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登上權力頂峰
- 世界軍事百科(修訂本)之十七:戰爭元兇
- 林之滿編著
- 2147字
- 2021-05-28 14:43:14
希特勒
1889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在奧地利東北部一個不起眼的小鎮——布勞——出生了。他是一個海關小職員的第3個孩子。希特勒前面的兩個哥哥都夭折了,而他卻偏偏活了下來。因為他的存在,曾使6億多人失去了生命,給人類帶來了一次空前的浩劫。1929年的世界經濟大蕭條給希特勒創造了一個好條件,他等待著的機會終于來到了。別人的悲慘痛苦,對他則是天賜良機。銀行的倒閉,企業的破產,使納粹分子變得更瘋狂了。
希特勒看到,奪取政權的新機會已經到來。善于等待時機,又善于抓住時機是他的一大法寶,他要將其變成他實現政治上野心的機會和力量。
1929年10月從美國華爾街開始,在全世界刮起了一場黑色風暴。外國資本家紛紛撤走投放在德國的資金,德國經濟一瀉千里。失業、饑餓、失望、恐懼、怨恨、仇視籠罩著德國。
德國政府坐不住江山了,總理像走馬燈似的換了一輪又一輪,誰也沒有回天之力,群眾不滿了,又走上了街頭。壟斷資本家不滿了,四處尋找自己的代理人。
這個時候希特勒站到演講臺上去了,他抨擊政府,他向壟斷資本家許愿保證給予他們足夠的市場,他向工人保證不會失業,向農民保證會有土地,向商人允諾不征重稅,仿佛他的帝國比社會主義、共產主義更激進,他也不在乎了,只要有人支持他,只要人們去選票站投他的票。
沖鋒隊、黨衛隊身穿制服,雄赳赳、氣昂昂地走過頹喪的人群,吸引無數人羨慕的眼光,青年人反正無事可做,不如去參加沖鋒隊,又有飯吃,又神氣。沖鋒隊壯大了。
壟斷資產階級慷慨解囊,給納粹黨提供巨額資金,給源源不斷的沖鋒隊新隊員發放裝備,組織大型、巨型的演講會,讓更多人加入到納粹黨的陣營中來。沖鋒隊員在街頭搭起施粥站,饑荒的人們如同當年維也納街頭的帝國元首感激涕零:納粹黨真是太好了!
1930年納粹黨徒由1929年的17萬猛增到35萬,這一年納粹獲600多萬張選票,一躍而為全國第2大黨,第三帝國的美夢只有一步之遙了。
德國的壟斷資本家看到希特勒竟有如此能耐,都把賭注押在他身上。魯爾煤炭辛迪加作出決議,每出售100噸煤,就抽出5馬克給納粹黨,一年竟達600萬馬克。其他的壟斷資本家也紛紛解囊,為納粹黨提供經費。他們不僅答應更慷慨地解囊,而且就納粹黨的執政問題達成原則協議。他們聯名上書興登堡總統,以公開要求“民族運動的最大集團的領袖”希特勒上臺執政。
這樣,希特勒不僅給陸軍戴上了緊箍咒,而且也籠住了大資本家。現在他可以左手拿來大亨們送來的錢,右手拿去加強對群眾的宣傳和欺騙。
在1932年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中,納粹黨在全國各地散發數以千萬計的宣傳品,大小頭目和沖鋒隊全部出動,希特勒精神百倍地四處演說,甚至坐飛機一天到10多個地方進行“飛行演說”。這使納粹黨在7月31日的選舉中更上一層樓,一共獲得1370萬張選票,在國會中占230席,成了國會中第一大黨,戈林奪得國會議長的寶座,納粹黨成為左右國會的重要力量。
在風雨飄搖的德國政治生活中,共和國進入了它的垂暮之年,它像一葉駭浪中的小舟最終在希特勒納粹黨這塊張開虎口的礁石前粉身碎骨了。
共和國最后一任總理施萊徹爾將軍利用和興登堡兒子的私人關系成了總統本人的好友。在德國最后一任社會民主黨總理赫爾曼·繆勒辭職后,施萊徹爾在興登堡面前力薦弗朗茲·馮·巴本出任總理。巴本一上臺就討好希特勒,解散了國會,取消了對沖鋒隊的禁令,使納粹黨的活動去掉一切顧忌。然而由于巴本無法滿足希特勒的胃口,希特勒竟和原來把巴本推上臺的施萊徹爾本人達成默契,把巴本拉下臺。
12月2日,施萊徹爾擔任總理后,立即邀請納粹黨2號人物施特拉塞當副總理,企圖分裂和控制納粹黨。但希特勒提前罷了施特拉塞的官,同時又回頭和巴本聯姻來算施萊徹爾將軍的帳,與此同時,他還大走興登堡兒子的后門,通過威逼和許諾使他在其父面前多多美言,進言“必須讓納粹黨參加政府”。就這樣,希特勒比想控制他的一個個陰謀家都技高一籌,在較量到最后一分鐘時終于被任命為總理,掌握了德國政界的大權。1933年1月30日,魏瑪共和國的喪鐘,德國人14年來徒勞無益的實行民主制度的笨拙努力的喪鐘終于敲響了,希特勒以完全合乎憲法的方式宣誓就任德國總理。
1933年2月1日希特勒召開內閣會議,研究反共、限共的措施。2月,宣布禁止共產黨的示威運動,并封閉了共產黨的報紙。
1933年2月27日,希特勒一手策劃了“國會縱火案”。這天晚上,納粹黨頭目戈林指揮放火燒毀了國會大廈,然后誣陷共產黨,造謠縱火者是荷蘭共產黨范·德·貝盧。當天晚上就逮捕了1萬多名反法西斯戰士,在以后的3~4個月里,被捕人數達6~7萬人。
在“縱火案”的第2天,希特勒內閣就通過法令,終止實行憲法中有關人身不可侵犯和言論、通訊、出版、集會、結社等自由條款,取消了工會和其他一切政黨。納粹黨掌握了對每一個德國人隨心所欲、生殺予奪的大權。
1933年3月23日,希特勒軟硬兼施,逼迫國會通過所謂授權法,授予他立法權、批準同外國締結條約權和憲法修改權,使他成為不受議會任何約束的總理。
1934年8月2日,87歲的德國總統興登堡逝世。希特勒把總理和總統職務合二為一,接管國家元首和武裝部隊總司令的權力,頭銜是元首兼國家總理。他花崗石般堅硬的意志,能呼風喚雨超一流的嘴巴,15年來黨內外的辛勤耕耘,強奸民意和移天易日的手法終于使他如愿以償:他站到了大獨裁者的位子上了。
希特勒一黨獨裁的中央極權的第三帝國的“千秋大廈”就這樣建立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