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秋水》:當(dāng)河伯遇到海若

《秋水》篇是《莊子》外篇中最有名的篇章之一,河伯、海若的故事我們再熟悉不過:

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于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秋水》)

◎時:按時。河:專指黃河。下文中的“河伯”指傳說中的黃河之神。◎涇流:水流。涘(sì):河岸。渚(zhǔ):水中小洲。辯:通“辨”。◎旋:轉(zhuǎn)。望洋:仰視貌。若:傳說中的北海之神,名若,即“北海若”“海若”。莫己若:莫若己,沒人比得上自己。◎少:認(rèn)為少。◎難窮:難以窮盡。大方之家:得道之人。方,道。

秋天的水潦隨節(jié)令而至,百川來水,黃河暴漲,兩岸沙洲間變得寬闊無比,連對岸的牛馬都分不清啦。黃河之神河伯不禁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最壯麗的風(fēng)景全在我這兒啦!

他順流往東來到北海,朝東邊一望,哪兒看得到邊啊!此時他才醒悟,轉(zhuǎn)臉仰望著北海若(他是北海之神,也叫海若)感嘆說:俗話說得好,懂得道理一百樣,以為人人趕不上!這話諷刺的就是我吧?我聽說有人批評孔子見聞少、伯夷義不高,開始我還不信——哪有這么狂妄的人呢?今天我親眼見識大海的浩瀚無窮,才知道我就是那種狂人啊。幸虧我來到你這兒,否則可就懸了,我會長久被高人笑話的!

海若又怎么回答呢:

北海若曰:“井蛙不可以語于海者,拘于虛也;夏蟲不可以語于冰者,篤于時也;曲士不可以語于道者,束于教也。今爾出于崖涘,觀于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于天地而受氣于陰陽,吾在于天地之間,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秋水》)

◎井蛙(wā):井中之蛙。虛:通“墟”,空間,域界。◎篤(dǔ):這里有固守、局限之意。◎曲士:鄉(xiāng)曲之士,即見識鄙陋、偏執(zhí)者。束:束縛。◎尾閭:傳說中大海的泄水口。◎自多:自以為多,自滿。比形:庇形,寄托形體。

海若說:你沒法跟井底之蛙談?wù)摯蠛#驗樗苤h(huán)境的限制呢;你也沒法跟只能活一夏天的小蟲談?wù)摫驗樗苤鴫蹟?shù)的限制呢;你同樣沒法跟鄉(xiāng)曲之士談?wù)摯蟮溃驗樗苤甜B(yǎng)的局限呢。如今你離開河岸,見識了大海,才知道自己的淺陋,現(xiàn)在可以跟你談?wù)劯呱畹牡览砹恕?/p>

天下的水面,沒有比大海更遼闊的了,萬川歸大海,不知啥時停止,而大海從未滿溢;尾閭是大海的泄水口,一直流泄不止,海水卻從未流空過。春去秋來,旱澇交替,大海從不去理會。大海的容量,超過江河無法計量,可是我從沒自滿過。因為我知道,自己寄身于天地之間,稟受著陰陽二氣,不過像小石子、小樹苗在大山中一樣;正恨自己渺小,又哪里會自滿自傲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墨玉县| 沛县| 盈江县| 澄城县| 弥渡县| 武夷山市| 卓资县| 乌审旗| 张家界市| 武汉市| 长治县| 阿拉善盟| 蒙城县| 麻阳| 蒙山县| 怀安县| 浠水县| 西城区| 广昌县| 赫章县| 娱乐| 台安县| 衡东县| 葫芦岛市| 腾冲县| 柏乡县| 淮北市| 开远市| 巍山| 崇文区| 个旧市| 浠水县| 金山区| 三亚市| 双流县| 咸丰县| 宝山区| 梅河口市| 浪卡子县| 邵东县|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