡短信詐騙
網絡短信詐騙就是詐騙者利用網絡群發短信的便利條件進行詐騙活動。網絡短信詐騙活動大致有如下形式:
一、偽裝成朋友的
“××,我正在外出差,手機馬上欠費了,幫我買張充值卡,卡號和密碼用短信發給我。”
二、以中獎作為幌子的
“我是××公證處公證員× ×,恭喜你在× ×活動中中獎了,獎品是×××,價值×××萬元,請你帶著本人身份證和750元手續費去××處領獎。”
三、冒充通信運營商的
“你好,移動通信公司現在將對您的手機進行線路檢測,請您暫時關閉手機3個小時。”
四、假裝銀行機構的
“尊敬的××銀行客戶您好!因日前發生多起資料外泄取款卡遭復制盜領事件,為避免盜領,請立即與某金融相關單位聯系××××××(某固定電話號碼)。”
“×××您好!你的儲蓄卡于××(多為商場或其他消費場所)刷卡消費×××元成功,此筆消費將從您賬上扣除。如有疑問請撥××××××(某固定電話號碼)某金融相關單位。”
五、有效防范網絡短信詐騙
網絡、短信等詐騙事件的屢屢發生,在很大程度上與青少年的風險防范意識薄弱有關。事實上詐騙團伙的手段并不高明。但由于消費者的粗心大意或是貪小便宜,給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機。
青少年的風險防范必須從細節做起,時時警惕。另外,也需要對當前的主要詐騙手段有所了解,知己知彼,方能安全無風險。
在網絡空前發達的今天,有部分銀行為持卡人提供了銀行卡取現以及消費的短信提醒服務,正規的短信內容一般包括發生交易的銀行卡卡號或卡號的最后若干位數。以此區分真假短信。
青少年持用家長的信用卡時,應增強安全用卡的意識。詳細了解發卡行提供的有關銀行卡的使用方法和安全防范要求,保管好銀行卡及密碼,不對外泄露銀行卡信息,更不要輕易將資金轉入陌生賬戶,這些都可以提高安全系數。
對于中獎之類的短信,則不應貪圖小便宜而誤入圈套。另外,如遭遇詐騙行為,應及時報警,積極配合公安機關的偵破等工作。畢竟打擊違法犯罪活動是全社會的責任。
對于網上購物,首先應確定其可信度,應盡可能選擇知名度較高的網站。應注意通過多種途徑了解商品性能、價格,再購買。網上購物應索取購物憑證或保存交易協議或電子版憑證,收貨時更要當場驗明“正身”。
避免網絡交友詐騙
網友,已成為現在一個非常時尚的概念。網友是人們對那些通過在網絡上聊天、探討問題所結識的朋友的稱謂。互聯網的出現拓展了人們的交往空間,也因此改變了某些人的交友方式。但是,青少年在網上聊天、交友,最容易受到引誘、教唆、性騷擾,甚至傷害。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在使用互聯網電子聊天室的青少年中,平均每5個孩子中就有一個被騷擾過。作為未成年人的孩子,網上聊天、交友要慎之又慎,小心壞人在網上教唆孩子學壞,引誘孩子上當。
一、警惕網上色狼
一些騙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會長時間地在網上逗留,尋找自己的獵物。他們會充分施展自己的詐騙才能,或者侃侃而談,或者妙趣橫生,直到騙取你的家庭住址,電話號碼,你的生活習慣,你的各種喜好等等。等你消除戒心以后再更進一步地取得你的信任,到時候可能把你的郵箱密碼或者是游戲密碼甚至是銀行賬號和密碼也騙到手。如果你是一個女同學,那就更加要注意,你在聊天時認識的那個風度翩翩、學識淵博的人,很可能就是一個大騙子。
13歲的麗麗是“小網蟲”,假期的第一天,在征得媽媽的同意之后,她開始在網上征友。她給自己起了一個非常有趣的名字叫“開心果”。從此,她每天都會收到數十條來自四面八方的回信,其中有個名叫“開心鳥”的網友,麗麗覺得他可不是一般的人物,談吐不凡,知識面寬廣,真讓麗麗覺得相見恨晚。
