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32章 男變女知音露嬌容 雌化雄巾幗入虎穴

  • 少林僧兵
  • 李靖天l
  • 11806字
  • 2021-07-14 10:23:54

一簫一笛、一唱一和,龍吟鳳鳴,云翔霞飛。

宗詩、妙慧停下爭執,開始循著簫笛聲左顧右盼。蔣洲及船上官軍、船工也一個個驚奇地看看月清,再看看另一個船上的品簫人。

品笛間,月清止不住唇抖指顫。

蔣洲看得情急,奔到月清身邊道:“我說月清師傅,那人是你相識還是親朋?這樣簫來笛往的多麻煩!你干脆直接打招呼不就得了?!”

月清看他一眼,沒作聲,只管品笛。

來船終于銜住他們的船尾。

月清迅速奔向船尾,正好與站起來的品簫人隔船面面相對。

盡管那人一身甲胄!

盡管那人面目光潔清秀!

盡管那人凝眸未語!

月清還是一眼就認出那人身份——玉振!啞巴知音!當年邋里邋遢的小啞巴!一個護嫂愛侄、有情有義的小啞巴!

“玉振兄弟,果然是你!”月清跨過船去,一把抓住徐玉振的手。

徐玉振痙攣一下,將月清的手輕輕甩開,淚水卻荷葉滾露似的沿頰而下。

月清道:“兄弟呀!你怎么到的這里?為什么不告訴我一聲?又是誰帶你到這里來的?”一連問了幾個問題,才意識到玉振是個啞巴,根本無法回答自己,便平抑一下心情道:“算了!還是我來猜,你以點頭、搖頭作答好嗎?”

徐玉振點點頭,盔頂紅纓火苗似地閃動幾下。

月清忽然想起自己二次出征浙江、返回海鹽接僧兵時,曾順道找玉振叔嫂,房東卻說他叔嫂早被一個秀才接走了。于是道:“你是被一個穿著竹枝繡袍的秀才接到火蓮花女營的,是嗎?”

玉振點頭。

月清尋思:那秀才大概是火蓮花的什么親戚。否則,不會那么神秘俠義。他也曾聽宗詩多次提到這個穿竹枝繡袍的秀才。至此,自以為終于得到神秘秀才的蹤跡,便興奮道:“那秀才是火蓮花的哥哥?”

玉振搖搖頭。

“弟弟?”

搖頭。

月清又連連說出叔叔、舅舅、表哥、表弟等多種親威稱謂,甚至連未婚夫也說到了。

玉振都是搖頭。

月清又一下子陷進迷霧之中,塌了半截精神道:“那么,那秀才就只能是火蓮花的朋友了!”

這回,玉振倒是點頭了。

月清陡地長起些精神,轉思玉振不能說話,即便知道秀才是火蓮花的朋友,也無法知道姓甚名誰,又有些失望。不過,只要知道這些,將來一問火蓮花也就全明白了。這樣一想,便轉了話題道:“玉振兄弟,你是怎么想的?當初度你出家,你不同意。讓你住到僧兵營中,你還不同意。如今、如今——”他猶豫一下,還是忍不住道,“你一個大老爺們,甘在女營當兵,這算怎么回事?”

“誰說大老爺們就不能在女營當兵了?”未等玉振做出反應,月清即聽身后有人反駁道,“雪山師兄、月忠法弟不都在女營嗎?”

轉過身,月清見是妙慧站在勸降使船的船尾,搭上了話,宗詩等人也跟了過來,即道:“那不一樣嘛!雪山、月忠都是佛門弟子,四大皆空,六根清凈……”

妙慧不等他說完,截口道:“法兄這話就不對了!不是佛徒,就不能意純心凈了?”

月清自覺失口,結結巴巴連說不是那個意思,口吃半天才道:“雪山、月忠是、是將,是幫著女營練兵的!可玉振是兵,整日雜在女兵中,總是有諸多不便的。”說著轉頭,“玉振,你說是不是——”

他話未說罷,陡地頓下,人也同時呆住,一雙大眼大大瞪著,卻顯的空洞洞的。

哪里還有玉振的影子?

眼前分明站著一個長發披垂的女子!

那女子一手端盔,一手理理半掩玉面的長發。兩只大眼淚痕乍干,重新恢復玩皮逗人的神彩,仿佛湖水透過岸邊枊絲,露了明波。那雙眼朝月清眨巴眨巴,臉上綻出一片羞澀的笑意。

天哪!竟是玉振!

月清正惶然不知所措,卻聽背后妙慧笑道:“明白了——月清法兄?像她這樣的‘大老爺們’,即便不是佛子,也照樣可以天天渾在女兵堆兒里,出不了事!”

周圍眾人笑了起來。

玉振向月清點點頭,意思說:“你現在全明白了?!然后,輕輕挽起發髻,戴上頭盔。”

月清卻似乎仍未回過神來,朝妙慧道:“這、這到底怎么回事?玉振不是玉振嗎?玉振怎么變成了姑娘?”

