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陶庵夢憶作者名: (明)張岱著 李春玲 張任譯注本章字數: 823字更新時間: 2021-05-18 15:58:13
自序
國破家亡后,我無處可歸,披頭散發竄入山林,如野人般驚惶游蕩。親友們視我如毒藥猛獸,嚇得不敢跟我接觸。我寫下《挽詩》想自殺,但《石匱書》沒寫完,所以還茍活著。甕中經常沒米做飯,這才懂得首陽山的伯夷與叔齊本就無粟可食終歸會餓死,說他們出于大義不食周粟,那是后人粉飾的話。
雖終日窮餓,我仍常寫詩作文,想到以前生長在富貴之家,或許那時生活過于豪華奢靡,所以現在遭到了這樣的因果報應:以前我頭戴金簪、穿好鞋,現在只能戴竹笠、穿草鞋;以前我穿著皮裘、細葛布這些又輕又暖的衣服,現在只能穿破爛的百衲衣和粗麻布;以前我吃的是山珍海味,現在只能以豆葉和粗糧為食;以前我睡著溫暖柔軟的床被,現在只能睡在又冷又硬的草席和石塊上;以前我住在明亮干燥的房子里,現在的屋子只能用繩拴住門板做門軸、用瓦做窗戶;以前我沉迷于香艷的享樂,現在不得不忍受煙熏和糞臭;以前我出行必有車轎隨從,現在只能自己背著行囊長途跋涉。以前的種種罪過,都可以從現在的各種報應中看到。
在枕上聽到雞啼聲,心境逐漸明朗,我回想此生,繁華如過眼云煙,五十年不過浮夢一場。現在黃粱已熟,車從蟻穴返回,余生該如何打發呢?只能追憶往事,一想到就寫下來,再拿到佛前一樁樁懺悔。所寫的事,不按時間先后為序,也不按門類排列。偶爾拿出一則,好像重游故地,遇見舊友。只可惜城郭雖在,人物已非,我卻仍沉浸在前朝舊事的浮夢里,真是癡人一個。
以前西陵渡口有腳夫替人挑酒,失足摔破了酒壇,一想到賠不起,便呆坐著癡想:“這是夢就好了!”又有貧窮的書生考上舉人,正參加慶功宴,恍恍惚惚以為這是假的,咬著自己的手臂說:“別是做夢吧!”同樣是夢,一個唯恐不是夢,一個又唯恐是夢,他們都是癡人。
我現在大夢將醒,卻仍然在搗鼓雕蟲小技,這又是在說夢話了。因而感嘆具有慧業的文人難以更改他們的好名之心,正如邯鄲夢醒,天馬上就亮了,盧生還想著摹拓二王的書法以流傳后世。這種好名的本性,像佛門舍利子那樣堅固,用猛烈的劫火也燒不掉。


明—藍瑛—雪溪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