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反直覺投資
- (美)邁克爾·J.莫布森
- 767字
- 2021-05-11 10:56:05
第8章 斑馬為什么不得潰瘍
投資者的壓力管理與次優化組合
現實不止一次地告訴我們,當今世界日漸復雜,瞬息萬變,人類必將無所適從,他們的應變能力也正在日漸枯萎。
——艾倫·格林斯潘(Alan Greenspan)
對于斑馬來說,哪些因素最有可能給它們帶來壓力呢?毫無疑問,自然環境的殘酷是斑馬最擔心的:一只獅子剛才一直在追捕你,但你成功地逃脫了,不過那只獅子絕對不會放過你,它還在四處尋找你,因為它的腦海里還縈繞著一頓豐盛的午餐。生物進化論告訴我們,和包括人類在內的大多數動物一樣,斑馬能對這種緊急事態做出非常有效的反應。
我們不妨再來勾勒一下那些在生活中能給我們帶來壓力的諸多要素。其中的很多因素也許和斑馬有所不同。我們會發現,在這些讓我們感受到壓力的要素中,有相當一部分并非是有形的,而是心理上的,比如說即將到期的任務、你在上周新加入投資組合的股票業績如何以及人際關系等。在很大程度上,我們面對的是來自心理和社會的壓力。
在《斑馬為什么不得潰瘍》(Why Zebras don't get ulcers)這本頗具啟發性的書中,著名的大腦研究和壓力專家羅伯特·薩波斯基(Robert M. Sapolsky)為我們闡述了一個至關重要的論點:為了應對可以看得見的短期威脅,人體可以在心理上做出恰當的反應。這些威脅包括我們在生存中經常面對的所有威脅。但問題的關鍵卻在于,我們所體驗到的心理壓力能觸發同樣的心理反應。盡管壓力的來源是多種多樣的,但我們所做出的反應卻是相同的。周期性的心理壓力可能會導致人體失衡,進而誘發某些嚴重的健康和器質性問題。
在對外界壓力做出反應的時候,我們會采取哪些措施呢?薩波斯基指出,我們所做出的反應“大多目光短淺,于事無補,而且是小事精明,大事糊涂,結果是因小失大”。我們動用大量的精力,不過是為了應對迫在眉睫的威脅。這種對壓力做出的反應在處理緊急危機時或許有效,但是,如果我們每天都要面對這樣的危機,其代價也就可想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