妙慧道:“玉振當然不是玉振,她原名叫月嬋。月嬋本來就是個姑娘!”

“姑娘?月嬋?”月清拗不過勁兒來,“可她過去明明是個骯里骯臟的男孩子嘛!姑娘家家的怎么會那樣?”

妙慧解釋說,月嬋過去是為了保護贍養剛生侄兒的嫂子,才故意那樣裝扮的,因怕太干凈整潔了被人識出女兒身,才有意把自己弄的邋邋遢遢。既然女扮男裝,自然不能跟嫂子住在一起,惹人閑話。因此,只能住在破廟里。末了,妙慧道:“為了嫂嫂和侄兒,她要靠一口好笛子討錢養活二人,當然不愿出家。她是女兒之身,自然更不能聽你的當僧兵了!一個大姑娘,渾在僧兵堆兒里,那算怎么回事?”

弄清真相,月清驚顧月嬋,眼里,胸中,貯滿了感動和敬佩。搓著手,言行也拘謹起來,“是我眼笨——這下,我真是放心了——哦,你嫂子、侄兒好嗎?”

月嬋點點頭。

“那她們母子也在島上?你、你也不是真啞是吧?”月清暈頭暈腦地問。

妙慧代月嬋道:“法兄說的什么話——什么都說明白了,她還會裝聾作啞騙你嗎?月嬋妹妹確是口不能言。她的嫂嫂和侄兒都留在括蒼山火蓮寨老營!”

“哦!哦!”月清一時找不到話說了,緊緊張張道,“口不能言沒關系!我們、我們——”他陡地擎起手里的笛子,“我們有它!”

月嬋被逗的低頭一笑。

宗詩、妙慧等人也笑起來。

月清忽然想起攻打金塘島當夜,在招寶山麓靖海城外的品簫人,又問月嬋,那人是否就是她。

月嬋又輕輕一點頭。

一切明了。月清也快慰地舒口氣,朝宗詩道:“如果,那晚不是聚將鼓催的急,我該早就認出月嬋是姑娘了!只可惜,天眼開的遲了。”說著,不好意思地笑起來。

月嬋、妙慧等人也斜瞇著月清,撇嘴而笑。

宗詩見笑聲一片,皆大歡喜,乘機道:“久別重逢,算是佛祖的恩賜了!月清法弟,我們就趕緊上路吧!”

“你還沒有答應帶我一起去,怎么能說走就走?”妙慧聞聲,急忙攔住道。

宗詩見她還惦著那茬兒,不依不饒,頓時苦了臉。

月嬋聽妙慧一說,也急忙拉住妙慧的一只胳膊,又指指自己,意思是也帶她一起走。

月清看見,急得直朝月嬋搖頭。回頭又埋怨妙慧:“都是你點的捻兒,這下可好,月嬋也要學你了!你就幫我勸勸她吧!”

妙慧聽他如此一說,有心逗逗這個老實玄兒,揚起眉頭,斜瞄著他道:“這我可有點聽不懂。月嬋要不要學我是她的事,與你何關——我還要替你勸勸她?”

月清自悔情急失口,張張嘴說不出話來。

妙慧生恐再添個月嬋,宗詩越發不肯帶她去舟山島,便主動勸阻月嬋,說她進女營時間不長,武功尚未練成,如果一道跟去勸降,不但幫不上忙,還有可能拖累月清,所以,她還是留下來,好好習武,等月清他們回來。

月嬋自知武功不濟,不愿拖累月清,沉默一會兒,點頭答應。只是深情地望著月清,比劃幾個手勢。月清一看即明白,那是說:“你要多多保重,完成使命,早些回來!我在島上等你,記著來看我!”于是,雙手合什,安慰一番。

宗詩又勸妙慧留下。妙慧只是不聽,堅持要跟他們一起去勸降,關鍵時候幫他們一把。宗詩見勸說不下,靈機一動道:“這樣吧——你如今已是女營一將,不能說離開就離開,總得給火蓮花姐姐稟報一聲。正好,我們也想順道到島上看看雪山師兄和月忠法弟。待我們見過面,火蓮花姐姐也同意你去舟山后,我們就一起走,可以嗎?”他的想法是,借登島與師兄會面時,找機會撇下妙慧離開,實在不行。就讓宗畫、月忠強留下妙慧。

妙慧勾頭想了想,竟欣然同意。隨即她叫過一個女兵,走到船舷交待一番,即讓她的船在前引路,自己則留在宗詩他們船上。

不多時,船在一個小島邊靠岸。妙慧帶宗詩、月清兩人登島,進入一個小石寨。

妙慧進進出出一番忙活,為宗詩二人沏上茶、弄些零吃,才閑下來,向身邊女兵詢問火蓮花、宗畫、月忠三人在哪里。

女兵回答道:“雪山、月忠兩禪師分別到東、西霍山島練兵去了。只有火蓮花將軍在此島西岸查看新筑的崖頭寨墻,好像不太滿意,剛剛還傳來話,讓你一回島,就馬上過去!”

