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新三板掛牌的準備工作

第一節 申請掛牌新三板的條件

1.依法設立且存續滿兩年

一、依法設立,是指公司依據《公司法》等法律、法規及規章的規定向公司登記機關申請登記,并已取得《企業法人營業執照》。

1.公司設立的主體、程序合法、合規。

(1)國有企業需提供相應的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或國務院、地方政府授權的其他部門、機構關于國有股權設置的批復文件。

(2)外商投資企業須提供商務主管部門出具的設立批復文件。

(3)《公司法》修改(2006年1月1日)前設立的股份公司,須取得國務院授權部門或者省級人民政府的批準文件。

實踐中擬掛牌轉讓企業歷史沿革中曾有國有企業或者國有創投公司投資退出的情形,需要特別關注其投資、退出時是否履行了國有股權投資、退出的法律程序。例如,以下關注點是否存在:

①投資時,是否經有權部門履行了決策程序,是否對擬投資的公司進行過評估、備案,是否需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準。

②增資擴股時,是否同比例增資,如未同比例增資,是否履行評估、備案手續。

③國有股退出時是否履行了評估、備案,是否在產權交易所進行了交易,是否需要國有資產監督管理部門批準。

如果該擬掛牌股份公司存在以上部分情形,則需要盡早聘請相關中介機構對其進行梳理,協助其補充完善相關法定手續,以免在其設立的歷史沿革問題上浪費時間。

2.公司股東的出資合法、合規,出資方式及比例應符合《公司法》相關規定。

(1)以實物、知識產權、土地使用權等非貨幣財產出資的,應當評估作價,核實財產,明確權屬,將財產權轉移手續辦理完畢。

(2)以國有資產出資的,應遵守有關國有資產評估的規定。

(3)公司注冊資本繳足,不存在出資不實情形。

實踐中擬掛牌轉讓的企業為高新技術企業的,多存在股東以無形資產評估出資的情況,中介機構需要特別關注以下幾個問題:

①無形資產是否屬于職務成果或職務發明

如果屬于股東在公司任職的時候形成的,無論是否以專利技術或者非專利技術出資,股東都有可能涉嫌利用公司提供物質或者其他條件完成的該等職務成果(職務發明),該等專利技術或者非專利技術應當屬于職務成果(職務發明),應當歸屬于公司。

因為職務成果或者職務發明已經評估、驗資并過戶至公司,此種情況下,一般的做法是通過減資程序規范,財務上將已經減掉的無形資產做專項處理,并將通過減資置換出來的無形資產無償贈送給公司使用,但是此種情況下,該等無形資產研發費用不能計提。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地方工商登記部門允許企業通過現金替換無形資產出資處理無形資產出資不規范問題。但是大部分工商登記部門因為沒有法律相關規定的原因,拒絕公司通過現金置換無形資產出資的方案。減資是公司法允許的方案,工商登記部門容易接受,但是不能進行專項減資,即專項減掉無形資產,但是會計師可以在減資的驗資報告進行專項說明公司本次減資的標的是無形資產。

②無形資產出資是否與主營業務相關

有些企業為了申報高新技術企業,創始股東與大專院校合作,購買與公司主營業務無關的無形資產通過評估出資至公司,或者股東自己擁有的專利技術或者非專利技術后來因為種種原因,雖然評估出資至公司,但是公司后來由于主營業務發生變化或者其他原因,公司從來沒有使用過該等無形資產,則該等行為涉嫌出資不實,需要通過減資程序予以規范。

③無形資產出資是否已經到位

有些企業股東以無形資產出資至公司,但是后續并未辦理資產過戶手續,該等情形一般可根據中介機構的意見在股改前整改規范即可。

有些公司在創業初期存在找中介公司進行代驗資的情形,也有一些從事特殊行業的公司,相關法律規定注冊資本達到一定的標準才可以從事某些行業或者可以參與某些項目的招投標而找中介公司進行代驗資的情形。該等情形涉嫌虛假出資,大部分企業在處理該等問題時,將驗資進來的現金很快轉給中介公司提供的關聯公司,而擬掛牌公司在財務報表上以應收賬款長期掛賬處理。該等情況的解決方案,一般是公司股東找到相關代驗資的中介,由股東將曾經代驗資的款項歸還給該中介,并要求中介機構將公司目前掛的應收賬款收回。如果擬掛牌公司已經將代驗資進來的注冊資本通過虛構合同的方式支付出去,或者做壞賬消掉,則構成虛假出資。在該等情形下,中介機構需要慎重處理,本著解決問題,規范公司歷史上存在的法律瑕疵,在公司沒有造成損害社會及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公司應當根據中介機構給出的意見進行補足,具體應當以審計師給出的意見做財務處理。

