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節 假 釋

第八十一條[51]【假釋適用條件】被判處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認真遵守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確有悔改表現,沒有再犯罪的危險的,可以假釋。如果有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上述執行刑期的限制。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釋。

對犯罪分子決定假釋時,應當考慮其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的影響。

第八十二條 【假釋程序】對于犯罪分子的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程序進行。非經法定程序不得假釋。

·條文注釋

假釋是指對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犯罪分子,在執行一定的刑期(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無期犯實際執行十三年以上)[52]后,依照刑法第七十九條規定的程序,附條件地提前釋放。這里的“確有悔改表現”與刑法第七十八條(關于減刑)規定中的一樣,是指在服刑期間遵守監規,積極教育改造和生產勞動,認罪伏法,真誠悔改等。應當注意的是,如果罪犯在服刑時提出申訴,不能一概地認為其沒有悔改、不認罪伏法。

但有三種例外情況:

(1)如果有涉及政治或外交等國家整體利益或社會重大利益的特殊情況,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可以不受第八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執行刑期的限制。

(2)對累犯和第八十一條第二款所列的八種嚴重犯罪分子,如果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包括死緩減為無期徒刑或有期徒刑),則一律不得假釋。

(3)如果犯罪分子假釋后會對所居住的社區產生重大不良影響,在司法實踐中一般也不會將其假釋。

·配套規定

【法釋[1997]5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法時間效力規定若干問題的解釋(1997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37次會議通過)

第七條 1997年9月30日以前犯罪,1997年10月1日以后仍在服刑的犯罪分子,因特殊情況,需要不受執行刑期限制假釋的,適用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報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

第八條 1997年9月30日以前犯罪,1997年10月1日以后仍在服刑的累犯以及因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適用修訂前的刑法第七十三條[53]的規定,可以假釋。

【法釋[2006]1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2005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373次會議通過,2006年1月11日公布,2006年1月23日起施行)

第十八條 對未成年罪犯的減刑、假釋,在掌握標準上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適度放寬。

未成年罪犯能認罪伏法,遵守監規,積極參加學習、勞動的,即可視為“確有悔改表現”予以減刑,其減刑的幅度可以適當放寬,間隔的時間可以相應縮短。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假釋。

未成年罪犯在服刑期間已經成年的,對其減刑、假釋可以適用上述規定。

【法發[2010]9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若干意見(2010年2月8日印發)

四、準確把握和正確適用寬嚴“相濟”的政策要求

34.對于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故意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嚴重暴力犯罪、涉眾型經濟犯罪等嚴重犯罪;恐怖組織犯罪、邪教組織犯罪、黑惡勢力犯罪等有組織犯罪的領導者、組織者和骨干分子;毒品犯罪再犯的嚴重犯罪者;確有執行能力而拒不依法積極主動繳付財產執行財產刑或確有履行能力而不積極主動履行附帶民事賠償責任的,在依法減刑、假釋時,應當從嚴掌握。對累犯減刑時,應當從嚴掌握。拒不交代真實身份或對減刑、假釋材料弄虛作假,不符合減刑、假釋條件的,不得減刑、假釋。

對于因犯故意殺人、爆炸、搶劫、強奸、綁架等暴力犯罪,致人死亡或嚴重殘疾而被判處死刑緩期二年執行或無期徒刑的罪犯,要嚴格控制減刑的頻度和每次減刑的幅度,要保證其相對較長的實際服刑期限,維護公平正義,確保改造效果。

對于未成年犯、老年犯、殘疾罪犯、過失犯、中止犯、脅從犯、積極主動繳付財產執行財產刑或履行民事賠償責任的罪犯、因防衛過當或避險過當而判處徒刑的罪犯以及其他主觀惡性不深、人身危險性不大的罪犯,在依法減刑、假釋時,應當根據悔改表現予以從寬掌握。對認罪伏法,遵守監規,積極參加學習、勞動,確有悔改表現的,依法予以減刑,減刑的幅度可以適當放寬,間隔的時間可以相應縮短。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假釋條件的,應當依法多適用假釋。

五、完善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的工作機制

43.對減刑、假釋案件,要采取開庭審理與書面審理相結合的方式。對于職務犯罪案件,尤其是原為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罪犯的減刑、假釋案件,要一律開庭審理。對于故意殺人、搶劫、故意傷害等嚴重危害社會治安的暴力犯罪分子,有組織犯罪案件中的首要分子和其他主犯以及其他重大、有影響案件罪犯的減刑、假釋,原則上也要開庭審理。書面審理的案件,擬裁定減刑、假釋的,要在羈押場所公示擬減刑、假釋人員名單,接受其他在押罪犯的廣泛監督。

【法釋[2011]9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八)》時間效力問題的解釋(2011年4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19次會議通過,2011年4月25日公布,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七條 2011年4月30日以前犯罪,被判處無期徒刑的罪犯,減刑以后或者假釋前實際執行的刑期,適用修正前刑法第七十八條第二款、第八十一條第一款的規定。

