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歪批 復(fù)仇有傳統(tǒng),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我的水平反正也就這樣,只不過是趕上了個好年頭,遇見了一些老先生,學(xué)了一些傳統(tǒng)戲,知道了一些技巧。我只不過是把它記下來,拋磚引玉。我也愿意把我知道的東西都留下來,希望咱們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shù)能得到更多人的重視,因為這些東西,真是珍貴無比。

到了杜十娘活捉孫富的時候,后臺的人已經(jīng)都卸完妝了,就剩下杜十娘跟孫富這倆人還上著扮相,因為最后一場就這倆人上臺。

當年唱這場戲的時候,還鬧過一個笑話。有一次,我出去給影視劇幫忙,帶回來一塊煙餅,煙餅大伙兒現(xiàn)在都知道,拍電影和拍電視劇的時候,這是不可缺少的東西,把它點著之后,能冒出大量的煙。所以我就想,評劇舞臺上是不是也能用得上這東西,比如鬧鬼鬧神的時候,來這么點兒煙,烘托一下氣氛。因為那會兒我有時候跟小班唱,小班它不像大型的院團,專業(yè)的噴霧工具和各種道具都齊全,小班沒有這些東西,滿盤的時候,臺底下也就坐二三百的觀眾,哪兒有煙霧器?什么都沒有,而且演出的場地都是小劇場。我把這塊煙餅帶回來,想的是很好的,整塊煙餅不能一次都用了,因為煙餅很大,比月餅好像還大一圈,我就掰了一塊,提前找一小碗,在碗里邊擱上煙餅,還在旁邊擱了一打火機。臺上有椅子,有桌子,孫富在臺上是要坐到桌子后面睡覺的,我就把這煙餅擱在桌子底下了。孫富唱完最后一句“昏昏沉沉一夢中”,就睡著了,場面上樂隊起三更,杜十娘的鬼魂就上場了,她走到孫富的門口還得唱幾句。我這會兒就一直在桌子后邊坐那兒睡覺,我覺得這是個機會,我就點了一回煙餅。

現(xiàn)在想都覺得可樂,我這睡覺呢,杜十娘在前面唱,我在桌子底下偷偷摸摸地拿打火機,就把這煙餅點著了。杜十娘來一敲門,順著我這桌子底下就往外邊冒起了白煙,舞臺效果真好看,但是我就忘了一件事兒,煙餅越著越旺,這個玩意兒它嗆嗓子,這一嗆嗓子要了命了,我跟唱杜十娘的這位演員,我們倆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又咳嗽又流眼淚。本來杜十娘要進門,她得先叫門,她一叫:“孫富開門來!”孫富得回:“昏昏沉沉一夢中,耳邊忽聽得有人聲。”然后唱:“用手開開門雙扇。”一開門,杜十娘進來了,兩人一碰面,有一個跪在地上發(fā)綹子[31],就是甩發(fā),然后杜十娘還有大段的快板得唱。

寫到這里要插一句題外話,現(xiàn)在這出戲新的整理本也使用了幾十年了,里邊杜十娘罵孫富“孫富你狠心……”的這一段,其實是最后活捉的時候唱,但是由于整理本沒有活捉孫富這場戲了,就把最后那段快板挪到了現(xiàn)在《撇寶》的唱詞里,這個咱們留下一筆資料,您得記住這一點。這里應(yīng)該唱一垛板[32],唱完之后杜十娘跟孫富要對話,杜十娘說:“我現(xiàn)在就捉你。”孫富得說:“我也未分十大惡呀,我不是壞人。”說完之后,兩人就來回追,有圓場,杜十娘得有水袖,孫富過來過去兩邊吊毛,就搶唄,發(fā)綹子,兩人再追起來,然后孫富得躥上桌子,在桌子上躺好了,杜十娘踩在椅子上掐他的脖子,最后一句,寫出來是“賊”,杜十娘得唱:“賊啊。”最后這一掐,孫富一吐舌頭,往外一耷拉甩發(fā),就死了。