二、存續兩年,是指存續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1999修訂),會計年度自公歷1月1日起至12月31日止。因此兩個完整的會計年度實際上指的是兩個完整的年度。

有限責任公司按原賬面凈資產值折股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的,存續時間可以從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之日起計算。整體變更不應改變歷史成本計價原則,不應根據資產評估結果進行賬務調整,應以改制基準日經審計的凈資產額為依據折合為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申報財務報表最近一期截止日不得早于改制基準日。

根據《公司法》第九十五條“有限責任公司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時,折合的實收股本總額不得高于公司凈資產額”。公司股改時一般都是以公司凈資產進行折股,需要注意的是公司股改時,股東出資已經全部繳納,即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是一致的。因此,公司經審計師審計后的凈資產不能低于公司的實收資本,換一種說法就是公司可以虧損,但是不能虧損到審計后的凈資產低于實收資本(注冊資本),如果審計后的凈資產低于實收資本,那只有一種方式就是進行減資,將實收資本減少到低于公司的凈資產,當然此種情況減少的注冊資本實際是虧損的部分。此種情況可以解決公司股改的問題,但是帶來了另外一個問題,公司是否具有持續盈利能力,如果企業是因為過去虧損造成的,但是報告期持續盈利,能夠解釋清楚的,此問題不會對公司掛牌造成實質性障礙。

關于公司應當如何按照凈資產折股,除了公司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相關法規并沒有對凈資產折股比例做出規定,一般情況下,折股比例不能低于1∶1,即1元凈資產折1股。但是大多數情況下,出于謹慎的財務處理企業會留一部分凈資產進入資本公積,即一般情況下都是按照1元以上的凈資產折1股的方式折股的。

2.業務明確,具有持續經營能力

一、業務明確,是指公司能夠明確、具體地闡述其經營的業務、產品或服務、用途及其商業模式等信息。

二、公司可同時經營一種或多種業務,每種業務應具有相應的關鍵資源要素,該要素組成應具有投入、處理和產出能力,能夠與商業合同、收入或成本費用等相匹配。

1.公司業務如需主管部門審批,應取得相應的資質、許可或特許經營權等。

2.公司業務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和規章的規定,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以及環保、質量、安全等要求。

三、持續經營能力,是指公司基于報告期內的生產經營狀況,在可預見的將來,按照既定目標持續經營下去的能力。

1.公司業務在報告期內應有持續的營運記錄,不應僅存在偶發性交易或事項。營運記錄包括現金流量、營業收入、交易客戶、研發費用支出等。

2.公司應按照《企業會計準則》的規定編制并披露報告期內的財務報表,公司不存在《中國注冊會計師審計準則第1324號——持續經營》中列舉的影響其持續經營能力的相關事項,并由具有證券期貨相關業務資格的會計師事務所出具標準無保留財務報表被出具帶強調事項段的無保留審計意見的,應全文披露審計報告正文以及董事會、監事會和注冊會計師對強調事項的詳細說明,并披露董事會和監事會對審計報告涉及事項的處理情況,說明該事項對公司的影響是否重大、影響是否已經消除、違反公允性的事項是否已予糾正。

3.公司不存在依據《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條規定解散的情形,或法院依法受理重整、和解或者破產申請。

3.公司治理機制健全,合法規范經營

一、公司治理機制健全,是指公司按規定建立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和高級管理層(以下簡稱“三會一層”)組成的公司治理架構,制定相應的公司治理制度,并能證明有效運行,保護股東權益。

1.公司依法建立“三會一層”,并按照《公司法》《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及《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管指引第3號——章程必備條款》等規定建立公司治理制度。

2.公司“三會一層”應按照公司治理制度進行規范運作。在報告期內的有限公司階段應遵守《公司法》的相關規定。

3.公司董事會應對報告期內公司治理機制執行情況進行討論、評估。

二、合法合規經營,是指公司及其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須依法開展經營活動,經營行為合法、合規,不存在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1.公司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是指公司最近24個月內因違犯國家法律、行政法規、規章的行為,受到刑事處罰或適用重大違法違規情形的行政處罰。

(1)行政處罰是指經濟管理部門對涉及公司經營活動的違法違規行為給予的行政處罰。

(2)重大違法違規情形是指,凡被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給予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以上行政處罰的行為,屬于重大違法違規情形,但處罰機關依法認定不屬于的除外;被行政處罰的實施機關給予罰款的行為,除主辦券商和律師能依法合理說明或處罰機關認定該行為不屬于重大違法違規行為的外,都視為重大違法違規情形。

