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悉達多創立佛教
- 世界上下五千年(感知世界叢書)
- 李丹丹主編
- 2021字
- 2021-05-30 21:01:32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產生最早的,至今已有近三千年的歷史,創始人為喬達摩·悉達多,即佛祖釋伽牟尼。
釋迦牟尼誕生于公元前565年4月8日。姓喬達摩,名悉達多。他的父親是印度半島北部的一個小國(今尼泊爾境內)的國王。當地的風俗,嬰兒要出生在外婆家里。悉達多的母親懷孕以后,準備回娘家去生育,路過一個花園,在樹下休息時就生了這位王子。他母親從此得病,第七天就死了。所以,悉達多是由他姨母撫養長大的。這個孩子從小就喜愛學習,文學、哲學、算學,他都精通。同時,他又喜歡武術,騎馬、射箭、擊劍,他全都嫻熟。他的父親非常高興,決定將來把王位傳給他,并且希望他光宗耀祖,成為一個統一天下的大王。
悉達多熱衷權勢,他滿腦子想的全是人世間的種種不平:為什么全印度要把人分成四等?他常常獨坐在花園的月桂樹下,默默地思索。
一次,他乘車出游,看見田野里的農民正在烈日下種地。他們一個個面黃肌瘦,汗流浹背,流露出又餓、又渴、又困、又累的神情。那頭正在耕地的老牛,更是疲憊無力,前面有人拉著穿在它鼻子里的繩索,后面有人用鞭子狠狠抽打。老牛痛苦地搖晃著雙角,氣喘吁吁地拉著入土很深的犁頭,慢慢地朝前走著。
“苦啊!”悉達多不覺脫口喊出聲來。
在悉達多的腦海里,翻騰起陣陣波瀾:“人世間為什么會有生、老、病、死種種痛苦?怎樣才能擺脫這些痛苦?”他讀了許多書,不能回答這個問題。后來他知道,權力再大的國王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于是,他決心放棄王位的繼承權,去出家修道。
“這孩子瘋了?他還不到20歲呢!”國王聽到這個消息后吃驚地說。為了防止兒子出家,國王想方設法,讓鄰國年輕美貌的女王嫁給了悉達多。他對兒子說:“你看,今后這兩個國家的一切都歸你所有了,難道你還不能滿足嗎?”
一年以后,悉達多有了一個兒子。但是,巨大的權勢,豪華的生活,美麗的嬌妻,以及可愛的兒子,都不能阻擋他出家的決心。29歲那年的12月8日深夜,悉達多悄悄地騎馬奔出都城,到了別國的森林里。他換掉王子的衣服,剃掉自己的頭發,做了一個修道者。
老國王不見了兒子,急得要命,派了五個人出去尋找,終于在森林里找到了悉達多,但他堅決不回家。悉達多尋訪了三個有名的學者,向他們學習哲學;之后又到幽深的樹林里去跟隨苦行僧學道。這樣,他奔波了六年,連澡也不洗,但始終沒有找到解決人間痛苦的辦法。
一次,他走到一條河邊,決心下去洗一個澡,把六年來積在身上的污垢統統洗凈。河邊牧牛的姑娘看到這種情景,給他喝了許多牛奶,悉達多終于恢復了元氣。他走到一棵菩提樹下,在地上鋪了吉祥草,面向東方,盤膝而坐,對天發誓:“如果我不能徹底覺悟,寧可粉身碎骨,也決不從這個座位上起來!”就這樣,他在菩提樹下冥思苦想著解脫人間痛苦的答案。
在他35歲那年的2月8日夜間,當一顆明亮的星星從東方升起的時候,他突然想通了這個道理,創立了佛教。這棵菩提樹的遺跡,現在印度的比哈爾省。從此,人們尊稱他為佛祖,因為他是釋迦族人,又被稱為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圣人”。
釋迦牟尼走遍了印度半島的許多地方,傳授著佛教的教義,據說還一直跑到錫蘭和纟面甸。佛教的教義是,反對把人分成等級,反對不平等的現象,同情不幸的人們。同時,宣傳因果報應,認為這世做了善事,后世就有好報;這世做了壞事,后世就有惡報。釋迦牟尼的這些主張,逃避嚴酷的現實,有消極的一面。他還主張用自我解脫的辦法來消除煩惱,否定斗爭。這種主張對奴隸主和封建統治者當然是有利的,所以歷代統治階級往往都利用它。
摩揭陀國的國王把一片竹園送給釋迦牟尼。并且為釋伽牟尼建立起了殿堂,讓他和門徒們住在里面,進行修行和講道。這就是世界上第一座佛教寺院。
釋迦牟尼的遺體火化以后,骨灰結成若干顆粒,佛教把這種顆粒叫做“舍利”。后來,八個國王分取舍利,把它珍藏在特地建造起來的高塔中供奉,以表示對釋迦牟尼的景仰。這種塔用金、銀、瑪瑙、珍珠等七種寶物裝飾,人稱“寶塔”。
公元1世紀時,佛教傳播到中國漢族地區,以后,再從中國傳播到朝鮮和日本。然而,在公元8世紀以后,印度的婆羅門教重新得勢,改名為印度教。所以,現在印度國內很少有信仰佛教的人了。但是,發源于印度半島的佛教,依然受到全世界的重視。中國現今還保存了不少有名的佛教寺院。
公元前485年,釋迦牟尼快要80歲了。他又老又病,但還在到處傳教。2月15日那天,他來到一條河邊,病情加劇,知道自己不行了,就到河里洗了個澡。弟子們在幾棵娑羅樹之間架起了一張繩床,釋迦牟尼側身而臥,枕著右手,諄諄地教導弟子們,不要因為失去導師而自暴自棄,而要以佛法為指導,努力前進。說完,他就逝世了。以后,人們為了懷念他對弟子的苦心教導,就在寺廟里塑造了釋迦牟尼臥像。并把釋迦牟尼誕生的那天(4月8日)稱做“浴佛節”,把他修道的那天(12月8日)稱為“臘八節”。公元前485年2月15日,80歲的釋伽牟尼在跋提河去世。由于他的佛法是以口頭形式傳授的,沒有寫成文字,在摩揭陀國王的主持下,他的弟子將他的說教整理好文字,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佛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