場面定在這兒,樂隊就得打尾聲,然后幕就合上了,這就唱完了這整出戲。結(jié)果我把這煙餅點著,煙一起來,我和唱杜十娘的演員,我倆算完了。她這一叫門,就沒發(fā)出聲音,我剛搭了一句茬兒,也咳嗽了,兩人接下來就硬著頭皮圓場吧,把唱詞全碼了,她追著我,倆人一跑,到最后一上桌子,一摁,就打尾聲了。后臺樂壞了,足足少了十分鐘的戲,就因為一個煙餅,我抖了個機靈,鬧成這樣,現(xiàn)在想起來,可樂極了!

這個就是杜十娘活捉孫富的戲。《活捉》這種戲其實在評劇里邊還是有一些的,有的年深日久也不唱了,但是離得最近的,比如《活捉南三復(fù)》,還有《活捉張三郎》,這些至今還是經(jīng)常唱的。《活捉南三復(fù)》取材于《聊齋志異》里的一個故事,叫《竇氏》,說這晉陽有一個有錢的商人,叫南三復(fù),無意中看到了女主角竇女,南三復(fù)花言巧語把人家竇女騙到手里,說我這么喜歡你,那么喜歡你。后來竇女有孕了,南三復(fù)卻喜新厭舊,跟另外一個大戶人家的女兒定親了。人家竇女上南三復(fù)家里來找他,他也不認竇女。到后來,南三復(fù)結(jié)婚了,沒想到花轎一過門,那花轎里坐著的是竇女的鬼魂。夜里邊圓洞房,龍鳳呈祥,發(fā)現(xiàn)這新娘子是死鬼竇女,最后始亂終棄的南三復(fù)也遭到報應(yīng)了,就這么一個故事。這是花旦跟小生的對戲,當年我的印象很深,有一次演到花轎一過門,前面花轎里邊坐的新娘子,也就是演竇女的演員,她戴個臉子,臉子就是拿布做的面具,面具耷拉著紅舌頭,把前排的觀眾嚇了一跳,因為太恐怖了。

20世紀90年代,我們上河北省文安縣和雄縣附近演出,因為當時人家村里有座什么廟在辦廟會。當?shù)氐挠^眾都已經(jīng)說了,點名要看《活捉南三復(fù)》這場戲。但是我們當時的當家小生,他不會唱南三復(fù),大伙兒在后臺商量,這怎么辦?最后他們說,德綱,不然你來頂一下吧,我就鉆鍋[33]演了一回小生南三復(fù)。包括京劇在內(nèi)的大部分戲種,都細分為生、旦、凈、丑這幾個行當,這個大伙兒都知道。但實際上,在評戲里邊是不分生、旦、凈、丑的,它最早應(yīng)該只分為男活兒和女活兒。比如說唱花臉的沒來,那今兒花臉這活兒怎么辦?那就讓唱老生的演員捎帶著唱一下。說今兒短個老旦,也是你來,短個小花臉,也是你來,短個小生,也是你來。為什么呢?因為地方戲它不可能像大型的國有院團似的,分得這么細,小劇團得吃飯,不能說今天我們短一個人,我們今兒就不唱戲了,不唱戲我們吃什么?一切都要為了生存著想,所以評劇的行當就分為男活兒和女活兒。你唱男活兒,所有的男角你就都得會。當時我們小劇團里這幾個唱男活兒的演員里面,其他幾個的歲數(shù)都挺大的了。老頭兒們說,我們這歲數(shù),扮上小生也不好看啊,只有德綱還年輕,那就德綱來吧。但我也沒來過這個,你說老生、花臉和小花臉,那些個不叫事兒,偶爾老旦我也能唱,唯獨小生,那時候我有點兒抵觸,但不行,抵觸你也得唱,不唱劇團吃什么呀?

