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德國科學家恩斯特·魯斯卡與組長馬克斯·克諾爾博士制成了世人公認的第一臺電子顯微鏡。1932年,恩斯特·魯斯卡發表了以“幾何電子光學的進展”為題的論文,第一次使用電子顯微鏡的名稱,所以這一年被認為是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年份。
除了動植物以外,自然界還有一個龐大的生物世界,就是微生物。它們都很小,小到把幾億個微生物堆積在一起時,也只有一粒米那么大小。顯微鏡的發明打開了人類通向微生物等...
上QQ閱讀APP看后續精彩內容
登錄訂閱本章 >
1931年,德國科學家恩斯特·魯斯卡與組長馬克斯·克諾爾博士制成了世人公認的第一臺電子顯微鏡。1932年,恩斯特·魯斯卡發表了以“幾何電子光學的進展”為題的論文,第一次使用電子顯微鏡的名稱,所以這一年被認為是電子顯微鏡的發明年份。
除了動植物以外,自然界還有一個龐大的生物世界,就是微生物。它們都很小,小到把幾億個微生物堆積在一起時,也只有一粒米那么大小。顯微鏡的發明打開了人類通向微生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