2.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合法合規,最近24個月內不存在涉及以下情形的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1)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受刑事處罰;

(2)受到與公司規范經營相關的行政處罰,且情節嚴重;情節嚴重的界定參照前述規定;

(3)涉嫌犯罪被司法機關立案偵查,尚未有明確結論意見。

3.現任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應具備和遵守《公司法》規定的任職資格和義務,不應存在最近24個月內受到中國證監會行政處罰或者被采取證券市場禁入措施的情形。

三、公司報告期內不應存在股東包括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方占用公司資金、資產或其他資源的情形。如有,應在申請掛牌前予以歸還或規范。

四、公司應設有獨立財務部門進行獨立的財務會計核算,相關會計政策能如實反映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和現金流量。

4.股權明晰,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

一、股權明晰,是指公司的股權結構清晰,權屬分明,真實確定,合法合規,股東特別是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及其關聯股東或實際支配的股東持有公司的股份不存在權屬爭議或潛在糾紛。

1.公司的股東不存在國家法律、法規、規章及規范性文件規定不適宜擔任股東的情形。

2.申請掛牌前存在國有股權轉讓的情形,應遵守國資管理規定。

3.申請掛牌前外商投資企業的股權轉讓應遵守商務部門的規定。

二、股票發行和轉讓合法合規,是指公司的股票發行和轉讓依法履行必要內部決議、外部審批(如有)程序,股票轉讓須符合限售的規定。

1.公司股票發行和轉讓行為合法合規,不存在下列情形:

(1)最近36個月內未經法定機關核準,擅自公開或者變相公開發行過證券;

(2)違法行為雖然發生在36個月前,目前仍處于持續狀態,但《非上市公眾公司監督管理辦法》實施前形成的股東超200人的股份有限公司經中國證監會確認的除外。

2.公司股票限售安排應符合《公司法》和《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的有關規定。

三、在區域股權市場及其他交易市場進行權益轉讓的公司,申請股票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前的發行和轉讓等行為應合法合規。

四、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或納入合并報表的其他企業的發行和轉讓行為須符合本指引的規定。

5.主辦券商推薦并持續督導

企業申請掛牌須經主辦券商推薦,雙方簽署《推薦掛牌并持續督導協議》。主辦券商應完成盡職調查和內核程序,對公司是否符合掛牌條件發表獨立意見,并出具推薦報告。

在企業改制掛牌工作中,主辦券商負責協調、指導企業規范歷史遺留問題,幫助規范公司的治理結構,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提高治理水平;幫助企業規劃戰略,設計改制方案,總體把握企業改制是否滿足規范性要求,是否達到掛牌的基本條件;在改制掛牌工作中牽頭協調企業和其他中介機構的工作,把握時間進度;對擬掛牌企業進行盡職調查,指導企業制作申請掛牌的全套資料;指導企業完成掛牌審核過程中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反饋意見的回復工作,指導企業完成股份登記托管、掛牌等事宜。

主辦券商持續督導所推薦掛牌公司誠實守信、規范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完善公司治理機制。主辦券商對所推薦掛牌公司信息披露文件進行事前審查。

企業在全國股份轉讓系統掛牌,是走進公開資本市場的第一步,掛牌之后發行股票融資、發行債券及證券衍生品、做市交易、并購重組等業務將會頻繁發生。由于推薦掛牌的主辦券商與企業的天然關系,一般能夠在后續資本運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6.本節相關案例

一、北京網動科技有限公司設立時股東資格存在法律瑕疵

北京網動科技有限公司(簡稱網動科技,股票代碼430224),前身為北京訊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2月18日。2012年2月15日,公司由有限責任公司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7月3日以500萬注冊資本掛牌新三板。公司主要經營計算機軟硬件及其他電子產品的設計、組裝、銷售;計算機系統集成服務;ICP特許經營等。

2009年2月,公司股東馬濱與股東李明及北京網動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設立有限公司,公司設立時馬濱已具有澳大利亞國籍,但因其對外商投資法律制度缺乏了解,因此投資事項未申請設立外商投資企業。依據訊網天下設立時的《內資企業設立登記(備案)審核表》及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頒發的營業執照,公司的性質為內資企業。2012年6月,馬濱于訊網天下減資時退出了該公司,馬濱以外籍身份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并持有訊網天下股權的法律瑕疵因此得到消除。

