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林海隨后便開始了緊張的工作,首先進行的是RD-I的微重力環境測試,機器人在模擬出的月球重力環境下工作正常,由于它們有學習能力和自我思維能力,所以不用人來不停的給它們下指令。
一個月后,RD-I們用一個晚上的時間就能完成在月球表面打地基然后建造好樓房的工作,一切都順利的進行著。
有了這些機器人,以前估計要一個月才能完成的月球磁力塔工程,現在只需要最多三天即可完成,當然前提是月球表面穩定。
在鄭林海的提議下,范鵬把鄭林海團隊人員的家屬接到了基地,讓他們見了次面,吳從剛的妻子帶著女兒來的,女兒上小學一年級了,摟著爸爸的脖子不肯放手。
看著他們家庭團聚的歡快場面,鄭林海也給何玥打了個電話,告訴了她自己這邊的情況。
“我早知道你能行,從我第一次看到你就知道。”何玥說。
鄭林海再次叮囑何玥注意身體,別累壞了,又聊了一陣才不舍的掛了電話。
鄭林海來到范鵬身邊,說:“對了,范哥,你家里的情況還一直沒和我們提過,方便說嗎?”
范鵬:“我愛人,你嫂子也是軍人,現在南海艦隊,我們兩口子一年也就見上幾次面。孩子已經大學畢業了,在地方工作。”
鄭林海笑著說:“看不出,我還以為范哥的孩子還在上小學。”
范鵬:“我今年都四十多了,不知道的跟你一樣,以為我還是個三十出頭的人。”
范鵬出自海軍,以前是海軍的一名優秀的試飛員,
第二天,家屬們離開基地的時候,鄭林海看到了吳從剛濕潤的眼睛。
接下來要進行的是極端溫度環境測試,月球表面的溫差很大,白天最高氣溫120攝氏度,而晚上的最低氣溫零下170攝氏度,有將近300攝氏度的溫差。
基地內的溫度環境實驗室內,RD-I們在120度的高溫和零下170度的低溫環境下,工作也是正常的。
但是鄭林海和吳從剛并沒有因此而滿意,他們都想到了現在月球的不穩定性,如果發生強烈的月震,月核的熔巖噴出,月球表面的溫度可能會達到300度以上的高溫。
更壞的情況是,如果掉入月球深處,RD-I們將被1500度以上的熔巖包圍。
在實驗室內1500度高溫下,RD-I雖然沒有被融化,但是停止了工作。原因是防高溫材料保護著的合成生物蛋白中樞產生了自我保護意識,把自己凍結了。
有人認為這種極端高溫的情況可以不用考慮,而且月球磁力塔工程一定是利用月球的穩定期來進行的,當年的美國宇航員就是利用了月球的漫長白日成功的完成了登月。
鄭林海和吳從剛并不這么看,他們都認為必須要把可能發生的最壞情況考慮進去。
連續試驗了好幾天,鄭林海他們還是無法讓RD-I在1500度的高溫下正常工作,看著眼睛里已經滿是血絲的吳從剛,鄭林海強令他去睡個覺。
范鵬雖然心里和鄭林海的想法一樣,也認為應該把最壞情況考慮到,還是勸鄭林海不如先進行下一項試驗。
“不行,這一步是關鍵中的關鍵,如何應對太陽風暴和小隕石的撞擊,它們都有辦法,但是如果不能在高溫下工作,就算它們能在穩定的月球上建一座金字塔起來也沒有用。”鄭林海說道。
范鵬不會去做外行指導內行的事情,也不再勸。
又過了半個多月,問題還是沒有解決。
這天的晚間新聞播報了一條消息:美國國家太空總署已經證實,一顆太陽系外飛來的小行星將在十二個月后掠過地球,離地球的距離預計超過30萬公里,不會對地球造成任何影響。
這個消息讓太空基地的所有人心中都是一震,相信地球上所有參加磁力塔計劃的人也和他們一樣。
30萬公里這個距離剛好在月球與地球之間,小行星即使沒有直接撞上月球,只是和月球擦肩而過,行星之間引力也勢必會引起月球內部的強烈反應。
已經得了重癥的月球能抵擋住這次突然襲擊嗎?
雖然現在離現在還有十二個月,但在這一年的時間里,人類又能做什么?
