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講給孩子的國學經典(第四冊):文集詩藪
- 侯會
- 376字
- 2021-05-14 17:12:41
“楚辭”因何鬧獨立
清代《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以下簡稱《四庫總目》)在“集部”下又分為五類,分別是“楚辭類”“別集類”“總集類”“詩文評類”“詞曲類”。
“楚辭”是戰國時楚國詩人屈原創造的一種新詩體,既然屬于詩歌,為啥要替它單立一類呢?這或許跟它的特殊出身及面貌有關吧。
在人們印象中,詩歌的面貌應是詩行整齊的,如《詩經》中的四言詩以及后來的五言、七言詩歌,便都是如此。而楚辭起源于江淮流域,借鑒了楚地歌謠,用楚調吟誦,句式長短錯落,句中或句尾多用“兮”“些”等字協調音節,別有一種結構和韻味,明顯有別于中原詩歌。
隋唐人為圖書編目,發現此前此后的文集,幾乎沒有專收楚辭的。于是《隋書·經籍志》便為楚辭單立門戶。以后的學者整理圖書,也都“蕭規曹隨”,在目錄中保留了楚辭門類。——雖是一大類,作品數量卻有限,《四庫總目》中只收“楚辭集”六部,另有“存目”十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