就這么著,我就臨時鉆鍋,唱過一回小生。唱詞就是怎么方便怎么來,以水詞[34]為主,總算是把它唱下來了。當?shù)乩相l(xiāng)居然還挺高興,因為這出戲,老鄉(xiāng)們光知道名字,但以前都沒看過,反正老鄉(xiāng)們挺滿意的。我印象很深,這出戲的老本里邊有一場,南三復(fù)第一次跟竇女睡覺,睡完覺他從二帳子里邊出來,臺詞里有一句話叫:“哼,不過如此。”我們有個老藝人叫榮華,榮華老師如今已經(jīng)去世,他說,這個詞不行,這個詞得改,不好聽,侮辱婦女。所以就改成了:“唉呀,這乃絕色女子。”其實從整出戲來講,這句臺詞怎么說都沒多大關(guān)系,因為《活捉南三復(fù)》本來就是出梁子戲[35],沒有完全標準的詞,它不像《活捉張三郎》那樣是有準譜的。

所謂的《活捉張三郎》,就是《烏龍院》《宋江殺惜》,是京劇大師周信芳[36]先生的代表作,當然很多人也唱過,但是周信芳先生的麒派演繹得特別好。《水滸傳》里,宋江當押司的時候,跟這個閻惜姣相好,把她養(yǎng)在烏龍院里邊,結(jié)果閻惜姣跟宋江的弟子張文遠兩人私通,有一天梁山上的晁蓋讓赤發(fā)鬼劉唐來給宋江下書,讓宋江去山上聚義,做他們的第二個首領(lǐng),宋江打發(fā)劉唐走,但把那封邀他造反的信放到招文袋[37]里邊,回到烏龍院。閻惜姣不愛宋江,一看宋江來就生氣,兩人發(fā)生了口角,早晨起來,宋江走了,把這封信落下了。閻惜姣一看這信開心了,哎呀,你宋江這是要造反哪!有關(guān)這出戲的劇情,我也不用太細致說了。這出戲最早應(yīng)該也是我們評劇班的祖師爺——成兆才先生寫的。

評劇的宋江跟京劇的宋江不一樣,鄉(xiāng)土氣息可能更濃一些,評劇的宋江我唱過,京劇的宋江我也唱過。另外,我還唱過評劇的張文遠,也就是張三。《鬧院》這折里邊,宋江撩開帳子,看閻惜姣睡覺,一聽就是典型的評劇唱詞了:“悶坐在烏龍院,心中惆悵,宋三爺撩起床帳看姣娘,只見她手托香腮靠秀枕,正在蒙眬夢一場。黑沉沉烏云似墨染,黃澄澄一對金環(huán)起金光,顫巍巍翠花兒左右插兩朵,嬌嫩嫩桃花粉面賽海棠……”反正大概是這個意思,有時候多幾句,有時候少幾句。等到后邊翻臉時,他由肩板轉(zhuǎn)快二六,我們叫“翻瓤子”。所謂的翻瓤子,就是把以前的事兒再唱一遍,就比如在楊家將的戲里,佘太君只要一上場,就要把自己家的事兒再來一遍,我大郎兒保宋王怎么著,我二郎兒保的南京宮,三郎兒被馬踏入泥,等等。宋江這兒的“翻瓤子”,就是閻婆惜(也就是閻惜姣)罵了他,宋江生氣了,做了一個肩擺的動作,相當于京劇的倒擺。