范鵬已經得到了緊急通知前往太空部隊軍部了,叫他過去的具體原因還不知道。
吳從剛回到了宿舍,睡著了之后做了個夢,夢里他看到太陽突然變大,地球被火海包圍,,烈焰焚燒過的大地上只剩下一些漆黑的巖石,大地上看不到任何生命的跡象,只有那些巖石上還有些亮點在偶爾閃動著。
吳從剛猛的醒了過來,他努力的回憶著夢里那些巖石上的亮點是不是在什么地方見過。
現在是凌晨一點多,他才睡了不到兩個小時,他沖了杯咖啡,點了根煙,然后打開了桌子上的筆記本電腦,在瀏覽器搜索欄里輸入了“太陽的壽命,地球生物”,然后開始搜索,看到了顯示出來的搜索結果后,心中豁然開朗。
這時咖啡稍微涼了些,他大口喝了下去后,沖到了鄭林海的宿舍外面,瘋狂的敲起了門。
被急促的敲門聲叫醒的鄭林海起床打開了門,看到了吳從剛的深度眼鏡后投來的是驚喜的目光。
“古菌!古菌!”吳從剛沖鄭林海喊道。
“什么古軍?”鄭林海一頭霧水的說道:“你倒是說明白些。”
吳從剛看到鄭林海桌子上的筆記本電腦也是開著的,馬上跑了過去,在瀏覽器的搜索欄輸入了“火山口的細菌”,然后按下了回車鍵,并點開了其中一個搜索出來的鏈接。
鄭林海看到了那個網頁上的內容,心中頓時明白了七八成,說道:“你是說耐高溫的古代細菌,在火山口的高溫下都能存活的古菌?”
“沒錯!我們把古菌的蛋白分離出來,加到RD的中樞合成蛋白里去,火山口的溫度超過兩千度,這樣RD的中樞蛋白就不會認為兩千度以下的溫度是個致命的威脅,就能解決它自我保護而凍結的問題了!”吳從剛激動的說道。
“老吳,我這輩子能遇到你真是幸運,是上輩子修的福。”鄭林海說。
鄭林海把需要提取古菌蛋白的要求告訴了劉波,劉波馬上開始著手準備了。
很快鄭林海就得知海軍部隊可以幫助他們完成這個工作,吳從剛決定親自隨海軍部隊去完成這個工作。
三天后,吳從剛帶著海軍潛艇在海底火山口附近收集到的古菌回到了基地,馬上在基地內的生物實驗室內忙了起來。
看著吳從剛又是幾天沒好好睡覺的樣子,鄭林海知道勸他休息也沒用,尤其是現在大家都心急如焚的時候。
這時范鵬回到了基地,告訴了鄭林海關于那個向地球分來的小行星的應對方案:美國已經制定了摧毀小行星的計劃,在太空中用核彈把它炸掉。
鄭林海和范鵬正談著,忽然聽到生物實驗室內一陣驚呼,急忙從門上的窗戶看去,發現吳從剛倒在了地上。
身穿白色連體工作服的吳從剛被送到了急救室,軍醫檢查后的結論是他操勞過度引起短暫休克,要馬上休息。
掛著吊針的吳從剛醒來后還是想著工作,口中念叨的是:“快了,就快了。”
范鵬告訴躺在病床上的老吳,軍部已經準備再派幾個生物專家來協助他的工作,讓他先好好休息。
“古菌,別人搞不懂...”老吳吃力的說。
“先別說這些,什么都等你好了再說。”鄭林海心里隱隱刺痛起來。
看著老吳閉眼睡著了,鄭林海才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然而第二天早上他再去病房的時候,卻發現老吳不在病床上,心里不由一緊,護士說老吳早上起床離開了,精神還不錯,應該是恢復了。
鄭林海急忙來到生物實驗室外面,看到老吳果然在里面工作著,樣子也確實還好。
軍部派來的微生物專家也到了,有他們的協助,老吳的工作進度快了起來,他們成功的將古菌的生物蛋白分離出來,開始與RD的中樞合成蛋白進行合并試驗了。
終于等到吳從剛從實驗室出來后,鄭林海急忙問他的身體情況。
“沒事了,你看,現在去踢球都行。”老吳笑著抬了下腿。
三天后,經過了上百次努力,從古菌分離出來的蛋白已經不再和RD的中樞合成蛋白有排斥反應,最困難的問題已經解決,接下來就是古菌蛋白的比重問題了。
看到實驗室里的人高興的樣子,外面的鄭林海知道老吳又成功了。
吳從剛坐下后,用筆在筆記本上寫了些什么,然后摘下眼鏡揉了揉眼睛,趴在了桌子上,不動了。
周圍的人很快發現吳從剛的不對,立刻把他送進了急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