后來,“開心鳥”發出了會晤邀請,麗麗非常苦惱,心想不去,唯恐會失去一位網上密友;如期赴約,又心有余悸。最后,聰明的麗麗想出了一個兩全齊美的辦法,她請爸爸作陪,并將約會地點定在博物館門口。約會的時間過了10多分種,網友終于出現。令麗麗吃驚的是,自稱是17歲的網友,看上去年近40歲,而且一見面,他就邀請麗麗去賓館坐坐,說是已開好了房間。
因有爸爸在不遠處監護著,麗麗也不害怕,大膽地和網友一起去賓館。隨后的事更讓麗麗措手不及。網友剛剛落座,就要來抱麗麗親熱,然后還去解麗麗的衣扣,欲行不軌。幸虧爸爸及時聽到麗麗的呼救,才制止了悲劇的發生。
二、避免網絡情感詐騙
網絡情感詐騙,是指犯罪分子通過網絡與受害人談戀愛、結婚等形式騙取財物。田某在網絡聊天時認識一位自稱姓楊的女孩,二人一見鐘情,戀愛不久女孩就要求結婚,田某也非常愿意。女孩就以回老家辦結婚證明為由,向田某要了3000元現金,但一去不返。
三、警惕網上劫匪
還有一些犯罪分子利用網友的外衣圖色圖財。一天晚上,15歲的中學生趙晴在網上遇到網名為“眼神”的男孩。兩人一“見”如故,并在電話里約定在某網吧見面。20分鐘后,趙晴在那家網吧見到了“眼神”及另外兩個男青年。幾人在飯店晚餐后,“眼神”提出先送兩位朋友回家,再送趙晴,4人同乘一輛出租車,不一會兒便出了市區。途中趙晴要求下車,遭到拒絕。3名男青年將趙晴拖進一處平房,實施輪奸。隨后搶走了她的手機和1500元現金。
網上交友聊天,某種程度上能夠釋放中小學生在學習中的緊張情緒,或多或少地能豐富中小學生的精神生活,我們不應全盤反對。但是,中小學生務必小心網上陷阱,在網上交友時應做到:不要向網友說出自己的真實姓名和地址、電話、學校名稱、密碼等個人信息;不與網友見面,如非見面不可,也一定要去人多的場所見面,切不可去賓館、私宅等處見面;對網上求愛者不予理睬;對談話低俗的網友,不要反駁或者回答,立即離開該聊天室,從此不再理他,也不要再用過去的網名上網。
避免網絡廣告詐騙
網絡廣告詐騙就是網絡騙子為了自身利益發布的損害消費者利益的虛假、違法廣告。從現狀看,網絡廣告詐騙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一、誘餌廣告
即施騙者對實際上不能進行交易的商品作出廣告,或者設置一些消費者難以滿足的、隱性的附加條件。以此引誘受騙者前來購買,并鼓動其購買廣告商品之外的商品。據報道,美國為了對付此類網上欺詐活動,其聯邦貿易委員會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網站,將欺詐性網站鏈接、輸入到其數據庫中。
二、虛假廣告
即廣告施騙者利用虛假的事實進行廣告,以騙取受動者對其產品或服務的信任,從而成為購買其商品或服務的潛在客戶。網絡廣告的誠信問題同樣值得關注。網絡廣告由于市場準入門檻相對較低,所需成本也不高,互聯網的草根性已然使得每個人發布廣告成為可能,加上法律法規上的相對滯后,網絡廣告管理起來步履維艱。一些網站妄視法律、消費者利益,發布虛假內容廣告,甚至從事法律禁止的內容宣傳,給網絡廣告以及互聯網的健康發展蒙上一層陰影。
三、濫用名人肖像的廣告
名人的廣告效應是顯著的,而一些網站(尤其是中小型網站)一方面希望擴大自己的影響,以產生豐厚的經濟效益,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或無力提供足夠的資金,于是常常不經名人的同意,擅自對其肖像進行加工處理,制作成網頁或Flash圖片,以擴大自身的對外宣傳。
四、違反行業規定的廣告
不同行業對各自的廣告要求也不同,例如藥品和煙草的廣告就有其特殊要求,如果網絡經營者未能根據法律對特定行業的特殊規定進行廣告活動,則很可能構成違法廣告。
