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水中伏兵”布迷陣
- 海戰武器(世界軍事百科叢書)
- 馮平 王國富 吳志樵主編
- 792字
- 2021-05-21 15:15:31
人們將水雷稱做“水中伏兵”。它在歷次海戰中都得到大量的使用。在朝鮮戰爭、越南戰爭、兩伊戰爭以及海灣戰爭中,水雷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水雷不僅能長期埋伏在水下,而且還能像導彈一樣,主動追蹤水下潛艇并將其擊毀。
最早的水雷是觸發水雷,其頭上伸出幾個觸角,是一種“刺猬”式的能漂浮的球形炸彈,無論艦船觸碰到它的任何一個觸角,都會發生爆炸。這種水雷的觸角為什么碰不得呢?因為艦船碰彎水雷的觸角后,裝在里面的電池與電雷管之間的電路立即接通,使電雷管發火,引起爆炸。
隨后問世的是磁性水雷,它不是懸浮在某一深度的水中,而是沉在海底,因而掃雷器掃不到它。當敵艦船經過磁性水雷的上方時,雷上的磁接收器接收到艦船磁場(艦船為鋼鐵所造,在地球磁場影響下也會產生一定強度的磁場),就通過控制儀器接通裝在水雷上的電池與電雷管之間的電路,使水雷爆炸。這種靠磁場來激發的水雷,無需通過艦船的直接碰撞來引爆。這種水雷雖然是在海底爆炸,但由于水是不可壓縮的,因此爆炸時所產生的巨大壓力能傳到較遠的地方,將那里的敵艦炸毀。
問世較晚的是音響水雷,它的尾部裝了一個“耳朵”——音波接收器,所以有人稱它為“長耳朵水雷”。它的這只“耳朵”能將艦船發動機和螺旋槳發出的聲波接收后變成電信號,用以操縱水雷上的儀器,接通電路,使水雷爆炸。
還有一種叫做“蠔雷”的水雷,它是利用水的壓力變化來引爆的。水有個怪脾氣,在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力就越小,而在流速越小的地方壓力就越大。船在航行時,船底下的水流得快,壓力低。在蠔雷上部有一個壓力傳感器,當艦船通過它的上方時,它就會感受到水壓降低的信號,并隨即接通爆炸電路,引爆水雷。
此外還有一種叫做“自動上浮水雷”的水雷,其外形像火箭,里面裝有計算機和超聲波發生器,當艦船經過它的上方時,超聲波發生器產生的超聲波被反射回來。計算機根據反射回波算出目標的距離后,水雷上的發動機被啟動,水雷上浮,將敵方艦船擊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