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給孩子的國學經典(第四冊):文集詩藪
- 侯會
- 819字
- 2021-05-14 17:12:48
鮑明遠淚灑“蕪城”
南北朝時,辭賦創作再起高潮,鮑照的《蕪城賦》,江淹的《別賦》《恨賦》,孔稚珪的《北山移文》,庾信的《哀江南賦》,都是難得的辭賦佳作。
鮑照(416—466)字明遠,在南朝宋為官,曾任前軍刑獄參軍,世稱“鮑參軍”。他筆下的“蕪城”,是指廣陵城,也就是今天的江蘇揚州。西漢時,這里是吳王劉濞的治所,市井繁華,城垣堅固。然而此后揚州城屢經戰亂,到南朝時已破敗得不成樣子。——鮑照登城觀覽,被眼前的荒蕪景象深深震撼,撫今追昔,寫下《蕪城賦》。
賦的前半幅回顧太平年代的廣陵城,那時“車掛轊,人駕肩。廛闬撲地,歌吹沸天”[掛轊(wèi):車軸相撞,形容車多。駕肩:肩挨著肩,形容人多。廛闬(chánhàn):里巷房屋。撲地:遍地。歌吹:歌唱吹奏],“才力雄富,士馬精妍”(精妍:指士兵訓練有素裝備精良),一幅蒸蒸日上的圖景。
誰都認為廣陵城堅牢無比,萬年不壞;誰承想“出入三代(指漢、魏、晉),五百余載,竟瓜剖而豆分”!眼下的廣陵城,葛藤遍布,蛇蝎盤踞,天上饑鷹盤旋,地下虎狼潛伏。鬼魅狐鼠,晨昏出沒,凄風苦雨,鬼哭狼嚎;秋風一起,風沙漫天,葉落草衰,凄涼無比!從前的歌樓舞榭、吳蔡妙音、珍玩古董、南國佳麗,全都灰飛煙滅、沉埋廢墟……
文章通過鮮明的對比,給讀者帶來強烈的心靈沖擊,同時揭示了盛衰之理。而以賦體記述歷史,這在以前還沒有先例。《文選》把這篇收在“賦”類“游覽”目下,似乎欠妥——這樣的“游覽”,實在是太殘酷了!

今日揚州,老街新貌
鮑照也寫了不少樂府詩,如《擬行路難》(文摘四)、《代東武吟》、《代出自薊北門行》、《代白頭吟》、《代結客少年場行》等,共八十多首。《文選》及《樂府詩集》中多有收錄。
鮑照有一首樂府詩《代白頭吟》,起頭兩句是“直如朱絲繩,清如玉壺冰”,這里的“朱絲繩”,是以筆直的琴弦比喻正直的品行;“玉壺冰”則象征著冰清玉潔的節操。——唐人王昌齡有“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芙蓉樓送辛漸》)之句,便是化用鮑照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