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章 8.地球上的甩棍

經過一個多小時的搶救,吳從剛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永遠的離開了他心愛的妻子和女兒。

醫生說吳從剛已經走了的時候,鄭林海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木然的站在那里,仿佛全身的神經都已經麻痹。

醫生遞給了鄭林海一個小塑料瓶子,是從老吳身上找到的,里面裝著一些白色的藥片。

醫生還告訴鄭林海,那個藥瓶子里裝的是以利他林,一種通過刺激大腦,讓人精神振奮的藥物,吳從剛這段時間就是在吃這種藥來讓自己面臨崩潰的身體強行工作。

鄭林海自然明白,老吳拼了命也要完成工作,原因無非就是為了讓妻子和女兒能繼續活下去,目的雖然帶著自私,卻依然偉大,因為他同時也是在為拯救人類努力。

鄭林海的心里沒有怪其他人,唯一責怪的就是他自己。自己為什么非要帶老吳來基地,難道找別人就不能完成工作?

和老吳一起在生物實驗室工作的一個軍方的專家把老吳的筆記本交給了鄭林海,老吳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用最后的力氣在這個本子上寫的,是古菌蛋白在RD機器人的中樞合成蛋白里應該占有比重的范圍。

有了這個數據,接下來的工作即使交給一個還在學生物的大學生也能完成。

得到消息的范鵬趕了過來,看到鄭林海正抱著頭坐在椅子上,他拍了拍鄭林海的肩膀,告訴鄭林海另外一個壞消息:昨天夜里,中國宇航的奠基人葉老也走了,同樣是心力衰竭而去。

一天之內,失去了兩個為了人類命運奮斗一生的學者專家,鄭林海也不知道這是不是人類不幸的開始。

但是吳從剛和葉老離開這個世界之前,都做完了他們能做到的事,這或許又是人類的幸運。

偉大的不只是為國獻身的軍人,還有那些像吳從剛和葉老一樣的人,他們死的時候或許沒有那么轟轟烈烈,但同樣值得活著的人尊敬。

范鵬決定,葉老和吳從剛的葬禮都按軍人的標準進行,追悼會就在基地內部秘密進行。

當晚,何玥給鄭林海打了電話過來,兩人談了一個多小時,得到了愛人安慰的鄭林海振奮起了精神,以迎接后面的工作。

在得到小行星將在十二個月后經過地球的消息之后,召開了第二次磁力塔計劃全球代表網上大會。

參與計劃的各國的報告了各自的資源籌備進展,除了非洲國家的進度較慢之外,其他國家都盡了全力在籌備。

會議還將地球磁力塔的具體建造方案納入了議程。

此前,各國一致傾向于采用建造火箭發射塔的方式來建造地球磁力發射塔,即用輔助架構的模式把磁力發射塔一層一層的外上加。

但是,中國代表何玥提出了新的方案,她向各國代表演播放了一段3D動畫,演示了磁力發射塔的建立過程。

在這段動畫中,先是建造一個直徑十公里,高度一公里的圓盤作為基座,然后將磁力塔的底部,長度六千米的圓柱形地磁轉換設備樹立在這個圓盤基座上。

樹立好磁力塔的地磁轉換部分后,縮在里面的功率放大設備像甩棍一樣從里面向上伸出,這部分的長度是一千五百米。

縮在功率放大設備里面的磁力發射設備最后從里面向上伸出,這部分的長度是三百米。

在最上端是磁力塔的頭部,三角形形狀,三個角上各有一個圓柱型的磁力發射器,工作的時候這個三角形如風扇扇葉般轉動著。

就這樣,磁力發射塔像一根超長的甩棍一樣樹立在了地球上。

美國代表提出了疑問,這樣的建造方式的確解決了類似火箭輔助架構方式的很多困難,地球的南極和赤道也有足夠的地表厚度來支撐整個發射塔和基座,但是在北極磁點的磁力塔怎么辦?