第八條 2011年4月30日以前犯罪,因具有累犯情節或者系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并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011年5月1日以后仍在服刑的,能否假釋,適用修正前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二款的規定;2011年4月30日以前犯罪,因其他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011年5月1日以后仍在服刑的,能否假釋,適用修正后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二款、第三款的規定。

【法發[2011]20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危害生產安全刑事案件審判工作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2011年12月30日印發)

20.辦理與危害生產安全犯罪相關的減刑、假釋案件,要嚴格執行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有關司法解釋規定。是否決定減刑、假釋,既要看罪犯服刑期間的悔改表現,還要充分考慮原判認定的犯罪事實、性質、情節、社會危害程度等情況。

【法釋[2012]2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辦理減刑、假釋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2011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532次會議通過,2012年1月17日公布,2012年7月1日起施行)[54]

第二條 “確有悔改表現”是指同時具備以下四個方面情形:認罪悔罪;認真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積極參加思想、文化、職業技術教育;積極參加勞動,努力完成勞動任務。

對罪犯在刑罰執行期間提出申訴的,要依法保護其申訴權利,對罪犯申訴不應不加分析地認為是不認罪悔罪。

罪犯積極執行財產刑和履行附帶民事賠償義務的,可視為有認罪悔罪表現,在減刑、假釋時可以從寬掌握;確有執行、履行能力而不執行、不履行的,在減刑、假釋時應當從嚴掌握。

第十五條 辦理假釋案件,判斷“沒有再犯罪的危險”,除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條規定的情形外,還應根據犯罪的具體情節、原判刑罰情況,在刑罰執行中的一貫表現,罪犯的年齡、身體狀況、性格特征,假釋后生活來源以及監管條件等因素綜合考慮。

第十六條 有期徒刑罪犯假釋,執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起始時間,應當從判決執行之日起計算,判決執行以前先行羈押的,羈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

第十七條 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特殊情況”,是指與國家、社會利益有重要關系的情況。

第十八條 對累犯以及因故意殺人、強奸、搶劫、綁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或者有組織的暴力性犯罪被判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的罪犯,不得假釋。

因前款情形和犯罪被判處死刑緩期執行的罪犯,被減為無期徒刑、有期徒刑后,也不得假釋。

第十九條 未成年罪犯的減刑、假釋,可以比照成年罪犯依法適當從寬。

未成年罪犯能認罪悔罪,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積極參加學習、勞動的,應視為確有悔改表現,減刑的幅度可以適當放寬,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可以相應縮短。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規定的,可以假釋。

前兩款所稱未成年罪犯,是指減刑時不滿十八周歲的罪犯。

第二十條 老年、身體殘疾(不含自傷致殘)、患嚴重疾病罪犯的減刑、假釋,應當主要注重悔罪的實際表現。

基本喪失勞動能力、生活難以自理的老年、身體殘疾、患嚴重疾病的罪犯,能夠認真遵守法律法規及監規,接受教育改造,應視為確有悔改表現,減刑的幅度可以適當放寬,起始時間、間隔時間可以相應縮短。假釋后生活確有著落的,除法律和本解釋規定不得假釋的情形外,可以依法假釋。

對身體殘疾罪犯和患嚴重疾病罪犯進行減刑、假釋,其殘疾、疾病程度應由法定鑒定機構依法作出認定。

第二十一條 對死刑緩期執行罪犯減為無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后,符合刑法第八十一條第一款和本規定第九條第二款、第十八條規定的,可以假釋。

第二十二條 罪犯減刑后又假釋的間隔時間,一般為一年;對一次減去二年有期徒刑后,決定假釋的,間隔時間不能少于二年。

罪犯減刑后余刑不足二年,決定假釋的,可以適當縮短間隔時間。

第二十三條 人民法院按照審判監督程序重新審理的案件,維持原判決、裁定的,原減刑、假釋裁定效力不變;改變原判決、裁定的,應由刑罰執行機關依照再審裁判情況和原減刑、假釋情況,提請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重新作出減刑、假釋裁定。

第二十四條 人民法院受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審查執行機關是否移送下列材料:

(一)減刑或者假釋建議書;

(二)終審法院的裁判文書、執行通知書、歷次減刑裁定書的復制件;

(三)罪犯確有悔改或者立功、重大立功表現的具體事實的書面證明材料;

(四)罪犯評審鑒定表、獎懲審批表等;

(五)其他根據案件的審理需要移送的材料。

提請假釋的,應當附有社區矯正機構關于罪犯假釋后對所居住社區影響的調查評估報告。

人民檢察院對提請減刑、假釋案件提出的檢察意見,應當一并移送受理減刑、假釋案件的人民法院。

經審查,如果前三款規定的材料齊備的,應當立案;材料不齊備的,應當通知提請減刑、假釋的執行機關補送。

第二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應當一律予以公示。公示地點為罪犯服刑場所的公共區域。有條件的地方,應面向社會公示,接受社會監督。公示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一)罪犯的姓名;

(二)原判認定的罪名和刑期;

(三)罪犯歷次減刑情況;

(四)執行機關的減刑、假釋建議和依據;