宗詩乘機朝妙慧道:“既然是筑寨墻大事,你還是趕緊過去看看吧!順便也向火蓮花姐姐稟報一聲同往舟山勸降的事!”

妙慧猶豫一下道:“好吧,你們先隨便喝點吃點,我就去見火蓮花姐姐,同時派人請雪山、月忠兩位回來!”說罷轉身出去,走了幾步,又轉回門口,交待守在客廳的女兵看好二人,然后,朝宗詩道:“你們別想逃跑——沒我的話,守寨門的女兵不會放你們出去!”而后,得意一笑,才輕快地甩手而去。

她剛出門不久,宗詩即稱妙慧弄的零吃不甚合口,支出客廳女兵再弄些吃的。然后,一拍月清道:“我們趕緊走!”

月清惑然道:“我們不見雪山、月忠兩人了?”

宗詩道:“他們不在此島,還見什么?何況,等妙慧一回來,我們就又被纏上了!”

月清慌然大悟,卻又為難道:“可寨門女兵不會放我們的!”

宗詩一笑道:“我們為什么一定要走寨門?”拉上他就走。

二人循臺階上了寨,佯裝察看寨子情況,在寨上溜達一會兒,趁守寨女兵不注意,尋一低矮處,躍墻而下。然后匆匆下島,趕回船上。

勸降使船離岸后,宗詩、月清才相顧松了一口氣。

船行一程后,月清忽然對宗詩說起接月嬋姑嫂到女營的秀才。自稱他已知道那竹枝繡袍的秀才是誰了。

“誰?”宗詩吃驚道。

“火蓮花的朋友!”月清答。

宗詩又問姓名。

月清搖搖頭,懊喪道:“我只是猜測著問月嬋那秀才是否火蓮花的朋友,她點頭證實了。可她是啞——無法說出姓名。”

“你讓她寫字,寫出姓名嘛!”

月清悔嘆一聲:“到現在我都不知道她是不是識字。當時就更想不起來讓她寫字了!”

宗詩無奈笑道:“連姓名都不知道,怎么能算知道秀才是誰呢?”

月清埋怨道:“都是你,到了火蓮花駐的島上,卻急著逃跑,要不然,一問火蓮花不就清楚了!”

宗詩道:“你倒說的好!弄清了秀才是誰,我們又怎么擺脫妙慧?那時候,我們麻煩就大了!”

月清想想也是,感嘆道:“妙慧一心想跟你深入虎穴,幫我們一把,卻被你甩在島上。說不定,此刻正在島上望著我們的帆影哭鼻子呢!”

宗詩沒作聲,只是回頭看看那個已經遠離的小島。

勸降使船一靠近舟山島,即被倭寇的戰船團團圍住,逼進港口。一幫小倭將宗詩等人押下船。宗詩說明來意,倭寇便將他們送到操江亭。

操江亭是王直在舟山島的倭巢中心,除了在山間修筑了高大堅固的倭寨,還在寨中建造了巍峨壯觀的凈海王宮。夕陽下,重檐四坡的黃琉璃瓦屋頂,魚鱗一樣閃著金光。宗詩等人一眼望去,感覺氣勢逼人,眩目晃眼,比寺廟里如來佛祖的大雄寶殿還要氣派幾分。宗詩雖沒見過皇帝的金鑾殿,但早年修繕少林寺時,從工匠口里知道,像這樣重檐四面斜坡的黃琉璃瓦屋頂叫廡殿頂,是人間最尊貴的殿頂,只有皇帝的金鑾殿才能用。即便很多寺廟里居住佛祖的大雄寶殿,也大多只能用重檐兩面整坡兩面半坡的綠琉璃瓦屋頂,那叫重檐歇山頂,是低廡殿頂一級的。而普通老百姓則只能用兩道坡的硬山式房屋。如今,王直居然住著金鑾殿一樣的宮殿,可見他已把自己弄成了一個雄踞海上的小國皇帝。如此蛤蟆自雄、夜朗自大,他能輕易就撫、輕易投降嗎?他能輕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再為害大明邊民嗎?”

他隱覺心中沉甸甸的。

宗詩、月清、蔣洲三人踏著高高的臺階進入殿內,只見正中寶座上,坐著一個身材高大壯碩、面色黑紅粗糙、闊眉濃須的中年男子。他身穿繡著青龍的黃緞龍袍,頭戴前后垂掛著小珠簾的平天冠,微瞑雙目,倒也顯得一派威嚴。蔣洲連忙緊挨宗詩小聲提醒道:“他就是王、王直——凈海王!我一見他就腿軟,還是你先說話吧!”

