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幸福36計:成語典故中的心理學
- 韋志中
- 1855字
- 2021-09-10 17:32:32
一家之計:家庭規劃
成語釋義
一家之計,原意是一夫一妻的家庭。
本計策用“一家之計”,是指對家庭生活進行規劃。
成語故事
一家之計,出自元·關漢卿《竇娥冤》第二折:“人命關天地,別人怎生替得?壽數非于今世,相守三朝五夕,說甚一家一計。”
關漢卿簡介
關漢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 “漢卿”是字,號已齋(一齋、已齋叟),漢族,解州(今山西省運城)人,另有籍貫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國市)等說。元雜劇奠基人,“元曲四大家”之首,與白樸、馬致遠、鄭光祖并稱為“元曲四大家”。
關漢卿的雜劇成就最大,今知有67部,現存18部,個別作品是否為他所作,無定論,最著名的是《竇娥冤》。關漢卿也寫了不少歷史劇,如《單刀會》《單鞭奪槊》《西蜀夢》等;散曲今存小令四十多首、套數十多首。關漢卿塑造的“我是個蒸不爛、煮不熟、捶不匾、炒不爆、響珰珰一粒銅豌豆”(《一枝花·不伏老》)的形象也廣為人稱,被譽為“曲圣”。
心理分析
在現代,人們的婚姻更多的是找一個相伴終生的伴侶。無論富貴貧窮,無論健康疾病,無論人生的順境逆境,在對方最需要的時候,都能不離不棄直到永遠。
愛情是美好的,每個人都渴望婚姻誓詞中的相攜到老。但在家庭的長久發展中,愛情并不是萬能的,它還需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所組成的物質基礎。當然除了物質,還需要精神追求?,F在的家庭矛盾,更多是由于夫妻雙方生活方式、精神追求和價值觀念的不一致造成的。
在《增廣賢文》中有這樣一句話:“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边@就是說,一年中最關鍵的時間是春天,一天中最關鍵的時間是在黎明;一個家庭最寶貴的東西是和睦,一個人要成功最重要的東西是勤奮。要想留住家庭中最寶貴的東西——和,我們既要在平時和睦相處,也要學會規劃,為長久的和睦做好打算。
為什么家庭需要規劃呢?從認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任何行為的產生和改變,都是在一定的心理機制作用下實現的,人們的一些心理需求會對行為產生導向作用。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一個實際有效的規劃,能夠使人堅定清楚地明白自己的心理需求,并且能使人在實施規劃的過程中,有方向做參考,不至于半途而廢。
家庭規劃是夫妻雙方共同參與制訂的,雙方都認同的,這樣可以減少由于原生家庭所帶來的沖突。通過此規劃,家庭生活有了一定的秩序,夫妻生活也會趨于一致,矛盾就會相應減少。
現在很多夫妻在準備要小孩前,都進行了詳細規劃,如規劃調整身體的方案,以及懷孕的最佳時期。這樣不僅可以使孩子受益,也能避免孕婦遭受太大的妊娠反應。另外,關于孩子的撫養費用問題,以及孩子出生以后需要怎么喂養、怎么教育,這些都是需要經過深思熟慮的。
所以,一個家庭正常有序的發展是離不開計劃的,不論從夫妻關系維護的角度來說,還是從子女的生養、教育角度來說,規劃都是必需的。那我們在進行規劃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哪些呢?
第一,做到統籌兼顧。在規劃的過程中,要根據家庭的實際狀況以及家庭發展需求方面進行統籌,達到促進家庭關系和個人成長的需求。
第二,堅持以人為本。把家庭成員的需求滿足、自我實現和生活質量提升到作為一切家庭計劃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第三,堅持實事求是,綜合考慮家庭、社會、工作的各項因素,在適度、合理資源的基礎上,提高家庭計劃的可行性和持續性。
幸福之計
家庭規劃的目的是以家庭幸福建設為主題的,旨在滿足個人需求和自我實現的基礎上,營造幸福和諧的家庭氛圍,增強家庭的凝聚力,提高家庭生活質量,創建出和諧、溫馨、美好的幸福家庭。
做家庭規劃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關愛型家庭
尊老愛幼、互愛互助,通過家庭活動、溝通關愛、科學育兒、共處陪伴等。密切關注自己以及配偶、子女、老人的生活狀況,提升全體家庭成員的滿足感、幸福感。
2.健康型家庭
通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習慣,促進家庭成員的身體健康。例如,組織家庭體育鍛煉以及各種戶外運動等。
3.理財型家庭
發揮家庭成員的聰明才智,化知識為力量,通過投資等手段,加快家庭財富的積累,提升家庭應對各類風險的能力。
4.學習型家庭
加強學習,營造有利于學習、鼓勵學習、習慣于學習、幫助學習交流的良好氛圍。學習的內容可以是時政新聞、歷史地理、人文科學、音樂美術等。
5.社會型家庭
鼓勵家庭成員參加各類社會活動,主動融入社會,創建靈活的社交網絡,提高家庭成員的社會生活能力。
6.休閑型家庭
豐富家庭的生活體驗和生活感受,拓展生命的廣度和深度。例如,家庭體育競賽活動、家庭旅游等。
注意事項
家庭規劃是需要一步步完善的,切忌生活規劃的主題太多以至于規劃混亂,不利于家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