網上有很多付費廣告,一些個人網站就是靠這些廣告收入維生。但是這些廣告的點擊率通常不高,于是這些網站的站長就把這些廣告的鏈接改成某些吸引人的文字,以E-mail的形式發到你的信箱。你想看看這些鏈接到底是什么,那么就會被騙去替他點擊廣告了。
當然,這種損失還不算大,我們也不過是做了一次免費的勞動力,如果我們看了某些廣告再繼續去購買他們的產品的話,那么這個虧可能就要吃大了。
由于互聯網的鮮明特色,使得網絡詐騙具有多發性、隱蔽性、強攻擊性等特點,網絡詐騙一旦發生,網民和社會管理工作者很難防范與應付,這就需要青少年時刻提高警惕,加強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詐騙廣告給自己帶來的損害。
避免網絡購物詐騙
“網絡購物”因其快捷、時尚的特點,已被越來越多人接受,人們只需移動鼠標、打個電話,就能輕輕松松得到自己心儀的產品。但青少年在網上購物應小心詐騙。
一、方便快捷背后陷阱重重
網絡購物詐騙行騙人一般采取廣泛撒網重點培養的方式行騙;由于互聯網的無邊界特性,行騙人一般選擇異地行騙;網絡詐騙分子往往在得手后會毀掉網上證據,另辟一套網上虛擬身份和虛假信息“重操舊業”,這種做法不僅增加了警方偵查工作的難度,也增加了消費者網上購物的風險。
二、網絡購物安全防范6大守則
網絡購物風險重重,因此青少年在網上購物時一定要識別網絡購物中的陷阱,提高安全防范意識。網絡購物的安全防范6大守則是:
1.要對所購買的物品有所了解,包括目前市場的價格。
2.核實網絡賣家留下的信息。
3.盡量去大型、知名、有信用制度和安全保障的購物網站購買所需的物品,先貨后款,收到貨物后當面驗貨。
4.謹慎對待賣方交付定金的要求。
5.盡量不要使用公用的電腦進行購物、支付等操作,更不要輕易地將自己的網絡賬號、信用卡賬號和密碼泄露給陌生人。
6.發現有網站發布不良、違法信息及涉嫌詐騙的及時報案。
避免網絡大獎賽詐騙
同手機短信詐騙相似,有些時候你可能會發現郵箱里多了一個陌生的郵件,標題就是恭喜您中了某某促銷活動的大獎,再定睛細看,可能還是不小的獎項。可能是你一直想要的新款MP4,要么是一款你心儀已久的筆記本電腦,還有可能是80萬巨獎。要求你做的恐怕并不多,手續也不復雜,你只要往指定的賬號匯一筆款子就行。
貪得無厭的詐騙者可能會要你匯幾萬元,小有心計的騙子可能會只要你匯個十元八元的(這樣我們會因為錢少而吸引力大就更容易上當)。
總之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騙你口袋里的錢;如果我們不注意,輕信騙子的伎倆,那么遭殃的起碼就是我們的零花錢了。
劉某就在網上遇到過這樣的陷阱。他在某個人主頁上看到××征文大賽的通告,征文題目不限、內容自擬,獲獎者除了獲得很高的獎金外,其作品還會被收入《×× ××》,而報名的條件只需你交納5元的報名費。
劉某交了錢,寄了文章,最后卻沒了消息。這種小額詐騙最容易得逞,也不會有人追究,這就使騙子大騙其錢。
如果你是一個網上文學愛好者,經常在BBS和某些文學網站上發表文章。也許有一天,你會接到這樣一封信。
信上說,他們是某某大獎編纂委員會的,目前正在編纂《中國××獲獎網絡文學精品選》并將在全國發行,你的某篇大作已經入選該文集,但需匯幾百元錢,購買十套書分銷。如果你誤信其言,最后就會什么也得不到。
避免網絡黑客詐騙
黑客本來是一些操作計算機的高手,不過他們騙起來可能會更黑。我們在OICQ聊天的時候很可能會有一些陌生人甚至是熟悉的人發過來文件讓你接收,這些陌生的文件里很可能就藏有木馬病毒。你千萬別小瞧這些計算機病毒,一旦你打開這些文件,你的電腦可能就會變成傀儡。
黑客遠隔千里就可以控制你的電腦,木馬病毒會把你的電腦的秘密全部傳送給黑客,然后你的秘密可能就會毫無保留地被查閱,包括你的OICQ密碼,你的游戲賬號等等,一旦上當,你自己的電腦就變成了黑客的倉庫,這是不是很苦惱?
