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郡軍情匯報就擺在趙王面前。那幫小人面對這棘手的情況,都鴉雀無聲了。
趙王明白李牧是對的,國事當緊,他也顧不上大王的面子,親自來到李牧府中,慰問看望李牧。
李牧似乎早有預料,他對趙王的來訪,絲毫沒有感到意外。他用最熱情最隆重的禮節迎接趙王。
君臣兩人見面,寒暄了幾句,趙王就切入正題。
趙王道:“將軍,代郡的事情,還是要你來辦呀!”
李牧面露難色,懇切道:“大王,人們都說我膽小怯戰,連匈奴人都笑話我。再去代郡,會丟趙國的臉!我趙國人才濟濟,還是請大王另找他人吧。”
趙王道:“這都是那幫子小人作祟,將軍何必與他們一般見識!”見李牧還要推辭,趙王一伸手,止住他,道:“這件事,就交給你,不許拒絕!”
李牧見趙王態度堅決,一反剛才的猶豫不決,道:“大王一定要我去,請允許我,繼續實行原來的策略。”
趙王笑道:“行行行,都隨你。我特意下一道詔令,言明代郡的一切,均由將軍節制。”
就這樣,李牧重新來到代郡,一切都恢復了以前的樣子。
李牧歸來,代軍將士都興高采烈,格外開心。而且李牧對他們更好了,每天都是好酒好肉,又不用他們上戰場與匈奴人廝殺。只要求他們每日里刻苦努力,苦練本領。
他在軍中鼓勵大家競技比賽,舉凡射箭、格斗、騎馬、舞戈、戰陣等等,總之打仗能用得著的技能,都在比賽之列。獲勝者額外有賞賜。
李牧還大量采購武器,更新了趙軍的武器裝備。設計了新的戰斗陣形,讓大家操練純熟。
自從李牧重新執掌代郡以來,匈奴人又回到了以前的狀態,他們一來,代郡就緊閉城門,嚴防死守。匈奴人來了,東西搶不到,面對高高的城墻,也是毫無辦法。只能在城墻下,笑話辱罵李牧是個膽小鬼。
趙軍士兵天天吃好喝好,武藝練得更好,士氣旺盛。在城頭看著匈奴人耀武揚威的樣子,都氣憤不已,紛紛請戰,迫不及待地想上戰場去真刀實槍地與匈奴人打一仗。每天,都有不少士兵將領,來見李牧,請求與匈奴一戰。
李牧都是笑著拒絕,說你們只要好好訓練就行了。
這樣過了一年,當又有將領來請戰的時候,李牧說:“好啊。”
他開始整頓軍隊,根據他的計劃,趙軍選出戰車1300輛,騎兵13000人,重裝步兵50000人,弓箭手10萬人,任命了各自部隊的最高將領。
這支全新的部隊組建完畢,戰術、陣型訓練都是全新的。
這一天,偶爾來代郡的一股匈奴人,突然發現,城外牛羊漫山遍野,很多趙國人在城外沒有來得及躲避。他們很愉快地將這些牛羊和趙人全部擄走。有一股趙軍聞訊趕來,但是被匈奴人殺得抱頭鼠竄。
滿載而歸的匈奴人,回到駐地,詢問被掠劫來的趙人。這些人都說,李牧因為太過于害怕匈奴人,想撤離代郡。還說,愿意為匈奴人引路,只求把他們放回去和妻兒團聚。
這消息越傳越遠,草原上的部族都聽到了。大家約好一起去代郡,準備一舉把代郡搜刮干凈。
幾天時間,各個匈奴部族,在單于的帶領下,幾十萬匈奴騎兵浩浩蕩蕩地直沖代郡而來。
當他們興沖沖地來到代郡城下的時候,突然發現,等待他們的,不是牛羊,而是軍容嚴整的趙軍。
不過,這也沒有什么關系,在他們眼中,離開城池的趙軍士兵,與牛羊也沒有什么區別。匈奴人呼嘯一聲,縱馬沖鋒。
然而,這次迎接他們的,是鋪天蓋地的箭矢。沖過箭陣,面臨著是密密麻麻的長槍林,他們收不住馬,自己撞到搶尖上,這些重裝步兵,排著方陣,緩緩地壓向匈奴騎兵。戰車上的人,也紛紛張弓搭箭,射殺頭領。
弓兵收了弓,手持長矛,也壓了上來。匈奴騎兵各自為戰,不相統領,在趙軍重裝步兵整齊的戰陣、森林一般的長矛前,騎兵的優勢忽然沒有那么大了。
雙方正在相持之際,忽然鼓聲四起,匈奴騎兵的兩翼,趙軍的騎兵包抄上來。這一下,匈奴的陣營就奔潰了。接下來救是血腥的殺戮。
來襲的匈奴騎兵傷亡了十多萬人,李牧乘勝追擊,接連滅了幾個小的匈奴部族,一些大點的部族投降,單于無可奈何,帶領剩下的族人,向草原深處逃去。
這一戰,把匈奴人給殺怕了,殺得傷筋動骨,之后十幾年的時間里,匈奴人再也不敢來趙國邊境。李牧聲名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