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夢人:在夢中依洄,在夢中迷醉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浙江海寧硤石人。他是20世紀初中國杰出的詩人、散文家,新月詩派的巨擘。若要加些定語,浪漫多情、活力充沛、才華橫溢、文筆灑脫、天馬行空……太多的詞匯可以形容他。
他是一個在《再別康橋》中“撐一支長篙,向青草更青處漫溯”的“尋夢”者;他是一個在《“我不知道風是在哪一個方向吹”》中“在夢的輕波里依洄”的“醉夢”者;他是一個在《云游》中“翩翩的在空際云游”的自在輕盈的“逍遙”者;他也是一個在《雪花的快樂》里“翩翩的在半空里瀟灑”而又“認清我的方向”的“飛揚”者……“愛、自由、美”便是徐志摩短短一生的夢,他的一生就在這個夢中追逐和徜徉。有人將徐志摩比作中國的雪萊,浪漫熱情而滿懷理想,雪萊愛海而死于海,徐志摩想飛而逝于天。林徽因在《悼志摩》中說:“志摩的最動人的特點,是他那不可信的純凈的天真,對他的理想的愚誠,對藝術欣賞的認真,體會情感的切實,全是難能可貴到極點。”
◎ 志摩的詩:“癡鳥”的絕唱
徐志摩筆端的情感世界也即他的詩歌是歷久彌新的,在現代文學史上絕對占有重要的一席之位。他對新詩形式的革新與格局的開創,有著非凡的貢獻。他短短的一生,留下了《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云游》四本詩集,其中有許多傳世之作,本書收了他詩集中的諸多精彩作品。
徐志摩在他的詩歌王國中描繪著理想藍圖,勾畫著美好世界,盡情地表達著對理想的矢志追求,表達著對自然與愛情的永恒熱愛。他手指拂過生活與藝術,眼波流轉于自然與世情,把自己的情感與靈魂注入詩篇,讓清新和浪漫在紙間流淌,讓愛與美在文字中形成動聽的交響。那康河畔的“金柳”“云彩”和“一船星輝”,那滬杭車中的“一卷煙”“一道水”“一林松”,那沙揚娜拉時的“一低頭的溫柔”,那翡冷翠的一夜中“多情的殷勤的螢火”……都是那么的輕靈飄逸,那么的流麗動人,清雅疏淡卻又至情至性,那正是志摩化為“癡鳥”一次次的絕唱。他在《猛虎集》序文中這樣寫道:“詩人也是一種癡鳥,他把他的柔軟的心窩緊抵著薔薇的花刺,口里不住地唱著星月的光輝與人類的希望,非到他的心血滴出來把白花染成大紅他不住口。他的痛苦與快樂是渾成的一片。”
◎ 志摩的詩:“有情感的熱烘烘的曼妙的音樂”
徐志摩才情過人,他一生只有短短的十年創作生涯,卻為文壇留下了璀璨的星光。蔡元培先生說他“談話是詩,舉動是詩,畢生行徑都是詩”。他的詩清新活潑,韻律諧和,比喻新奇,想象豐富,神思飄逸,意境優美,纏綿悱惻而不傷情,熱情奔放而不濫情。他的很多作品至今都是非常經典的存在,就像《再別康橋》《偶然》等被許多人一直吟誦著。
充滿詩情的徐志摩,是“跳著濺著不舍晝夜的一道生命水”,讀他的詩,會“讓你覺著世上一切都是活潑的、鮮明的”(朱自清語)。
梁實秋評價徐志摩的詩:“志摩的詩之異于他人者,在于他的豐富的情感之中帶著一股不可抵抗的‘媚’。這嫵媚,不可形容,你不會覺不到,它直訴諸你的靈府。……他把全副精神都注入了一行行的詩句里……他的詩不是冷冰冰的雕過的大理石,是有情感的熱烘烘的曼妙的音樂。”
胡適說:“他(徐志摩)的人生觀真是一種‘單純信仰’,這里面只有三個大字:一個是愛,一個是自由,一個是美。”
徐志摩一生似乎只為寫詩來。而于我們,志摩之詩,一生至少要讀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