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章 鐵頭,我就喜歡你真實的樣子

  • 巨人
  • 鐵頭
  • 2401字
  • 2021-05-07 09:45:09

徐海娜

我曾經在英國金融時報FT中文網我的教育專欄“另一片星空”中多次引用鐵頭的詩歌,因為他的詩說出了很多同齡孩子的心聲,并且語言活潑有力,余韻悠長。前些日子,當鐵頭的媽媽把這本書的樣稿發給我的時候說,“你可能會更愛鐵頭的”,果然如她所言,看完之后,我更愛鐵頭了。我愛他的詩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的“真實”,我們都知道文學作品最打動人的力量就在于其中的真情實感,這種真實,時常能夠強烈地吸引讀者去體驗作者所要表達的想法。

這已經是鐵頭出版的第三本詩集,在這本新的詩集中,有的詩承襲了他以前詩歌的特色,擅長賦予四季和萬物以人格,然而,更多的詩則寫出了鐵頭這孩子在新的成長期的所思所想。

所有養育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隨著孩子的成長,會漸漸地沒有那么“聽話”,就像《指鵲為狗》中的鐵頭:“和爸爸一起散步/他忽然停住說/樹上的是不是喜鵲/我頭也不抬地說/亂說什么/這分明是狗/那它為什么喳喳叫/我玩兒著手機搭腔/可能它嗓子難受/爸爸變得沉默了/我也默默地走了。”爸爸沉默了,“我”也默默地走了,結尾是有點兒內疚的,但是還是覺得這樣挺好玩的,不是嗎?大概這就是這個年齡的孩子最真實的心理,雖然覺得不該辜負父母的期望,但是他們總要嘗試反抗,這大概也是成長必經的歷程。所有的孩子們,最終都要“一個人走”,做父母的也唯有逐步放手,恰當引導,去好好協助他們長成為具有獨立思考能力和獨立生活能力的一個人。

我們知道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逐漸脫離父母,獲得獨立人格的一個過程,而鐵頭的詩歌最真實地表現了這一過程中的各種掙扎和思考。孩子們有時候會莫名其妙地發泄,像鐵頭一樣站在夜晚的陽臺上“喊世界”;有時候會抱怨父母,像鐵頭一樣說媽媽能量不穩定,“媽媽是個外星人”,最好能像貓一樣沉默,要不就以沉默的“大鯢”為榜樣;有時候,他們甚為懷疑周圍人的教導,說,媽媽就是個“騙詩者”;問,“我”是否就像“姥爺家的小菜園”中的一棵蔬菜呢?告訴自己,不如做個與世無爭的“隱者”?他們也有很多煩惱,也有感到孤獨和郁悶的時候,像是《下蛋》一詩中“靈感被我不愿意干的事給吞了”。

有時候,他們會自己反省,慢慢在內心建立道德感,就像詩中的鐵頭雖然“必須按照巨人的方式生活/吃的東西要很多/脾氣很暴躁”,但同時又會感到羞愧。不斷長大的他們,時時還要維護自己成長的權利,就算服從教導也不忘小小“抗爭”一下,《一個人在家》里的鐵頭,面對父母給的任務“賬單”,“簽約”的時候寫的是“梁狗蛋”;《重要的事敲三次門》表達了對大人隨意闖進自己房間的不滿。他們不斷地“追著光”成長,為小學畢業獲得的新的“地平線”而自豪。他們既享受父母親情,也享受一個人的“孤單的快樂”。對于成長和獨立的渴望,在這本詩集里俯拾皆是,“爸爸媽媽望著我的背影很傷心/以為我也很傷心/其實我很開心/就像一只狗/終于回到原野那樣。”表達成長的熱望不難,難的是捕捉到生活中的很多細節,把自己的感受融入進去,再去增強這種表達,而這也正是一個孩子的詩難能可貴的地方。例如這首詩《地平線,了解一下》,“我的胳膊上長出了一條地平線/一邊是黑暗/一邊是光明/想問我怎么得到的/我是不會告訴你/因為地平線很難得到/小學畢業/要經歷同學之間的嚎啕大哭/還要去三亞/經歷幾天集體生活/才能有這一道/地平線/在身體上升起來。”看小詩人鐵頭的視角,他這樣去理解身體上的“曬痕”,賦予了平常事物在成長中的非凡意義,成長的感受就這樣得到了增強。

