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給孩子的國學經典(第四冊):文集詩藪
- 侯會
- 9字
- 2021-05-14 17:12:39
總序
該不該學點國學
一
孩子們要不要學一點國學?常有朋友提出這個問題。就讓我們看看什么是“國學”吧。
“國學”一詞有二義。最早是指設在京城的太學(又叫“國子監”),等同于帝制時期的“中央大學”。到了近代,“國學”又成為中國傳統學術文化的統稱。這后一義的產生和使用,是與清末“西學東漸”的大趨勢分不開的。
那時國門半開,許多人對外來文化不無抵觸情緒,于是便有了“臨潼斗寶”式的反應:你有西醫,我就祭起“國醫”(中醫);你展示西畫,我就挑出“國畫”;你唱西洋歌劇,我就敲起“國劇”(京劇)的鑼鼓;你有拳擊,我就報以“國術”(中華武術)……西來學術統稱“西學”,中國傳統學術就稱作“國學”。然而“不打不成交”,兩種文化經過比拼較量,在眾多領域形成中西合璧、互生互補的良性文化生態,這又是人們始料未及的。
時至今日,“國學”已定格為傳統學術的同義語。寬泛地講,這個“大筐”里無所不裝:“四書五經”、諸子百家、“二十四史”、醫方兵書、詩文小說……幾乎所有的傳統典籍,都成為國學研究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