有些黑客往往在自己的主頁上制造種種借口,或以大獎作誘餌,要求訪問者留下自己的網上用戶名、賬號、密碼、信用卡密碼等個人敏感信息,碰到這種情況,你千萬千萬要記住:不要一時沖動,將自己的資料和盤托出!不管對方吹得如何天花亂墜,只要做到心明眼亮,對方就只能徒呼奈何。
不過,黑客總是會絞盡腦汁地不斷變換作案手法,千方百計地要攻破別人的城池。下面是黑客常用的幾種攻擊手段。
一、竊取他人信息
在登錄一些網頁時,網頁往往要訪問者填寫一些密碼之類的個人信息后才能進入。一些高明的黑客正是利用了這個過程,精心偽造一個登錄頁面,搶在真正的登錄頁面之前出現,待你寫下登錄信息并且發送后,真正要登錄的頁面才會出現,而這時你的秘密已經被竊取了。對付此種黑客,最佳的解決之道就是防患于未然,經常查看服務器的運作日志,若發現疑點要及時處理。
二、利用防火墻漏洞
一些黑客利用某些防火墻的漏洞,巧妙地將自己的服務器設置為指向防火墻的路徑,而不是受防火墻保護的主機,所以他們可以暢通無阻地接近防火墻,這時黑客已經達到了目的。因為此時他們完全可以利用防火墻作跳板,輕松地長驅直入,直搗主機。如果有這種情況發生,那就得更換防火墻,或者升級原來的防火墻。
三、通過技術分析
一些黑客中的高手憑借自己高超的技術,通過分析DNS(域名管理系統)而直接獲取Web服務器等主機的IP地址,從而為攻擊網站徹底掃除了障礙。對付這種黑客,幾乎沒有更好的辦法。
四、通過電子郵件
電子郵件其實是一種很脆弱的通訊手段,一方面,它的安全性很差,傳送的資料很有可能丟失或者被中途攔截;另一方面,特洛伊木馬等黑客程序大都通過電子郵件這個途徑進駐用戶的機器。
電子郵件恰恰是網絡上用得最多的東西,而郵件服務器就成了黑客們攻擊的對象。防范這些黑客,可以采用郵件服務器專設專用,不與內部局域網發生關系;開啟防火墻的郵件中轉功能,讓中轉站過濾所有出入郵件等等措施。
網絡黑客的騙局有很多,騙子的花樣可能也會層出不窮,對于我們學生來說,最主要的就是要保持冷靜,保持自己健康的心理,不占便宜,同時不要輕信別人,也不要輕信網絡上五花八門的宣傳。
避免網絡不良信息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網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學習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網絡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信息資源和廣闊的學習空間,成為人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休閑娛樂、互動交往、展示自我的重要平臺。但是也有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網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給廣大網民帶來財產損失和人身傷害。
互聯網上的不良信息主要為詐騙、淫穢色情類,另外也涉及賭博、攻擊黨和政府、宣揚邪教等內容。青少年好奇心強,容易接受一些新觀念,但又涉世不深,缺乏必要的辨別能力,容易受到各種不良信息的侵襲,走向違法犯罪。根據調查提出如下幾點建議:
1.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提高思想覺悟,分清是非、對錯和美丑。
2.遵守社會公德、公民道德基本規范以及《全國青少年網絡文明公約》,自覺規范個人網絡行為。
3.學習、掌握國家的法律法規,增強自身法制觀念。
4.加強道德修養,提高自律能力,抵制不良信息的消極影響。
5.不要登錄不良網站,要選擇官方的、大型的、內容健康的網站。
6.遠離暴力、色情等內容不健康的信息與游戲。
7.為個人電腦安裝不良信息過濾軟件,將不良信息拒之門外。
8.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培養積極健康的愛好。
9.在網上發現不良信息或收到垃圾郵件可向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舉報,也可點擊網站上設置的虛擬警察,向公安網監部門舉報,共同維護健康的網絡環境。
