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世界屋脊與地球之巔
- 科學揭曉自然
- 代虹編著
- 1231字
- 2021-05-31 09:43:17
我國西南部有一片高隆廣闊的高原,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青藏高原。青藏高原主要包括西藏自治區、青海省大部、四川省西部、甘肅和新疆的少部,面積230萬平方千米,平均海拔達到4500米。它比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南極洲(平均海拔2300米)還要高出2200米,比世界上最低的大陸歐洲(平均海拔340米),則要高出4160米。因此人們稱它為“世界屋脊”。
青藏高原不僅是“世界屋脊”,而且是世界上最年輕的高原。科學家根據在青藏高原發掘到的大量恐龍化石、三趾馬化石、海相化石和陸相植物化石,證明它在2.3億年前還是一片汪洋大海,跟太平洋、大西洋相通。后來,地殼發生強烈的運動,印巴板塊和亞歐板塊互相碰撞,形成了今天這個雄踞世界之巔的大高原。這次造山運動在地質史上被稱為“喜馬拉雅運動”,它是最新的造山運動,距今不過兩三千萬年。據科學測量,目前青藏高原仍在繼續升高。
青藏高原由于地勢高,面積廣,從太陽那里獲得的光資源特別多。高原上大多數地區晴天的日照時數在12小時左右,全年日照時數在2500小時以上。其中拉薩全年日照時數長達3000多小時,因此有“日光城”的美譽。
在青藏高原上,橫亙著一系列山脈,其中最為雄偉的是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全長2500千米,大部分在中國境內,地跨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錫金、不丹等國,平均海拔6000米。全世界海拔8000米以上的高峰只有14座,其中10座在喜馬拉雅山。
“喜馬拉雅”是梵語,意思是雪的故鄉。它像巨大的屏風,阻擋著大山南北季風的正常流通,在山南山北形成了千差萬別的氣候。山南暖熱濕潤,山北低溫干旱。山東南每年的降水量相當于山西北的10多倍。由于低溫干燥,這里的糧食不霉爛,不生蟲,存放多年依然保持著新鮮的色澤和氣味。西藏農科所對在簡易貯藏條件下保存了20多年的小麥種子進行發芽實驗,結果70%都發了芽。
喜馬拉雅山區有許多熱水湖、熱水沼澤、熱泉、沸泉、汽泉,還有世界罕見的水熱爆炸。水熱爆炸時響聲震天,巨大的黑煙柱直沖天空,把幾十千克重的石塊拋向四面八方,形成直徑20多米的圓形爆炸坑,坑里沸水滾滾。
雖然天寒地凍,但喜馬拉雅山并不是生命的荒漠。在海拔五六千米的地方仍長有雪蓮花和龍膽花這樣的耐寒植物。而動物就更多了,大的如野鼠、雪雞、巖羊,小的如甲蟲、蜂、蛾。等等。
喜馬拉雅山的最高峰8848.13米高的珠穆朗瑪峰,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有“地球之巔”的美稱。關于珠穆朗瑪峰,在我國藏族人民中流傳著一個神話:青藏高原上有五個女神姐妹,她們分別居住在五個山峰上,其中住在最高峰上的是三姐珠穆朗瑪,因而這座山峰就叫珠穆朗瑪峰。
珠穆朗瑪峰的頂峰長10多米,寬約1米,在這里時常可以看到一種獨特的自然景觀——旗云。所謂旗云,就是旗幟模樣的云彩,它的形狀隨天氣而變化,能反映高空氣流的運動情況,被稱為“世界最高的風向標”。有經驗的登山運動員可以根據旗云的形狀預測未來的天氣。
作為與南極、北極并列的地球第三極,珠穆朗瑪峰是許多登山者心中的“圣地”。1960年5月25日,我國運動員貢布(藏族)、王富洲、屈銀華首次從東北山脊登上珠穆朗瑪峰,征服了“地球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