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中文測試:語言理論與測量研究
- 李曼麗
- 943字
- 2021-04-30 17:00:33
卷首語
第一部分 清華中文測試研發的前期準備:了解語言測試的對象
第一部分包括兩章。第一章,清華中文測試研發團隊試圖了解語言測試對象的特征以及需求,力圖使測試體系的設計能夠更好地滿足測試對象的訴求。清華中文測試是由清華大學未來教育與評價研究院中文國際教育研究所研制開發的、面向中文作為第二語言學習者(以下簡稱“L2學習者”)的中文水平測試。測試要求L2學習者展現他們使用中文進行交流的能力,特別側重于在學術環境中有效使用中文的能力,并根據他們的表現給予特定的分數。在清華中文測試研發的前期工作中,研發團隊針對高水平L2學習者對中文測試的需求進行了調查,并分析了現有中文測試的理論模型、目標對象、考試構成及考試的信度、效度。本書第一章是清華中文測試研發前期準備工作的呈現。
論文集的開篇《高水平第二語言學習者中文測試需求分析》針對來華留學生人數逐年增長和以接受學歷教育為目的的留學生比例不斷提高這一現狀,從“現有的中文測試是否能滿足L2學習者?”“在通過考試并取得相應的等級證書后,L2學習者是否達到了與等級相匹配的語言水平?”“L2學習者的中文學習難點何在?”等問題出發,采用問卷調查方法考察了高水平L2學習者的學習情況,為語言測試研究和開發提供了翔實的參考數據。研究發現:對于高水平學習者而言,現有的中文考試難度不夠高,難以滿足其進一步學習的需求;大多數被試在通過考試后,依然在學術論文寫作上存在困難;高水平L2學習者更傾向于直接型口語面試和傳統的紙筆測試;對于高水平的L2學習者來說,以往專家可能高估了漢字學習的難度,換句話講,漢字學習要求對于高水平留學生來說有些低。此外,相較于書寫漢字,更多留學生喜歡用計算機打漢字。
第二章,主要探討華裔學習者作為一個較為特殊的被測群體,在漢語水平考試中呈現出什么樣的特征,旨在為清華中文測試的構想效度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華裔漢語學習者HSK(初中等)構想效度檢驗》對目前使用較為廣泛的HSK(初中等)進行了研究,使用內部結構效度來考察構想效度。研究發現華裔群體的整體漢語水平明顯高于被試全體和非華裔群體,導致HSK(初中等)用于華裔被試時效度不高。在聽力、語法、閱讀和綜合4種分測試中,聽力理解分測試最適合測量華裔的漢語水平,閱讀分測試次之,而語法和綜合分測試則不太適合華裔被試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