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自己,和誰結婚都一樣
- (德)愛娃-瑪麗亞·楚爾霍斯特
- 842字
- 2021-05-11 11:00:52
自以為是,強加于人
在克利斯蒂娜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連串與過去生活相關的糾葛,能夠同時投射到眼前的伴侶關系中。從圍繞在她周圍的人們身上,她首先發現的是,他們亟待她的幫助,而對自己情感上的缺失及需求,她卻從來不曾表達過。只有在特殊情況下,她的眼淚才體現出她內在的空虛、無助和脆弱。經典心理學稱這樣的一種機械模式為“投射”。
“投射”這個詞來自拉丁語中的“proicere”,意思是“扔掉”。投射意味著我們將自己身上的某些特點,放置到另一個人身上,我們將自我的價值判斷和自己的歷史強加給其他人。
然后我們會說:其他人需要我們的幫助和關照,他們都是弱者。通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就將自己從來不曾得到滿足的對關愛和幫助的需求,以及自己內心的脆弱投射到了他人身上。或者我們會說:其他人什么都不管,只關心自己,從不關心別人,總是當別人需要他時就不見了蹤影。這樣一來,我們就將自身缺乏的自我關照、無力安排自己生活的狀態、在無助中的退縮以及分裂的生存狀態紛紛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
我們為什么會有如此瘋狂的行為?我們怎能在毫無意識的情況下就采取行動?答案仍然是一樣的:我們背負的冰山,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來使過去的愿望得到滿足。從前,我們作為兒童無力實現自己的期待,只能被迫接受現實中的一切,然后將它們自動地納入了家庭系統。有時這些往日的經驗使我們感到無比痛苦,于是便被壓抑到了潛意識層面。
冰山準確細致地將所有這一切儲存起來,隨后不斷以我們最能接受的方式,在對我們來說最佳的時刻,一再送回到我們的生活中來,并為我們改造利用。如果我們還不能接受自身的真實狀況,不能應對面臨的問題,就需要將自己的傷痛投射到另一個人身上。我們通常會把與自身傷痛相對應的責難投向對方,將過失推給對方。現在一旦我們理解了這種將自己的傷痛“強加”給別人的行為,我們就能用全新的、研究性的心態和感同身受的心情,來對待那個一直被我們責難、拒絕、敬畏并批判的人。如果我們能開始從臆想中對方的拒絕里觀察自己,就能再次看到我們以前看不到的自我——治療正是由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