2006年7月15日,警方接到報案,三個蒙面歹徒盜走鞋廠倉庫48雙運動鞋。7月20日晚9時許,一村民駕駛摩托車經過偏僻處時,被三個身著迷彩服、頭套布罩帽的蒙面持刀劫匪搶走摩托車及隨身攜帶的手機一部。7月23日凌晨,林某在某學校四樓校舍內遭遇兩名蒙面持刀歹徒,被搶走諾基亞手機一部、現金90元和一張銀行卡。8月2日凌晨,一群眾在家中二樓臥室里遭到三個蒙面持刀歹徒搶劫,戴在脖子上的金項鏈被搶,手被砍傷……截至2006年9月上旬,警方接二連三地接到此類報案。
警方經過分析發現,近10起案件都是蒙面歹徒所為,都是身著迷彩服,頭套布罩帽,手持自制鋼刀、木棍、繩子等工具,年齡體態特征及作案手段均有相同點。
經偵破,作案人為當地某高校四名在校大學生。他們幾個人嗜網如命,對玩暴力槍殺游戲情有獨鐘。他們模仿網絡游戲里的暴力搶劫,身著迷彩服,頭套布罩帽,手持自制鋼刀、木棍及繩子等工具,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蒙面盜竊及入室搶劫作案近10起,涉案金額達5萬元。
長期沉溺于網絡游戲,受到某些不良信息影響,不僅給社會造成了危害,也斷送了自己的前程,我們應堅決抵制并遠離網絡不良信息。
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和保護
青少年不僅要善于合理地使用網絡中的有益資源,也要樹立起自我保護意識,掌握自我保護的方法和能力。對網絡中的各種潛在威脅、傷害、陷阱保持警覺,當遇到各種威脅時能成功處理或避開,以免遭受傷害和損失。
警惕不良信息
網絡中出現的暴力、恐怖、色情、迷信、邪教、反動信息,既對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不利,也會扭曲青少年的正確思想。青少年在網絡中應該明辨是非,分清善惡。
不主動瀏覽含有此類信息的網頁。如果無意中接觸到這些信息,應該及時關閉相關網頁,并不再到類似網站瀏覽。如果因為瀏覽這些信息,情緒受到影響,應該將情況告知父母或老師,通過他們的幫助來調整自己的心情。
學會使用保護軟件來預防一些不良信息網站的侵害。
在個人郵箱、博客等網絡空間及時刪除不良信息。
對網絡中諸如人肉搜索、傳播流言、編制傳播病毒等不良行為也應該高度注意。這些行為不僅會給他人造成影響和傷害,而且可能違反法律。
慎重結交網友
網絡交友有它的危險性。因為網絡的匿名交往,使得交往的雙方都有很強的隱蔽性,有時雙方提供的信息真假難辨,使得雙方很難真實地了解對方。如果交往的一方別有用心,另一方還會收到各種不良信息,甚至上當受騙。
建議在與網友進行網絡交往時,保持必要的警惕。不要輕易相信網友提供的資料,要小心求證。
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應盡量避免與比自己年長的陌生成年網友見面。
不隨便與陌生網友見面,如果要見面,應選擇和自己長期網上交流的網友,且對網友的實際情況有準確了解。
未成年人如果與網友見面,應有他人陪同,并選擇合適的時間、地點,比如選擇在白天,在人多的公共場所見面。
不孤身去異地見網友。
在受到網友的騷擾、威脅、恐嚇時,及時與其斷交,可以向父母、老師、朋友尋求幫助。
注意保護個人信息
在網絡中泄漏個人隱私可能帶來難以預料的后果,因此,對于不愿公開的秘密要妥善管理,即使有密碼保護,也不應將個人的私密信息放在網絡空間,不在網上隨意泄露自己、親人、朋友的信息。
如果自己的私密信息,或者自己不愿傳播的內容被偷竊在網絡上傳播,對自己造成了傷害,應該及時尋求父母、朋友、老師的幫助,如有必要,可以報警。
在網吧或者公共場合使用網絡時,及時刪除登錄個人賬號的密碼。
掌握網絡安全知識和技能,配置防火墻,定期升級病毒防治產品。
特別提示,網絡屬于公共空間,在網上發布的信息即使有密碼保護也可能讓別人看到,信息一旦上傳到網絡,有可能廣泛傳播,并且可能難以徹底刪除。
單元練習
一、填空題
1.中小學生持用家長的信用卡時,應增強( )的意識。
2.對于網上購物,首先應確定其( ),應盡可能選擇知名度較高的網站。
3.( )的出現拓展了人們的交往空間,也因此改變了某些人的交友方式。
4.網絡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 )和廣闊的( ),成為人們( )、( )、( )、( )、( )的重要平臺。
二、問答題
1.網絡短信詐騙有哪些方式?
2.網絡廣告詐騙有哪些方式?
3.如何避免網絡黑客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