南極磁點與地理上的南極極點相隔不遠,同樣是在南極大陸上,移動緩慢,每年移動不過幾公里。

但是地磁北極的移動速度較快,目前是在加拿大境內,每天都在以數十米的速度朝俄羅斯移動。按照何玥給出的方案,等整個工程完成之后,地磁北極已經離開了上百米的距離,三個月后就離開了磁力塔的磁力聚焦范圍。

何玥給出了她和俄羅斯專家一起研究制定的方案,就是提前在俄羅斯境內的西伯利亞建立磁力塔,然后在地磁北極點移動的線路上建立上百個小型地磁收集轉換站,將聚焦的地磁能量通過加拿大和俄羅斯的現有管道送到俄羅斯。

以目前人類的技術來說,這樣的方式能保證地磁北極點的磁力發射塔有效工作上百年,這也達到了地球磁力塔能修正月球軌道至少一百年的最低要求。

一百年后,人類將采取改變月球核心的方式來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何玥的方案得到了所有代表的認可,同時也給出了新的磁力塔設計模式,原先的磁力塔設計方案是采用堆積木的方式一層一層的疊加起來,現在的甩棍式結構既方便運送,也大大縮短了工程時間。

磁力塔計劃第二次全球代表大會給人類帶來了更大的希望,中美俄三國開始了地球磁力塔的制造工作,中國負責制造其中一個建立在赤道乞力馬扎羅雪山的磁力塔。

美國的航天飛機在佛羅里達的約翰遜宇航中心發射了,這次的任務是在太空中安置一顆“水雷”,這枚帶有氫彈的小型空間站離地球一百萬公里,位于那顆朝地球飛來的小行星的運行軌道上。

一個月后,當那顆小行星來到這顆“水雷”附近時,被炸成了碎片。

地球上的人們得到看到了新聞報道后,共同歡呼起來。而在太空部隊基地內的人,心里也是長出了一口氣。

鄭林海從失去同伴的陰霾中走出來后,繼續全身心的投入到RD-I型生物智能機器人的后期測試工作中去,已經能克服各種月球極端環境帶來困難的RD-I們現在已經升級成為RD-II型,可以投入批量生產了。

RD-I的問世源自鄭林海的天才構思和吳從剛的實踐能力,二者缺一不可,他們二人都是《星球大戰》的影迷,故給這種機器人起名RD,RD-I的雛形也是模仿了電影里的機器人R2D2的外型。

鄭林海決定把RD-I型機器人的專利注冊給吳從剛,那樣他的遺孀就能終生受益。而RD-II 型機器人則按照之前的承諾,無償提供給軍方。

但是范鵬沒有同意,他表示RD-II型機器人的專利仍然是鄭林海的,軍方會支付專利使用費給他的公司。

他和范鵬商量了下,決定回市里去把這注冊專利的事情辦了,另外他還想回家去看看,離開的這段日子,都是他的父母在幫他看著家。

第二天一早,鄭林海回了市里,讓秘書童曉菲帶著準備好的材料,和去知識產權局遞交了專利注冊的所有資料,由于他有太空部隊基地開的證明,當天就得到了證書。

然后,鄭林海去了吳從剛的墓地,給老搭檔獻了花。老吳的妻子和鄭林海一起來的,她拒絕了鄭林海給她的一千萬元現金支票,說老吳留下的錢足夠她和孩子過了。

鄭林海沒有再勉強她,RD-I型的專利權已經是老吳的了,老吳在公司的股份也全部轉給了她,能保證她和孩子今后過上很舒服的日子。

之前鄭林海已經給公司員工放了假,現在公司里每天只有秘書童曉菲和會計部的人過來上班,鄭林海讓一直跟著他的童秘書回公司后和會計一起,把今年剩下幾個月的工資都先打到員工的賬戶上,都先不用來公司上班,在家等他后面的通知。

鄭林海回到了自己的家,和父母一起吃了晚飯。他父母都是退休教師,老兩口一生善意對人,就希望兒子能平安,也沒想到他能有現在的成就。

鄭林海和父母大致說了下目前的形勢,現在網上已經有謠言出現了,以后的社會怕是會有騷亂。

何玥的父親已經去世好幾年了,還有個母親獨自在家,是個退休的工廠技術員,鄭林海和父母商量過,決定把何玥的母親也接過來和他們一起住。

門鈴響了,那個鄰居于老板笑呵呵的來找鄭林海,非常熱情的來請鄭林海去他家坐坐。

主站蜘蛛池模板: 纳雍县| 诸城市| 金平| 闸北区| 宁乡县| 松桃| 永丰县| 花莲市| 乐山市| 郯城县| 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 盐源县| 锡林郭勒盟| 黔江区| 滦平县| 淮阳县| 百色市| 渝北区| 志丹县| 桦川县| 双辽市| 韶山市| 罗平县| 中超| 霍州市| 沈阳市| 平顶山市| 云梦县| 威海市| 武强县| 闽侯县| 福州市| 陈巴尔虎旗| 绵竹市| 来凤县| 高平市| 华蓥市| 外汇| 银川市| 邵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