(五)公示期限;

(六)意見反饋方式等。

第二十六條 人民法院審理減刑、假釋案件,可以采用書面審理的方式。但下列案件,應當開庭審理:

(一)因罪犯有重大立功表現提請減刑的;

(二)提請減刑的起始時間、間隔時間或者減刑幅度不符合一般規定的;

(三)在社會上有重大影響或社會關注度高的;

(四)公示期間收到投訴意見的;

(五)人民檢察院有異議的;

(六)人民法院認為有開庭審理必要的。

第二十七條 在人民法院作出減刑、假釋裁定前,執行機關書面提請撤回減刑、假釋建議的,是否準許,由人民法院決定。

第二十八條 減刑、假釋的裁定,應當在裁定作出之日起七日內送達有關執行機關、人民檢察院以及罪犯本人。

第二十九條 人民法院發現本院或者下級人民法院已經生效的減刑、假釋裁定確有錯誤,應當依法重新組成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作出裁定。

第八十三條 【假釋考驗期限】有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沒有執行完畢的刑期;無期徒刑的假釋考驗期限為十年。

假釋考驗期限,從假釋之日起計算。

第八十四條 【假釋守則】被宣告假釋的犯罪分子,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規,服從監督;

(二)按照監督機關的規定報告自己的活動情況;

(三)遵守監督機關關于會客的規定;

(四)離開所居住的市、縣或者遷居,應當報經監督機關批準。

第八十五條[55]【假釋考驗】對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依法實行社區矯正,如果沒有本法第八十六條規定的情形,假釋考驗期滿,就認為原判刑罰已經執行完畢,并公開予以宣告。

第八十六條 【假釋撤銷】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犯新罪,應當撤銷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一條的規定實行數罪并罰。

在假釋考驗期限內,發現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判決宣告以前還有其他罪沒有判決的,應當撤銷假釋,依照本法第七十條的規定實行數罪并罰。

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假釋考驗期限內,有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有關部門關于假釋的監督管理規定的行為,尚未構成新的犯罪的,應當依照法定程序撤銷假釋,收監執行未執行完畢的刑罰。[56]

·條文注釋

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第八十三條規定的假釋考驗期內,如果遵守第八十四條規定的假釋守則和社區矯正規定,就不再執行原刑罰;否則,將被撤銷假釋,收監執行原未執行完的刑罰。如果在假釋期間發現漏罪或發生新罪,也要撤銷假釋,并依照刑法第七十條、第七十一條的規定進行數罪并罰。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假釋犯只是一般違法,并且與假釋的監督管理規定無關,則不應該成為撤銷假釋的條件。[57]

·配套規定

【法釋[1997]5號】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刑法時間效力規定若干問題的解釋(1997年9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937次會議通過)

第九條 1997年9月30日以前被假釋的犯罪分子,在1997年10月1日以后的假釋考驗期內,又犯新罪、被發現漏罪或者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國務院公安部門有關假釋的監督管理規定的,適用刑法第八十六條的規定,撤銷假釋。

【司發通[2012]12號】 社區矯正實施辦法(2012年1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2012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條 緩刑、假釋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級司法行政機關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銷緩刑、假釋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人民法院應當自收到之日起一個月內依法作出裁定:

(一)違反人民法院禁止令,情節嚴重的;

(二)未按規定時間報到或者接受社區矯正期間脫離監管,超過一個月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三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撤銷緩刑、假釋的建議書和人民法院的裁定書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第二十六條 暫予監外執行的社區矯正人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向批準、決定機關提出收監執行的建議書并附相關證明材料,批準、決定機關應當自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內依法作出決定:

(一)發現不符合暫予監外執行條件的;

(二)未經司法行政機關批準擅自離開居住的市、縣(旗),經警告拒不改正,或者拒不報告行蹤,脫離監管的;

(三)因違反監督管理規定受到治安管理處罰,仍不改正的;

(四)受到司法行政機關兩次警告,仍不改正的;

(五)保外就醫期間不按規定提交病情復查情況,經警告拒不改正的;

(六)暫予監外執行的情形消失后,刑期未滿的;

(七)保證人喪失保證條件或者因不履行義務被取消保證人資格,又不能在規定期限內提出新的保證人的;

(八)其他違反有關法律、行政法規和監督管理規定,情節嚴重的。

司法行政機關的收監執行建議書和決定機關的決定書,應當同時抄送社區矯正人員居住地同級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

主站蜘蛛池模板: 龙山县| 金溪县| 南川市| 玛曲县| 固安县| 远安县| 内乡县| 石渠县| 梁河县| 精河县| 米脂县| 泾川县| 乌鲁木齐县| 开封市| 乐安县| 顺昌县| 多伦县| 彭水| 綦江县| 黄山市| 洛扎县| 济宁市| 邹平县| 仙游县| 湖州市| 登封市| 仲巴县| 金坛市| 通渭县| 绍兴县| 都江堰市| 抚顺县| 拉孜县| 泉州市| 镇远县| 桐庐县| 筠连县| 佛学| 民丰县| 通州区| 永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