因為曾在趙文華的祭海船上見過王直,宗詩并不覺得稀奇,他開口正要自報家門,說明來意,忽聽寶座上的王直大聲吼道:“蔣洲——畜牲!本王命你到桐鄉送信。你怎么與這明朝和尚一塊兒回來?你是不是已投降明朝?”

蔣洲嚇得渾身一顫,哪敢承認自己投降,幸虧他路上已編好了曲兒,竟謊稱自己一下船即撞上汪澄,向他打聽王直下落,他便帶上汪澄一塊趕往桐鄉倭營。結果,半路上被官軍游哨截住,送到胡宗憲營中分別審問,汪澄熬刑不過,供出自己身份。為救汪澄,他主動向胡宗憲提出:回舟山給凈海王送信,以解桐鄉之圍來換汪澄。胡宗憲這才派兩個和尚和他一起來舟山。

聽他謊話編得有鼻子有眼,宗詩心里直笑。王直卻也沒有聽出破綻。一聽到兒子汪澄的消息,竟忽從寶座上站起來,既吃驚又牽掛,再也無心過問蔣洲是否降明,竟打聽起兒子和家人的下落。

蔣洲趁機讓宗詩取出汪澄的書信和畫像,遞過去,這才緩口氣報了宗詩、月清的法號。

宗詩、月清朝王直合什一禮,正要說話,卻聽殿中武士小倭喝道:“嘟!這里是凈海王大殿,不是佛殿,你們要像參拜皇帝一樣三跪九叩!”

宗詩說他們是佛徒,無論見什么人,都只能行佛禮。

寶座上的王直一擺手道:“算了!他們是和尚,行佛禮也不錯,本王倒正可以過一下佛祖如來的癮!”說著,睜開眼,目光如烈酒一般,灼辣辣的,打量宗詩一眼,又道:“聽說,你們是替大明來招降我——孤的?”

宗詩道:“貧僧只是帶了令公子的信兒,代他勸你解桐鄉之圍,并回到父母之邦的!”

“哦?”王直驚異地看看宗詩,轉面朝站在寶座旁邊的一個年輕人道:“滶兒,你去把信取過來!”

蔣洲又趕緊低聲提醒宗詩:“那年輕人就是王直的義子王滶!”

王滶從宗詩手里接了書信和畫像,轉身回去送給王直。

王直抖著手展開信看到一半,突然緊皺眉頭,閉上眼睛。一會兒,再睜開繼續看信時,眼角竟溢出淚水。看過信,他再打開兩張畫像端詳一陣,止不住輕輕撫摸著汪澄兒時畫像的臉,潸然淚下。

寶座下頭戴直腳襆頭的中年人道:“凈海王,小心明朝有詐呀!”

蔣洲又向宗詩悄聲介紹:“這說話的,便是凈海王的丞相徐惟學!他是‘天差平海大將軍’徐海的叔父。”

王直抖著畫像和信箋道:“徐大哥!徐丞相!這真是我的兒啊!這信里說的往事,也是千真萬確啊!我在這邊稱王,我的兒卻在那邊受罪啊!”

王滶連忙跪在寶座下道:“父王不必傷心!兒臣愿意再帶一支精兵,直接殺到胡宗憲的大營,救出弟弟,與父王團圓!”

王直拭拭淚,努出點笑容:“王兒孝心,本王領了。可是,不等你打到胡營,恐怕胡宗憲先就殺了你弟弟!”

宗詩見王直雖為大倭頭,卻愛子情深、護犢心切,乘機一合掌道:“王施主顧念父子親情,可見胸中尚存慈悲之心。將心比心。施主可曾想過:你連年聯手外國?沖犯故國,已使多少人家家破人亡、妻離子散?就是你的部下,恐怕也有很多跟你一樣,母子天各一方、父兄參商難聚。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望施主還是早做定奪,讓自己骨肉團聚、也使他人破鏡重圓。”

王直勃然大怒,一拳擂在寶座扶手上,“混帳話!如你所說,天下百姓受苦,豈不都是因為我王直嗎?不是看在你是和尚的份兒上,本王立刻宰了你——徐丞相,你來給這個和尚講講道理!”

徐惟學朝王直一躬瘦長的身子,轉過身,干咳兩聲,捋捋花白的胡須,朝宗詩道:“小和尚,你們只知身在方外打座念佛,哪里知道世間艱難——如果不是明朝朝廷禁海,讓我們這些生意人無路求生,我們何至于海上為盜,又何至于與日本商人、武士一起攻打明朝?這都是明朝狗皇帝逼出來的嘛!”

宗詩鼻子里一笑道:“天下生路千千萬,即便朝廷禁海,海上行商不成,還可以另謀其它生路呀!畢竟朝廷并沒有禁江禁河禁湖禁澤,也沒有禁山禁川禁田禁地!怎么就海上行商不成而要為盜為寇呢?更何況,海濱漁民萬萬千,同樣因禁海而有諸多不便,怎么他們沒有為盜為寇呢?”