訊網天下已于2012年9月由有限責任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該整體變更行為和股份公司設立后的股權結構合法、合規、真實、有效。股份公司不存在終止經營或被吊銷營業執照的情形。

股份公司現有股東已出具承諾函,承諾:本公司前身北京訊網天下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時,其股東馬濱已取得澳大利亞國籍,馬濱以外籍身份出資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并持有訊網天下股權,其股東資格存在法律瑕疵。該問題已因馬濱于訊網天下2012年6月減資時退出該公司而得到消除。如政府主管機關因馬濱以外籍身份設立有限責任公司并持有有限公司股份的股東資格法律瑕疵對本公司進行處罰,將由公司現有股東最終按現有持股比例承擔公司因此受到的全部經濟損失,該責任為連帶責任,無需公司承擔任何費用。

馬濱在有限公司設立時的股東資格法律瑕疵已因馬濱于訊網天下2012年6月減資時退出公司而得到消除。2012年11月15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濱分局出具《證明》:證明公司近兩年沒有因違反工商行政管理法律法規受到查處的記錄。馬濱在有限公司設立時的股東資格法律瑕疵不會對公司的持續經營、申請掛牌的主體資格產生實質性影響。

二、信諾達如何在掛牌前解決對主要客戶存在銷售依賴的問題

北京信諾達泰思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信諾達,股票代碼430239)成立于2008年10月14日,2012年12月3日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并于2013年7月5日以632萬元的注冊資本掛牌新三板。公司主要經營技術推廣服務,基礎、應用軟件服務,進出口,銷售電子產品、機械設備、計算機、軟件及輔助設備,委托加工電子產品兼營業務等。

2011年、2012年公司對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額占比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0%和93.62%。2012年公司與鎮江艾科半導體有限公司合作,銷售額達到1093.592309萬元,占公司全年收入的79.58%。公司存在對主要客戶銷售依賴的問題。

公司2011年、2012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10.986641萬元、1374.212670萬元,2012年收入大幅增加主要原因為與鎮江艾科半導體有限公司的業務合同(銷售收入1093.592309萬元)占公司全年收入比例較高,達79.58%,致使公司當期營業收入出現波動。公司目前的客戶數量較少,且未與銷售客戶簽訂長期合作協議,若公司與鎮江艾科半導體有限公司終止合作關系,公司又無其他大額銷售合同彌補未來銷售額下滑,公司未來的收入及盈利水平將可能受到較大影響。

2011年、2012年公司對前五名客戶的銷售金額占比主營業務收入分別為100%和93.62%。2011年,公司全部3家客戶為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4研究所、中國人民解放軍某部隊科研所和重慶金美通信有限責任公司;2012年,前五位大客戶為鎮江艾科半導體有限公司、山東航天電子技術研究所、北京市科學技術研究院、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39研究所和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所。報告期內,公司的主要客戶銷售金額占營業收入比例較高,主要原因在于現階段公司市場拓展有限,主要客戶大都計入上述樣本統計。隨著公司市場開拓力度的不斷加大,上述問題將得到改善。

三、美蘭股份使用員工個人賬戶收取貨款該怎么辦

美蘭創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美蘭股份,股票代碼430236),前身是安徽美蘭城市照明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8日。2012年11月5日,公司整體變更為股份公司,2013年7月2日掛牌新三板,注冊資本1100萬元。公司的主營業務是生物農藥技術、化學農藥技術研發、技術服務、技術轉讓、技術培訓、技術咨詢;農業技術推廣;委托生產農藥;銷售農藥(不含危險化學品);現代生態農業的投資與開發。

報告期內,公司的收款方式包括:現金收款、個人卡收款、銀行對公賬戶轉賬收款和承兌匯票收款。現金收款主要針對一些零散終端客戶和一些上門提貨的個體經營戶,公司現金銷售嚴格按照現金內控制度及相關財務制度的要求進行,制定了完整的銷售審批、現金收款、收據開具、發貨、現金繳存銀行、每日記賬、聯合對賬等一系列內控措施,嚴格做好財務憑證的確認、入賬和財務核算工作,確保財務憑證的真實性、有效性、完整性和準確性,防范公司現金銷售活動中財務風險的發生,確保現金安全和真實客觀地反映企業的經營成果。個人卡收款主要是方便報告期內受銀行營業時間和辦理網點等方面的局限的企業和個體經營戶付款。