雖然鐵頭現在才13歲,但是也會鄭重地思考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看《刀》這首詩,“假如我是一把刀/不能殺人/不能削水果/也不能宰殺牛羊/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最后/我跳進了水里/變成一塊廢鐵/永遠地沉睡下去。”他從“一把刀”的奇特角度,展開了對人生價值的追問。接下來在《大海十九問》中表達了他小小的心靈充滿的對這個世界的疑惑,最有意思的是這首詩的結尾——“大海,我的話問完了/要殺要剮隨你便/大海說,我只想讓你/在我肚子里游個泳”,在詢問了諸多重要的人生問題,幾乎要仰天長嘆的時候,最后的舉重若輕,特別老練。

雖然說鐵頭的很多詩比較口語化,但語言上依然有靈動和有強烈表現力的地方。《拔發》里,看到媽媽越來越多的白發,打算幫媽媽拔除白發的鐵頭最終“灰下了心”,“灰”字用得特別有畫面感。“灰下了心”這句話也把鐵頭從“下定決心給媽媽拔發”到最終“沒有拔發”的這樣一個心理過程精煉地概括出來。《時刻準備著》一詩里“爸爸命令我砍頭發”,一個“砍”字把頭發們時刻準備著犧牲的心情推到了高峰,“我為我的頭發擔憂/頭發們為我的帥擔憂”,句式上雖然有卞之琳的影子,但是這首詩里的物我交融的情感表達方式,是他詩歌達到的新高度,頗有幾分日本詩人金子美鈴的味道。還有《一本發呆的書》也是這樣,“一本發呆的書/他就在我的書桌上/呆呆地坐在那/看著我的作業/我不知道他在想什么/難道想為我解題/或者想撕了這作業/反正他在發呆/我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我們的鐵頭小詩人或者有意或者無意,令讀者感受到“物”“我”之間的相互觀照,究竟是書在發呆,還是人在發呆呢?

看完這本詩集,想說的太多。從鐵頭的詩歌中,我們不僅看到一個孩子的成長歷程,還能感受到他的家庭的溫暖和生活的盎然有趣。無論是在伙伴間“笑容逐漸放肆”,還是想要挑戰爸爸的權威,都是生活的寫真。他有時會調笑“職業丟杯子的爸爸”,想象“那些杯子/要被他帶出門/顫抖的樣子”;甚至有時讓媽媽喊自己為“爸爸”,簡直讓人忍俊不止。這種種背后我們也看到一個開明和幸福的家庭給孩子的滋養是多么地寶貴。

當然,假如要給一個孩子寫的詩挑毛病的話,一定不會沒有,也不可能每一首都是佳作。但是對于孩子們來說,鼓勵和贊賞比什么都重要。就像鐵頭的詩歌里所寫的那樣,希望“好人說好話”成為每個孩子的“第一耳”。總之,鐵頭,我就喜歡你真實的樣子!

(海外特殊教育教師,FT中文網專欄作家)

2019年3月17日,寫于新加坡

主站蜘蛛池模板: 横峰县| 汉川市| 武清区| 山阳县| 汉寿县| 清远市| 汝阳县| 即墨市| 顺昌县| 息烽县| 财经| 辰溪县| 定日县| 昭觉县| 柏乡县| 公安县| 库伦旗| 安阳县| 玛沁县| 彭阳县| 花莲县| 容城县| 江华| 鞍山市| 香格里拉县| 肃宁县| 镇沅| 叙永县| 越西县| 江北区| 甘南县| 西峡县| 辽阳市| 巴塘县| 定西市| 石棉县| 娱乐| 隆林| 通山县| 额济纳旗| 岢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