徐惟學當時啞口,原本干白的面皮,憋的通紅。

王直見狀,直從鼻孔倒粗氣。他朝寶座下左右瞧瞧,想從文武爪牙中找個人出來,駁倒宗詩,卻不見有人說話,愈加坐不安穩了。正要動火,卻見武班中出來一個黑皮肥腦的武將,抖抖唇上兩撇彎彎上翹的胡須,一臉兇蠻和傲氣,朝王直微微一躬身道:“凈海王,何必跟這些和尚啰嗦!我有一法兒,讓明軍乖乖地把令公子送來!”

蔣洲又急忙湊近宗詩、月清介紹:“這黑皮葫蘆便是號稱‘足利五虎’的第一虎——足利自雄!”

宗詩、月清二人一聽不由相視一眼,又一齊盯著足利自雄,暗暗攥緊拳頭。

少林僧兵已與足利五“虎”中的四只“虎”頂頭交過手,而且除掉了老四、老五,卻一直沒與這老大照面,如今一見,果然比其他四虎更顯兇橫。宗詩猜測,足利自雄能成為王直貼身的幾個文武爪牙,想必武功也應高于他的四個弟弟。少林僧兵殺了他兩個弟弟,他絕不會不知,現在自己和法弟奉命來招降王直,他也肯定會從中作梗,甚至還會動起殺機,為他的兩個弟弟報仇,因此,必須格外小心謹慎。

王直聽足利自雄有高招救自己的兒子,卻是格外高興,便要他快快說出辦法。

足利自雄道:“以我看,要救令公子,根本無需解桐鄉之圍,更用不著投降明朝。辦法其實很簡單——”他順手一指宗詩等人,“將他們幾個拿下,押到桐鄉城下換令公子就行了!”

王直意味深長地嗯了一聲,突地掀起眼簾,目光似出鞘利刃,直指宗詩等人。

宗詩卻微微一笑,雙手合什道:“王施主,這位將軍毫沒見的!大明朝廷其實早已料到這一著,所以,才不派朝中官員來這里,而只派了我們這些無足輕重的僧人來送信。大明朝出家僧人何止千千萬萬?即便殺了我們,朝廷官府也不會覺得缺少什么,又怎么會換令公子呢?此計恐怕不妥吧!”

王直倒口氣,垂下目光,不再言語。

宗詩乘機向蔣洲使個眼色。蔣洲隨即道:“王公,我這里還有總督胡大人給你的親筆書信,大約說的是你換回令公子的具體條件,還請你看過信三思而后行!”

王直沒抬頭,向義子王滶一揮手,讓他取過書信,簡單看了看,又讓王滶遞給徐惟學。

徐惟學看罷,瞇眼沉思一會兒道:“王爺,以老臣我看,還是暫時讓他們住下來,我們商議一下再說。”說著,挑起眉毛遞個眼神。

“準奏!”王直知道他有什么不便明說,一擺手,命人帶宗詩等人出去,暫時住下。

宗詩三人離殿,王直命徐惟學把胡宗憲的信先念一遍。

信中大意是:如果王直愿降,不僅可以保全兒子性命,還可以奏明朝廷給他和部下大小頭領封官加爵、賞田賜宅。

念罷信,殿中立刻吵吵嚷嚷起來。有的愿降,有的要戰,有的要和,一時爭論不休。足利自雄等幾個日本武士首先反對降明,他們說投降是日本武士的恥辱,也是天皇和幕府將軍的恥辱,唯有一戰到底,徹底降服或吞并明朝,才是武士的本份,天皇的榮耀。也有幾個漢人倭頭說他們已與明朝官軍打了多年仗,殺了不少明朝百姓,明朝官府決不會真心招降,這不過是先誘他們投降,然后再全部處死。只有少數倭頭愿降,但提出必須讓明朝朝廷先兌現承諾,然后,再解除海禁,讓他們自由到日本行商才可。

王直見爭來爭去,意見不一,不覺心煩,揮手罷議,獨問徐惟學怎么辦。

徐惟學是王直的同鄉,早年跟王直一起出門經商,后又同為海盜。他雖年長體弱,卻頗多智術,經常為王直出謀劃策,始終不離王直左右,因此深得王直信任和依重。

見王直要自己幫他拿主意,徐惟學捋須小忖一下,輕悠悠慢吞吞說,無論降與不降,都必須先穩住胡宗憲,設法救出汪澄,因此,上策便是先假意答應投降。然后,一方面派人隨宗詩等人到胡宗憲營中看看汪澄是否平安、探探明軍虛實;一方面派人到日本搬兵。待汪澄救出后,再議戰降。

