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心之所善,九死未悔

講《離騷》,還得從作者的身世說起。屈原(約前340—前278)名平,原是表字;自己又說名正則,字靈均。他是戰國時人,與孟子、莊子、荀子、韓非是同時代人。他比孟子、莊子晚生約三十年,比荀子大二十幾歲,比起韓非,整整年長一個花甲子!

屈原,清代陳洪綬繪

屈原是楚國貴族,楚懷王時擔任左徒職務,曾任三閭(lǘ)大夫,那是掌管王室宗族的官兒。因遭同僚忌妒排擠,曾一度被楚懷王放逐到漢北。以后楚懷王受秦人欺騙,客死在秦國。懷王的長子頃襄王繼位,幼子子蘭當了令尹。子蘭勾結上官大夫,排擠屈原。屈原再次遭受流放,這次被放逐到江南。

眼見秦國軍隊一天天逼近,祖國危在旦夕,屈原的內心痛苦極了!他臉色難看、骨瘦如柴、披頭散發,口中念念有詞,簡直有點瘋癲了。終于有一天,他寫下絕筆詩《懷沙》,然后懷抱一塊大石頭,跳進了汨羅(Mìluó)江……

傳說屈原死的那天是夏歷五月初五。楚國的百姓熱愛這位愛國詩人,都飛快地劃著船去營救,還用葦葉裹了糯米投到江中祭奠他?!笫腊堰@一天定為端午節,劃船營救的活動也演變成龍舟競渡,而葦葉裹著糯米,自然就是咱們今天吃的粽子啦。

屈原的楚辭代表作《離騷》,便作于流放途中。詩一開篇,屈原先自報家門:

帝高陽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攝提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视[揆余初度兮,肇錫余以嘉名。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p>

◎高陽:傳說中遠古帝王顓頊(Zhuānxū)的別號。苗裔:后代子孫。朕(zhèn):我?;士迹簜ゴ蟮囊压矢赣H。下文中的“皇”即皇考?!驍z提:寅年的別稱。貞:正。孟陬(zōu):夏歷正月。庚寅:庚寅日。降:誕生?!蛴[:觀察。揆(kuí):揣度,衡量。初度:初生。肇:開始。錫:賜。嘉名:美好的名字。◎紛:盛多貌。內美:內在的美好品行。重(chóng):重疊,加上。修能:卓越的才能。

這幾句是說:我是高陽大帝顓頊的遠孫,我的父親叫伯庸。我生在寅年正月,在庚寅那日降生。父親查看我的生辰,賜美名給我:我的名字叫“正則”,表字叫“靈均”;我的美德是如此豐沛,我的才能卓而不群……

在詩中,屈原委婉表達了自己的志向:夢想著輔佐君王,做出堯舜文武的輝煌業績來……不料他的一片赤心,換來的竟是君王的猜忌:“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讒而齌怒。”[君王不體察我的內心忠誠,反而聽信讒言對我大發雷霆!荃:一種香草,這里指代君王。中情:內心。齌(jì)怒:盛怒]——面對君王的誤解、群小的排擠,詩人嘆息流淚,卻絕不屈服: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余雖好修姱以羈兮,謇朝誶而夕替。既替余以蕙兮,又申之以攬茝。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太息:嘆氣。掩涕:拭淚。民生:人生。◎修姱(ku?。好篮?。羈(jījī):馬韁繩及籠頭,這里做動詞,有約束之意。謇(jiǎn):楚方言,語助詞。誶(suì):同“訊”,進言。替:廢棄。◎蕙、茝(chǎi):香花香草名。(xiāng)、攬:佩帶,系結。申之:加上。◎善:喜歡。

詩人長嘆拭淚,哀傷人生道路的艱辛。他不明白:為什么我潔身自好、自我約束,但早上剛進忠言,黃昏就遭廢黜?既然因我佩帶香花而遭貶斥,索性我再佩帶上更多更香的花草。——無奈我生就的天性,一旦認定美善目的,就是為此死上九回,我也無怨無悔!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若羌县| 新民市| 历史| 淳安县| 龙口市| 安多县| 凤台县| 休宁县| 垦利县| 板桥市| 永春县| 贺兰县| 鄂州市| 滨海县| 富蕴县| 漳平市| 页游| 巩留县| 洪雅县| 闻喜县| 迭部县| 庆城县| 东乡族自治县| 密山市| 磴口县| 许昌市| 古浪县| 衢州市| 水富县| 文成县| 福贡县| 平远县| 万源市| 西和县| 金塔县| 上蔡县| 温州市| 绵竹市| 新和县| 汉寿县| 阿拉善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