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風險與規避法律實務應用全書
- 張金鎖
- 2991字
- 2021-05-17 10:53:59
第九節 特別約定
案例9:銀行未履行與儲戶的特別約定應承擔違約責任
摘要:法律并不禁止存儲雙方就存款的支付方式進行特別約定,該約定一經依法成立,即產生法律約束力。銀行違反該約定致儲戶存款損失的,應承擔違約責任。
詐騙犯石超(化名杜先得)到楊益君米廠購珍米,雙方商定次日帶款提貨。第二天,石超按事先設定的騙局,要求將貨款25100元存入蘄春縣支行下屬的城關儲蓄所,楊亦表示同意,并與石超一起到城關儲蓄所,以楊益君的名義將全部貨款存入該所。此時石超已將楊益君身份證騙到手,并向儲蓄所工作人員約定此款憑身份證及密碼888取款,若生意做不成,下午將款取走。而楊益君也對儲蓄所工作人員講:“取款時必須由其親自來或親筆信。”石超反駁說:“那生意做不成呢?”楊沒作聲。儲蓄所工作人員按石超的約定將身份證、密碼888留在儲戶預留鑒欄上。并將25100元賬號為2236存折辦好交給了石超,石與楊離開該所。當天下午楊益君將珍米裝車,石超乘機將存折及楊益君身份證交給其同伙熊遠龍,并告知其密碼。熊持存折及楊益君身份證將25100元存款取走。當晚7時左右車裝完后,石超將事先偽造的假存折交給楊益君,即將大米運走。次日,楊去城關儲蓄所取款,才得知存款已被人取走,立即向當地公安機關報案。楊益君以蘄春縣支行未按雙方約定付款,致使存款被他人騙取,造成經濟損失為由向蘄春縣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蘄春縣支行賠償全部存款。
◎裁判要旨
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再審認為:楊益君在城關儲蓄所就取款方式口頭約定的證據不足,其經濟損失主要由楊益君疏忽大意造成,城關儲蓄所憑存折付款符合中國人民銀行《儲蓄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儲蓄管理條例實施細則》應為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執行〈儲蓄管理條例〉的若干規定》,該規定第十五條第(一)項規定:“活期儲蓄存款一元起存,由儲蓄機構發給存折,憑折存取,開戶后可以隨時存取。”沒有過錯。但城關儲蓄所工作人員在楊益君與石超對存款取款方式存在分歧意見情況下,僅按石超約定付款,亦應負一定責任。改判中國農業銀行蘄春支行賠償楊益君存款損失10040元,其余損失由楊益君個人承擔。[43]
◎法條鏈接
1.《民法通則》第五十六條 民事法律行為可以采取書面形式、口頭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規定用特定形式的,應當依照法律規定。
2.《合同法》第四十一條 對格式條款的理解發生爭議的,應當按照通常理解予以解釋。對格式條款有兩種以上解釋的,應當作出不利于提供格式條款一方的解釋。格式條款和非格式條款不一致的,應當采用非格式條款。
◎重要提示
一、特別約定
儲蓄合同是以格式條款為主的合同,屬于比較典型的格式合同。格式合同并不排斥約定條款的存在,只要約定條款符合法律的要求,約定條款即為有效。基于合同自由的基本原則和私法自治的精神,依照《合同法》第三十九條、第四十條和第四十一條的規定,格式合同中的約定條款具有優先格式條款的效力。
儲蓄合同的特別約定不得危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不得違背法律、行政法規的效力性、強制性規定,否則,該約定不受法律保護。1997年5月20日中國人民銀行《關于銀行與客戶約定的高息差額部分處理問題的批復》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利率管理暫行規定》和國務院《儲蓄管理條例》的規定,中國人民銀行制定的各項利率為法定利率,其他單位和個人無權變動。《商業銀行法》第三十一條規定:“商業銀行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存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存款利率,并予以公告。”因此,商業銀行吸收公眾存款,應嚴格執行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存款利率的規定,不得擅自提高存款利率攬儲。高息攬儲行為是違法行為,危害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客戶取得的高息差額不屬于不當得利是違法所得,不受法律保護,應由司法機關依法處理。如俞建水與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鞍山路支行、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楊浦支行儲蓄存款合同糾紛案,銀行被判照單支付本息。
二、特別約定的方式
(一)憑密碼支取
