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植物的“血管”和“神經”
- 植物知識篇上(科普知識百科全書)
- 王月霞主編
- 752字
- 2021-05-24 10:53:21
動物和人的血管在生物體內起著擔負血液循環流動的作用,血管大大小小,成了一個密密的網,什么地方血管堵塞了,什么地方就壞死,若是腦中的、心臟里的血管堵住了,那可是危及生命的大問題!
植物也有“血管”,一般的植物有兩種“血管”。一種叫“導管”,另一種叫“篩管”。當然,它們運送的“血液”是植物生長必需的水分和養分。導管四通八達,從葉、芽、花到果等器官里都有它。導管非常纖細,據測,莖中的導管直徑只有200~400微米,葉脈中的導管直徑有100微米。
組成導管的細胞是一切死了的木質化的細胞,莖和葉的活細胞包圍著導管的上端,根的活細胞包圍著導管的下端。當龐大的根毛進入土壤里吸收來水分和養分的時候,根部活細胞有一種壓力,就把水分與養分壓進了導管。而莖和葉的細胞十分干渴,它們的吸水力就很強,它們都向旁邊的細胞吸水,一個挨一個的細胞會不斷地吸水,于是形成了一條吸水柱,從而把導管里的水吸了上來。
篩管長在韌皮部里,它專門負責運輸“糧食”。葉子進行光合作用之后所制造的養分不斷地通過篩管送到植物各器官,供植物生長發育,秋天,開花結果的時節,篩管工作量非常大,要把莖葉里的養分統統送到果實和種子里去貯藏起來。最忙碌的季節里,棉花、玉米的篩管運輸速度每小時達40—100厘米,白天送輸的速度是晚上的4倍,否則,養分就會“積壓”起來的了。
人們通過實驗得出了植物有一種類似神經的系統。當植物根部無水而干渴得快死的時候,葉子就不再制造“糧食”,也就是停止光合作用了。這時若向根部澆水,要隔很長時間,水才能傳到葉子上,可是葉子幾乎在澆水的同時就又開始工作——進行光合作用了。是誰把信號通知得這么快?多次實驗后證明,在植物體內存在著一種類似動物神經的網絡,它可以極迅速地把信號從一個部分傳向另一個部分。
植物的千千萬萬個奧秘,實在是值得我們好好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