王直也覺只能如此,便下令讓徐惟學和王滶二人來辦這件事。

當晚,宗詩等人被安置在一個四合院內,宗詩、月清合住一間上房,另一間正房和兩邊廂房分住隨行官軍和船工。倒廈和院外,全是監視看守他們的倭寇。蔣洲則被另外安置。

用過晚飯,宗詩、月清正商議如何勸降王直,徐惟學、王滶來找二人傳話,聲稱王直他們已商議好投降明朝。只是要先辦好兩件事:一是近日要派人先見一見汪澄和胡宗憲;二是眼下日本正是戰國紛爭時期,還要派人到日本去見天皇、幕府將軍及各國國司(國主),請他們下令召回在明朝沿海的武士浪人。否則,浪人不降又不回國,依然無法停止戰事。也只有先做好這兩件事,才能順利歸降。最后,又說也要宗詩、月清二人準備一下,一個人隨他們的人去日本,一個人和他們的信使去見胡宗憲。

猝然間,二人難辨真假。但是既然倭寇已答應歸降,無論如何,二人都只能先應承下來,再因機制變。待徐惟學、王滶去后,宗詩又趕緊與月清商量分頭促倭歸降的辦法。商定:由宗詩隨倭寇去日本,月清帶倭使見胡宗憲。

二人商量一會兒,忽聽門外傳來敲門聲。聲雖不大,卻很急促。

宗詩、月清一愣,相互看看,猜不透怎么回事,一同走到門邊。月清打開門,見外面站著一個渾身甲胄的軍士。屋里燭光打在那軍士臉上,竟讓月清、宗詩同時大吃一驚。

妙慧!

“你怎么到了這里?”宗詩、月清幾乎同聲問道,連忙將妙慧讓到屋里。

妙慧進屋坐下,回頭直視著宗詩,目光中盡是怨惱。宗詩被看得有些發毛,避開她的目光,直催問她是怎么來的這里。

“哼!”妙慧冷笑一下道,“還問我?!我早料到你的伎倆了!”說罷,講了自己到此的經過——

早在船上,宗詩說要到島上看望宗畫、月忠時,妙慧就擔心宗詩是要借故甩下她。她卻不說破,故意把他們帶到七姊八妹列島西北部的大妹山島,避開了駐在大長壇山島的火蓮花,和分駐東、西霍山的宗畫、月忠。待宗詩、月清上島后,妙慧即交待島上女兵暫時隱瞞真相,后又借故去見火蓮花,徑直下島,上了宗詩他們的勸降使船,偷偷塞給蔣洲二十兩碎銀,央求蔣洲秘密帶她去舟山島。見蔣洲猶豫,她便打了一趟拳腳,說在關鍵時侯可以幫他們一把。蔣洲回舟山島,本就怕王直等人尋他的晦氣,如今,見妙慧有一身功夫,又愿幫自己,當然高興,何況還白賺了二十兩白花花的銀子。便欣然同意,讓她扮作督促船夫的官軍,留在船上,并拿出幾兩銀子,說上島后要請隨行官軍和船夫喝酒,要他們共同保守秘密。

眾人見妙慧聰明俊俏、機智可愛,自然樂得她一同去勸降。如此,妙慧便混在官軍中,順利來到舟山島。

月清聽了妙慧敘述,不由贊道:“你可真是鬼機靈,連我們的‘少林孔明’都被你蒙了,還害得我也跟個賊似的翻寨跳墻,跑回船上!”

妙慧撲哧一笑:“都是你們自做自受!”

宗詩卻瞪月清一眼道:“還夸她!她這一來,還不知會給我們添什么麻煩呢!”轉臉又朝妙慧道,“你也別得意了!既然來了,就好好隱住身份,別漏了馬腳,既害你自己,又壞咱勸降大計!”

妙慧努著嘴點點頭。

“好了!天不早了,你就趕緊回去休息吧!誰知道明天還有什么事等著我們呢!”宗詩朝妙慧道,“再說,深更半夜的,你在我們這里呆久了,會被官軍和船夫們說閑話呢!”

妙慧卻是坐著不動。

宗詩、月清又一同催她。她突然仰頭道:“你們兩個是啥腦子?我要沒事,能這個時候來敲你們的門嗎?我一進門,又是責備、又是趕我走,就是不知問問我有什么事!”

“還怨上我們了!”宗詩甩甩手道,“什么事?你就快說吧!”

“我要住在這里!”妙慧翻他一眼道。

什么?!宗詩扭臉看著月清。兩人驚的面面相覷。呆了一下,宗詩問妙慧為什么要住在這里。

“還問我!”妙慧一擰身,背轉過去道,“也不想一想,他們把我跟官軍安排在一個房子里,我怎么住嘛!”

宗詩、月清幾乎同時拍一下自己的腦袋,頓時傻了臉。

妙慧回轉身:“就算是我的錯!你們也別傻愣了,快想個辦法吧!”

宗詩嘆口氣道:“倭奴把我們安置在這里,派兵里外幾層的守著,我們根本沒法出去見徐惟學、王滶,也就無法讓他們另外安排一間住房。再說,這種原因也不好跟他們講呀——和尚帶著姑娘來勸降,這不形同兒戲嗎?”