憑密碼支取已成為儲蓄取款的通常做法。而該方式形成的糾紛主要是因密碼泄露造成儲戶的存款損失。根據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理民商事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之四(試行)》第一條的規定,憑密支付是存儲雙方在支付方式上的特殊約定。目前,憑密支付已成為儲蓄機構辦理儲蓄業務的制度要求。中國人民銀行《關于加強金融機構個人存取款業務管理的通知》第一條規定:“辦理個人存取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在為儲戶開立具有通存通兌功能的賬戶(包括存折戶、銀行卡戶)或基于已有賬戶申領銀行卡時,必須要求儲戶出具有效身份證明(包括身份證、軍官證、護照等)和設置個人密碼。對尚未設置個人密碼的賬戶,不得通過銀行卡辦理賬戶之間的轉賬業務。”
(二)憑身份證支取
憑身份證支取也是儲戶的慣常做法。張某與河南省新安縣某銀行存款合同糾紛案:張某在銀行存入定期三年儲蓄存款1萬元,雙方約定憑張某身份證支取。后因張某購買李某的房產將該存單交給李某。李某持該存單及買賣房屋中間人證明通過他人到銀行將該款本息支取。河南省新安縣法院審理認為,銀行在未憑張某身份證的情況下,擅將存款支付給第三人,其行為已違反了與張某的存取款合同的約定,屬無效民事行為。張某雖將存單抵押或轉讓,但未到銀行辦理抵押或轉讓手續,故該行現仍應按照合同約定支付張某存款本息。[44]
當客戶支付存款達到一定數額時,儲蓄機構為進行客戶身份識別,儲戶支取未到期定期存款,存單、存折、密碼掛失等提供居民身份證件,是現行法律、法規的要求,不受儲存雙方約定的限制。
(三)其他方式
在儲蓄存款合同中,因存款用途的特殊性,存款人有時與銀行約定特殊的取款條件。某中學生訴新鄭某銀行存款糾紛案:2000年12月,高某與妻子王某離婚后,法院判決兒子隨高某生活。高某因長期在外做生意,他便在銀行以兒子的名義存入5萬元作為兒子日后的生活費,并將兒子變更給前妻撫養。高某與銀行約定取款時除其他應該出示的手續外,還必須持法院證明方可取款。后高某的兒子發現有3萬元被其母親取走,即要求銀行支付3萬元存款及利息。而銀行認為,王某作為兒子的法定代理人同銀行協商取消附加條款,并持王某的戶口本及她本人的身份證向銀行申請掛失,后又將該款取走,銀行的行為不違反法律規定。河南省新鄭法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約定“取款時憑法院證明”的特別條款合法有效,原告之母在被告處取款時并未出示法院證明,被告在該行為中存在過錯,應賠償原告存款本金3萬元及利息。[45]
◎風險規避
一、謹慎與儲戶訂立存取款的特別約定,當銀行無法滿足其儲戶的特別要求時,有權不予訂立合同
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合意,當儲戶提出《儲蓄管理條例》及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規章之外的要求,且該要求為合法時,銀行根據自身的條件,有權決定是否對儲戶的要約進行承諾。
二、銀行與儲戶訂立特別約定后,就應按照約定全面履行義務
銀行一旦受理附有特別約定的儲蓄,即應按照約定履行義務。應在銀行的底單及電子檔案中進行相應的、較為醒目的記載,以更好地提醒儲蓄柜臺人員。
三、對約定無效的處理
如果特別約定屬無效條款,且因該約定給儲戶造成損失的,銀行可能要承擔更多的過錯責任。銀行作為經營儲蓄業務的專業機構,相比儲戶而言,應該更了解國家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的儲蓄政策。但即使約定無效,銀行也不能自行予以變更或終止履行,最好通過與儲戶協商的方式予以變更、終止或通過訴訟解決。在未處理前,銀行最好維持現狀,保證存款不被支取。合同效力的認定屬于法院對公權力的行使,銀行不能以約定無效為由擅支儲戶存款。
- 農民合作社聯合社的法律規制
- 宗教事務條例(2017年版)
- 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解讀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與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全書(含相關政策及典型案例)(2017年版)
- 法治的求索與吶喊(評論卷)
- 未成年人保護法律知識手冊
- 司法行政研究(第五卷)司法行政工作服務“一帶一路”建設理論研討會專輯(上)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 附新舊條文對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配套解讀與案例注釋
- 憲政與行政法治評論(第六卷)
- 中華人民共和國檢察官法 附新舊條文對照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法典:注釋法典(2018年版)
- 醉駕、電動自行車與其他類型電動車的治理 (部門行政法叢書)
-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實用版(2013年版)
- 房產法律適用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