閻婆惜對宋江說了絕情話,然后是多頭開二六,宋江不由得大火撞胸膛。咱實話實說,這段唱詞其實格調(diào)不是很高,顯得宋江的檔次有點兒偏低,你看他罵:“生前每天良喪,水性楊花不久長。想當初你一家來到鄆城縣,住在西關(guān)老君堂。不幸你父把命喪,你母在大街求棺淚汪汪。我出銀十兩把你父葬,你母把你許我配鴛鴦。我為你修下烏龍院,南北二樓東西房,滿斗金珠哪個置,誰給你買的綢緞好衣裳。我宋江為你堂前施孝道,我為你結(jié)發(fā)夫妻不同床。我為你親友不走斷來往,我為你三六九日不站堂。我諸事全拋不忘你,誰想到你對我這等情涼。你不想我宋江待你有恩惠,你自思自想自問天道。”反正你一聽宋江的這唱詞,估計也覺得這確實不怨人家閻惜姣,宋江的歲數(shù)又大,一天到晚說話也不好聽,反正這段唱詞是典型的鄉(xiāng)土氣息比較濃郁。宋江這個我唱過,張三的我也唱過,但是這個戲我唱得不多,因為會唱這個的旦角不多。評戲班專門讓一個花旦來唱這個,也不太現(xiàn)實,所以唱得很少。

那會兒在梆子班里,我也學(xué)過《活捉張三郎》。雖然學(xué)過,但我唱過一回,就不愛唱了,為什么?因為梆子的這個戲麻煩,梆子的張三郎有技巧:第一,他有甩發(fā);第二,他腳底下這鞋要求不許提上后跟,而要踩著這跟。那這個就有問題了,為什么?您想,在臺上又得折騰又得跑,人家追你,你還得翻,但是還不許你提上鞋,這就不容易了。

老戲院里為什么這么規(guī)定呢?說是因為張三已經(jīng)睡覺了,這時候外邊有人敲門,是閻婆惜的鬼魂來了,張三下地,來不及把鞋提上,就趿拉著鞋出來了,所以這鞋跟不能提上。這倒是合理,但給演員添了很大的麻煩,趿拉著鞋出來,還得見閻惜姣,倆人還得做戲。包括到后邊,閻惜姣要活捉張三,張三要繞著桌子走,還得倒著走,你鞋后面不提上跟,這勁兒就費大了。一邊走還得一邊唱,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這幾個唱句:“自從宋江殺了你,為何不找有仇的?冤有頭來債有主,你捉我三郎為怎的?”唱這么四句,繞著桌子跑完之后還得再甩發(fā),這個太麻煩了,弄不好就丟人現(xiàn)眼了。好在這出戲,梆子班唱得也少。

當然了,京劇才是最講究的。我前兩天正好是在美國和加拿大巡演,坐飛機上有時候迷糊一覺睡醒了,也沒事兒干,就看看戲,看看大師周信芳先生拍的老電影,真好,那確實是表演藝術(shù)家。中國人老說南方的戲不如北方的戲細致,我覺得這個說法有待商榷,周信芳先生拍的戲就非常不錯,戲里那些個小動作、小節(jié)骨眼兒,都是真的。戲里邊的劉唐,是王正屏[38]先生演的,劉唐見著宋江說,大哥您好,如何如何,他很熱情。宋江沒想起來,因為那個表情,人家還提醒他,你看是不是沒想起來?宋江說,我沒有,我就那個表情。光這個地方,我就來回看了好幾回,拍得確實極有大家之風。

一連寫了好幾篇,凈是有關(guān)唱戲的主題。我的水平反正也就這樣,只不過是趕上了個好年頭,遇見了一些老先生,學(xué)了一些傳統(tǒng)戲,知道了一些技巧。我只不過是把它記下來,拋磚引玉。我也愿意把我知道的東西都留下來,希望咱們中國的傳統(tǒng)藝術(shù)能得到更多人的重視,因為這些東西,真是珍貴無比。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顺县| 绥滨县| 长葛市| 安丘市| 古浪县| 咸宁市| 玉田县| 齐河县| 盈江县| 积石山| 通化市| 无棣县| 马山县| 瓮安县| 堆龙德庆县| 嘉荫县| 清丰县| 石首市| 望江县| 宁都县| 嘉义县| 临城县| 阜平县| 聂拉木县| 石渠县| 临澧县| 池州市| 新乐市| 揭东县| 当涂县| 西青区| 玉林市| 苏尼特左旗| 临朐县| 贡嘎县| 临夏市| 集安市| 新蔡县| 西贡区| 商河县| 从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