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理解未來的7個原則:如何看到不可見,做到不可
- (美)丹尼爾·伯勒斯 約翰·戴維·曼
- 865字
- 2021-05-08 14:25:30
復蘇不會到來
30 歲時,我在蒙大拿州參觀冰川國家公園。這是一個令人稱奇的地方。我拍了許多壯觀的大山照片。多年以后,我鄰居家的兩個孩子跟他們的父親在冰川國家公園進行了露營之旅。當他們回到家里,我問他們是否喜歡那里。
他們聳聳肩。“沒有那么大。”哥哥說。“是啊,”弟弟插話道,“印象不是很深。只是一堆松樹。再也不會去那里了。”他們給我看了和朋友一起拍的快照,照片的背景是陰沉的霧霾,難怪他們印象不深刻。最近的火災煙霧,加上當時多云的天氣,已經完全將山峰掩蓋了。
“等一下。”我說,然后拿出了早前旅行時拍的相片,給他們看那些高聳入云的山峰,問道,“怎么樣?”
“酷!”弟弟說,“這是哪里?”“很棒,”另一個男孩說,“下次我們應該去那里!”
但是,他們已經去過,只是沒有看到大山,因為高山被云霧籠罩。
這就是我們現在面臨的處境。巨大的變化就在我們面前,全球經濟衰退就像一場云霧,讓大多數人無法看到這座名為變化的山峰。
2008 年和 2009 年的經濟衰退之后,人們不斷發問,什么時候經濟才會復蘇,答案已經隱含在問題中。人們真正想知道的是:“什么時候才會回到常態?什么時候才能回到以前的崗位,回到經濟穩定時期?什么時候能夠恢復以往的生活方式?”但這些都不會發生,因為根本不存在“復蘇”。
經濟變遷是周期性的,所有的衰退都是暫時的,情況會好轉。在我寫作本書的時候,經濟已經有所改善。但現實是,復蘇不會到來,過去也不會重現,我們只會涌向一個截然不同的世界。
從主流的觀點來看,很容易認為最大的變化已經發生:互聯網顛覆了我們的世界,改變了一切。但是,這都是事后諸葛亮,不是遠見。互聯網在過去十年間的擴張只是序幕,還沒有進入故事正文。這不是變革,只是為了即將來臨的變革奠定基礎,而未來的變革必將來勢洶洶。
我們正處于技術驅動型變革時代的黎明,所以我們經歷的這二十五年間的變化是平淡、溫和而緩慢的。但我們已經越過門檻進入了變革的時代。這是第三個遠見力觸發器的背景:對根本性變革的預期。
在過去,變化很重要。現在,它已經不再足以改變現狀。事實上,我告訴我的客戶,改變注定要失敗,我們需要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