妙慧見她一臉苦瓜相,生氣道:“我不管,反正我就住這里了!”

宗詩、月清亦知她也是沒辦法了,才來這里,不好再說什么。兩人苦思一陣,決定到官軍、船工那里各尋住處,才算解了難題。

次日,王直給胡宗憲寫了一封信,假意訴說自己被迫做海盜、被迫與日本武士合流為寇的苦衷。并表示愿意歸降朝廷、回歸故國。早飯后,即讓王滶、蔣洲到宗詩等人住處,商議去明軍軍營見汪澄和胡宗憲一事。

王滶、蔣洲剛到安置宗詩等人的院門口,一個小倭即迎上去,口稱有密事稟報,隨即附在王滶耳邊低語一陣。

蔣洲在旁看著,不知怎么回事,心中惴惴不安。

王滶忽然冷笑一聲,當即讓那小倭又帶數十名倭寇過來,然后,一聲令下,涌進院中。

群倭直接沖進那些分住官軍的房間里。一陣吵嚷爭執,將那些官軍全部逼到當院里。

宗詩、月清不知發生了什么事,也聞聲從屋里出來。天亮后,他們即跟妙慧換回了房間。二人剛到院中,即見一個小倭指著雜在官軍中的妙慧朝王滶道:“就是他!”

“拿下!”王滶厲聲喝道。

幾個小倭立刻沖過去捉拿妙慧,她身旁的官軍有的驚慌閃避,有的挺身攔擋。

宗詩急呼“住手!”又問王滶怎么回事?

王滶冷笑兩聲道:“他是明朝的將軍,來刺探我們島上軍情的——你們兩個和尚是來假招降的!”

宗詩、月清發現倭寇并不知道妙慧是女兒真身,稍稍放些心,卻又覺莫名其妙,齊問何以見得。

王滶哼了一聲道:“等抓住他,我再說清楚!”見妙慧連著打翻兩個小倭,他拔出佩劍,大叫著:“果然是個小有身手的明朝將軍——都閃開!”翻身一躍,落到妙慧跟前,兩人隨即刀來劍往,打在一處。

月清向宗詩道:“我來助法妹一把!”不等宗詩答復,即縱身過去,卻被幾個小倭裹住。

院子里頓時打成一片。

宗詩最擔心妙慧露出女身,招惹新的麻煩,有心上去幫她,但見倭寇眾多,知道根本靠不上去。更擔心雙方互有傷亡影響勸降大計。于是,大呼道:“王公子——你們快快住手!貧僧幫你弄清真相!”

王滶及眾倭自然沒人聽他,依然圍攻妙慧、月清。

宗詩急得直搓手,正不知如何是好,忽見王滶一劍掠過,妙慧低頭一閃,已是遲了,當啷一聲,頭盔竟被一劍砍飛。

隨即,妙慧頭上一團烏云飛起,又緩緩垂落。

王滶登時愣住。

宗詩一見大驚,口中低喃:“完了!完了!這下麻煩更大了!”

“女的!女的!是個女的!”小倭驚叫著,又要撲向妙慧,卻被王滶揮劍止住。

妙慧見王滶驚訝呆住,目光疑惑,沒有再戰的意思,便收起佩刀,緩緩整理一下長發道:“王公子,看清了?我只是一尋常女子!哪里是什么明朝將軍?”

王滶又皺一下眉頭,尷尬道:“你又是什么人?為何裝扮成明朝官軍模樣?”

妙慧道:“算了!我就跟你說個清楚明白,免得你再疑神疑鬼!”當即報了自己身份,又道,“我不裝扮成官軍,我師兄,還有你們,能讓我來這里嗎?”

他倆說話間,月清也和小倭們停了爭斗,與宗詩一起靠近妙慧,齊向王滶證實她的身份。

“少林寺的女居士?法號妙慧——”王滶又重復著妙慧的話,目光由疑惑而驚奇起來,“你又來這里干什么?”

妙慧道:“我來保護師兄他們!怎么,舟山島不準女人來?還是不準我保師兄?”見王滶木呆呆連稱“準!準!”她又問道,“你又憑什么說我是明朝將軍,來島上刺探軍情呢?”

王滶一指最初指認妙慧的小倭道:“是他懷疑你是個大官,我才……”遂說了誤會原因。

昨夜,妙慧跟宗詩、月清換房間,被監視他們的小倭發現。小倭見妙慧獨住一室,而宗詩、月清換住到官軍房間,自然懷疑妙慧才是這些人中的大官,假扮官軍軍卒登島,必然另有圖謀,這才向王滶報告。

雙方解除誤會,王滶才說明來意,并問由誰陪他們的人去見汪澄和胡宗憲。

宗詩、月清等人一聽分外高興,沒想到王直這么快就派人與胡宗憲見面。月清依照跟宗詩的約定,說由自己陪同王直的人回去。

事情很快敲定。王滶隨即起身,說他馬上回凈海王宮,待他父王選定議降使者,一、兩日內便讓蔣洲過來傳話,請月清一起出發。

走出房門,王滶見妙慧站在院中,正往這邊房中張望,一身英氣、滿面俏麗,便走過去道:“既然這院中全是男人,姑娘住著不方便,我還是給你另行安排住處吧!”