報告期內美蘭股份及其子公司并未將個人銀行卡上收取的貨款全部轉入公司基本戶和一般戶,存在直接用于公司費用開支或借支給個人的情形,但相關的審批手續完善,支付得到有效控制,不存在未經批準擅自支用的情況;同時用于借出的款項于會計報表日前已歸還,不存在公司資產流失及被他人長期占用的情形。為進一步規范收付款管理,公司已于2013年4月24日,將個人卡注銷,不再使用個人卡收取貨款,所有貨款全部打入公司基本戶和一般戶。因此,報告期內公司存在使用個人賬戶收取貨款的不規范情形,但使用員工個人賬戶收取的貨款已經如實在公司財務中反映,不存在未計入收入或多計收入的情形。

四、威林科技如何處理盈余公積轉增股本的問題

武漢威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威林科技,股票代碼430241),于1998 年11月23日成立,2012年12月27日整體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7月2日以3500萬元的注冊資本掛牌新三板。公司主要經營耐火材料、冶金爐料生產、檢測、銷售;建筑材料、金屬材料批發兼零售;高爐送風支管、熱風管道的制造、銷售;冶金技術咨詢、技術服務、技術轉讓;耐火材料的技術咨詢、服務與轉讓;建筑工程安裝;機電設備安裝。

2003年6月4日,有限公司股東會通過決議,同意增加注冊資本300萬元,其中王渝斌增資91.605萬元(貨幣增資86.925萬元、公積金轉增出資4.68萬元),劉忠江增資59.605萬元(貨幣增資47.025萬元、公積金轉增出資2.58萬元),蘇伯平增資59.605萬元(貨幣增資47.025萬元、公積金轉增出資2.5萬元),丁巖峰增資59.605萬元(貨幣增資47.025萬元、公積金轉增出資2.58萬元),劉少明增59.605萬元(貨幣增資47.025萬元、公積金轉增出資2.58萬元),新股東王長清貨幣出資9.975萬元,并通過了公司章程修正案。

2003年6月23日,湖北大華有限責任會計師事務所出具了鄂華會事驗字[2003]A第121號《驗資報告》,對本次增資進行了審驗。轉增后,盈余公積為111.377695萬元,所留存的該項公積金不少于轉增前公司注冊資本的百分之二十五,符合1993年《公司法》第179條的規定。

有限公司本次以盈余公積轉增股本未按照股東持股比例轉增,其中王渝斌轉增比例高于其持股比例,則其他股東的轉增比例低于其持股比例。經主辦券商及律師核查,本次決定以盈余公積轉增股本的股東會決議是經全體股東一致同意表決通過,全體股東均在決議上簽名確認。主辦券商及律師認為,經有限公司全體股東一致同意,有限公司不按照股東的持股比例以盈余公積轉增股本是股東意思自治的體現,本次以盈余公積轉增股本過程及結果合法有效,不存在法律糾紛及風險。2003年7月8日,武漢市工商局出具了企業變更通知書,對上述變更予以確認。

五、凱英信業未及時更正報告,主辦券商承擔相關責任

2014年3月14日,全國股份轉讓系統發布公告稱,凱英信業(股票代碼430032)未及時更正2012年年度報告,且未按規定披露審計差錯更正應披露信息。由于信息披露存在違規操作的行為,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對其采取自律監管措施,按照規定出具警示函,并要求凱英信業提交書面承諾。作為主辦券商的齊魯證券也因“未能履行持續督導職責”被股權系統公司采取了“約見談話、要求提交書面承諾”的監管措施。

《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掛牌公司信息披露細則(試行)》第四條規定:“掛牌公司及相關信息披露義務人應當及時、公平地披露所有對公司股票及其他證券品種轉讓價格可能產生較大影響的信息(以下簡稱“重大信息”),并保證信息披露內容的真實、準確、完整,不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或重大遺漏。”凱英信業未及時更正2012年年度報告,且未按規定披露審計差錯更正應披露信息的行為顯然違背了這一規定。

由于公司存在嚴重的信息披露違規行為,作為主辦券商的齊魯證券并沒有認真履行持續督導義務,因此全國股份轉讓系統公司依據《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業務規則(試行)》的相關規定,采取相應的監管措施或紀律處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措美县| 漳平市| 渝北区| 南京市| 湘乡市| 平顺县| 交城县| 景泰县| 万载县| 阿合奇县| 通河县| 鄂温| 肃北| 庐江县| 林芝县| 石阡县| 宜都市| 华安县| 会理县| 周宁县| 灵川县| 微博| 明水县| 灵石县| 临沧市| 张家口市| 天气| 同江市| 贵州省| 济南市| 江孜县| 甘肃省| 北安市| 手机| 临泽县| 郎溪县| 商洛市| 长兴县| 永济市| 武义县| 汕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