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九流十家”是怎么回事

“諸子”這個概念可大可小。因著書立說而留名后世的先秦學(xué)者何止百人,說“百家”,并非夸大其詞。不過真正形成流派產(chǎn)生影響的,卻只有幾十家。學(xué)者又從中遴選出十家作為代表,即所謂“九流十家”。

替諸子做總結(jié)的是漢代人。西漢史官司馬談(?—前110)是《史記》作者司馬遷的父親,他首次提出“諸子六家”的說法,乃是陰陽家、儒家、墨家、名家、法家和道家(《論六家要旨》)。

至西漢末年,劉向、劉歆父子編寫《別錄》《七略》,將圖書分為六類:“六藝略”“諸子略”“詩賦略”“兵書略”“術(shù)數(shù)略”“方技略”。其中“諸子略”便是對諸子著作的大檢閱。內(nèi)中又涵括十家,依次為儒家、道家、陰陽家、法家、名家、墨家、縱橫家、雜家、農(nóng)家和小說家。——東漢班固著《漢書》,依《七略》撰為《藝文志》(下稱“漢志”),保留了“十家”的格局,不過班固認為小說家不入流,因而有了“九流十家”的說法。

最早改用經(jīng)、史、子、集四部分類法的,是《隋書·經(jīng)籍志》(下稱“隋志”)。其中“子部”全盤接收了六分法中的“諸子略”,又有所增益。其“子部”下分為十四類:儒、道、法、名、墨、縱橫、雜、農(nóng)、小說、兵、天文、歷數(shù)、五行、醫(yī)方。

那么到了《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下簡稱《四庫總目》)中,“子部”又有何變化?仍分十四類,內(nèi)容卻有不小變化,依次是儒、兵、法、農(nóng)、醫(yī)、天文算法、術(shù)數(shù)、藝術(shù)、譜錄、雜、類書、小說以及釋、道。

我們注意到,“漢志”“隋志”中獨立的“名”“墨”“縱橫”“陰陽”四家不見了,分別并入《四庫總目·子部》下面的“雜家”“術(shù)數(shù)”等類中。至于《四庫總目·子部》中的“藝術(shù)”“譜錄”“類書”三類,則是新添門類。此外,“釋類”也是新添的——在“隋志”中,“佛經(jīng)”與“道經(jīng)”是作為附錄,附于四部典籍之后的。

本書的講解,擬以先秦諸子為主,依各家興盛的時間先后排列,同時兼顧《四庫總目·子部》所列門類,各做扼要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潜山县| 华亭县| 阳泉市| 临颍县| 卫辉市| 会昌县| 南城县| 长丰县| 济阳县| 友谊县| 运城市| 鄂伦春自治旗| 铜梁县| 新田县| 沂南县| 乌兰察布市| 夏邑县| 乌兰察布市| 石柱| 修武县| 武定县| 兴国县| 麻栗坡县| 北流市| 吐鲁番市| 青田县| 邯郸市| 巧家县| 临邑县| 皋兰县| 虎林市| 新乐市| 西昌市| 杨浦区| 阆中市| 和静县| 丘北县| 锡林浩特市| 建昌县| 平果县| 云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