妙慧感覺他是別有用心,遂一抱拳,冷冷道:“公子不必操心了!這里人多熱鬧,我愛熱鬧,還是在這里住吧!”

王滶搖搖頭,說這里房子不夠多,總不方便。

跟著送出來的宗詩、月清也怕王滶使壞,便一齊替妙慧推辭,說他倆愿跟官軍、船工擠一擠,妙慧住他們的房間便好。

王滶不好再說什么,無聲一笑,帶著蔣洲等人離去。

月清待眾倭離去,忽然向宗詩、妙慧憂心忡忡道“倭奴這是要拿你們做人質啊!我馬上就要離開,堂主你們要多加小心啊!”

妙慧卻輕松一笑道:“法兄不必擔心!王直惦著他的兒子,不會拿我們怎么樣!你只管放心回去!”

月清又向宗詩道:“堂主,你說他們會不會是假降?要玩什么花招?”

宗詩沉思一下道:“我暫時也說不準。不過,即便他們是假降,我們也要設法將計就計,讓他們弄假成真!”

月清問有什么辦法。

宗詩凝眉籌思一會兒道:“我這里,要看情況相機而動。你此番回去,倒可以用此工夫!”

“什么工夫?”

“跟我來!”宗詩拉起月清,走進房中,在他耳邊密語一陣。而后,兩人會心一笑。

出人意料的是:他們一連等了三日,竟不見蔣洲過來傳話請月清出發。

宗詩、月清、妙慧三人正猜測不定,蔣洲于第四日一早突然闖進安置他們的小屋。三人急忙迎上去,一個問王直選好議降使沒有;一個問議降使者是誰;一個問什么時侯出發。

蔣洲一一答道:“選好了,就是王滶,時間卻推遲了!”

推遲了!三人同時一愣,問為什么。

蔣洲搖頭說不知道。

三人又問推遲到什么時侯。

蔣洲稱王滶沒告訴他。

到底發生了什么事?三人正納悶猜測,卻見幾個小倭走了進來,站在蔣洲身后,每人手里托著一件折貼齊整的衣服。

這又是干什么?宗詩、月清、妙慧三人大惑不解,問蔣洲是怎么回事。

蔣洲苦著肥臉向三人一合什,咕噥道:“王、王——凈海王要、要召見妙慧姑娘。

“平白無故的,怎么就要見妙慧?”宗詩質疑道。

蔣洲歪頭琢磨一下道:“大概是王、王滶世子,在凈海王面前夸妙慧姑娘是個女俠了吧!凈海王便、便來了興致,要見見妙慧!”說罷一指身旁幾個小倭,“他們手里的衣服,就是凈海王送來的,要妙慧姑娘換上見、見駕!”

宗詩一聽,立刻急紅了臉,轉向妙慧道:“怎么樣?惹上事了吧?!”

妙慧自覺理屈,不接宗詩話茬兒,直朝蔣洲道,“我不去!他想見我就見我呀?!”

宗詩、月清也相對搖頭。

蔣洲道:“姑娘啊!我們說了不算吶!在這里,當然是他想見誰就見誰。再說,因此鬧起來,恐怕議降的事也要泡湯了!”

宗詩、月清、妙慧聽了最后一句,頓時相顧無聲。

好一會兒,妙慧才道:“好吧!看來到了他們的一畝三分地,不見也不行。我就去見見他!”

蔣洲一下子笑逐顏開,急忙讓身后的小倭放下衣服。

宗詩、月清卻同時叫了一聲妙慧,要她再等一等,再想一想辦法。

妙慧慚愧一笑道:“還能有什么辦法?師兄放心吧!說什么,我也不能誤了議降的大事。”勾頭又朝蔣洲道,“不用換衣服了!我們走吧!”轉身走出屋門。

(胡宗憲)并命令王直罷兵投降,指使直子澄嚙指血書求父歸降。

——鄭廣南《中國海盜史》

宗憲與直同鄉里,欲招致之,釋直母妻于金華獄。資給甚厚。

——《明史·胡宗憲傳》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佛教| 安乡县| 明光市| 雅江县| 鲜城| 宜宾县| 綦江县| 吉安县| 合川市| 太白县| 海林市| 菏泽市| 贞丰县| 灵石县| 井陉县| 肃宁县| 白山市| 柘城县| 吴川市| 竹山县| 大田县| 拜城县| 施秉县| 舒城县| 勃利县| 铜川市| 新野县| 沙湾县| 龙泉市| 桃园县| 荆门市| 哈密市| 来凤县| 游戏| 苍梧县| 香港| 博白县| 凤城市| 青海省| 安远县| 陆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