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給孩子的國學經典(第二冊):史學典籍
- 侯會
- 585字
- 2021-05-14 17:11:53
正史二十四,全是紀傳體
《四庫全書·史部》之下又分十五類,前三類為正史(紀傳體)類、編年類和紀事本末類,這是史書的三種主要體裁。以下類別,或依體裁,或依內容,順次為別史類、雜史類、詔令奏議類、傳記類、史鈔類、載記類、時令類、地理類、職官類、政書類、目錄類及史評類。——史書分類還有不同的標準和名目,如記言、記事、國別、通史、斷代史等。

專為二十四史打制的書箱(可拆開)
對于正史類,這里還要多嘮叨幾句。所謂正史,是指經朝廷認可的欽定史書,多半為官修國史。收在正史類中的史書共二十四部,全部采用紀傳體模式,俗稱“二十四史”。
司馬遷的《史記》是二十四史的“領頭羊”,因是首創(chuàng),受到后人的一致推崇,成為正史的樣板。其實效仿《史記》的紀傳體史書不止二十三部,單是記述兩漢三國史事的,便有八九種之多;除了班固的《漢書》、范曄的《后漢書》、陳壽的《三國志》,還有《東觀漢記》(班固等)、《漢后書》(華嶠)、《續(xù)漢書》(司馬彪)、《續(xù)后漢書》(有宋代蕭常及元代郝經的同名之作)等。不過經朝廷認定的正史只有《漢書》《后漢書》和《三國志》;這三部又與《史記》一起,合稱“前四史”。
“前四史”之后,依次是《晉書》《宋書》《南齊書》《梁書》《陳書》《魏書》《北齊書》《周書》《隋書》《南史》《北史》《舊唐書》《新唐書》《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遼史》《金史》《元史》《明史》,總共二十四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