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間借貸操作指引與糾紛解決
- 陳興良
- 2330字
- 2021-05-12 17:56:10
第二節 民間借貸法律適用
民間借貸法律,是指當事人發生民間借貸關系以及處理民間借貸糾紛所應遵守的各種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司法解釋。法律適用對民間借貸非常重要,事關民間借貸行為是否合法有效以及權利義務如何確認等重大問題。
一、民間借貸的法律規范
民間借貸所涉及的資本絕大多數是個人自有的閑散資金和企業自有的富余資金,當事人對這些自有資金享有自主利用的權利,所以,國家許可其有更多的自由調劑來平衡社會融資需求,法律也給民間借貸一個較為寬松的環境。當前,我國民間借貸的法律規范散見于法律、法規、規章以及司法解釋之中,我們在這里將其集中起來進行闡述。
1.《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
《民法通則》是我國一部基本法,對民事行為作了全面的規范。民間借貸屬于民事行為之一,所以適用《民法通則》有關規定,如《民法通則》規定的民事主體、民事行為、民事代理、民事責任等都適用于民間借貸,但直接規定民間借貸行為的只有第九十條和第一百零八條規定。第九十條規定:“合法的借貸關系受法律保護。”第一百零八條規定:“債務應當清償。暫時無力償還的,經債權人同意或者人民法院裁決,可以由債務人分期償還,有能力償還拒不償還的,由人民法院判決強制償還。”
2.《合同法》的有關規定
因銀行借款合同與民間借款合同都以借貸金錢為標的,且都以還本付息為權利義務內容,兩者在本質上有著共性,所以《合同法》第十二章將這兩種合同一起規定在“借款合同”之中,但民間借款的當事人、借貸方式、利率等又不同于銀行貸款,《合同法》第十二章有關規定又將兩者區別開來。民間借貸與銀行貸款適用《合同法》第十二章有關規定有以下三種情況:
一是兩者可以通用的條款。如《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六條規定:“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貸款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這是關于借款合同的概念的規定。當確定民間借款合同的概念時,加上“民間”兩字就能區別于銀行借款合同的概念,即民間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出借人借款,到期返還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
二是只能適用于銀行貸款的條款。如《合同法》第二百零四條規定:“辦理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貸款的利率,應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規定的貸款利率的上下限確定。”這是銀行貸款利率的規定,不適用于民間借貸。
三是只適用于民間借貸的條款。如《合同法》第二百一十條規定:“自然人之間的借款合同,自貸款人提供借款時生效。”這是自然人之間借款合同是實踐合同的規定,不適用銀行貸款,因為金融借款合同是諾成合同。
在實踐中,民間借貸當事人在適用《合同法》第十二章有關規定時,不能將只適用于金融借款合同的規定誤用于民間借款合同,也不能將只適用于民間借款合同的規定誤用于金融借款合同,在適用通用條款時應當根據具體情況把握,以防適用法律不當帶來法律風險。
3.最高人民法院的有關司法解釋及司法解釋性質文件
最高人民法院曾于1991年頒布過《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本書以下簡稱《意見》)。最高人民法院在《意見》實施20多年后進行了修訂,于2015年8月6日頒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本書以下簡稱《規定》),同時后廢止了《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規定》對社會具有普遍影響力,是我國規范民間借貸行為和解決民間借貸糾紛的重要依據,對促進民間借貸合法化,遏制高利貸等違法行為,具有重要作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民法通則意見》)中第121條至第125條的規定,專門解釋民間借款問題,但其中大部分內容已為《合同法》所吸收。已被《合同法》所吸收和修訂的內容,不再適用該司法解釋;未為《合同法》所吸收的規定,也不違背《合同法》立法精神的,仍可為民間借貸所適用。此外,《民法通則意見》上述有關民間借貸規定與《規定》規定不一致的,也于2015年9月1日后不再適用。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如何確認公民與企業之間借貸行為效力問題的批復》,這個司法解釋認定了公民與非金融企業之間的借貸屬于民間借貸,明確了只要雙方當事人意思表示真實即可認定有效,并指出企業非法集資和向社會公眾發放貸款的無效情形。這個解釋與《規定》不沖突的內容仍為法院審理此類案件的依據。
此外,針對一些地方出現的與民間借貸相關的債務不能及時清償、債務人出逃、中小企業倒閉等事件,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造成了較大沖擊,相關糾紛案件在短期內大量增加的問題,為妥善化解民間借貸糾紛,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12月發布了《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依法妥善審理民間借貸糾紛案件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通知》(法〔2011〕336號)。
二、《民法通則》與《合同法》及司法解釋的適用
《民法通則》主要規范民事法律行為,當我們在處理民間借貸關系中出現的基本民事權利義務問題時,應當適用《民法通則》及司法解釋的相關規定。
《合同法》主要規范民事合同行為,比《民法通則》具體、明確,且《合同法》是合同關系的專門法,故民間借貸合同的有關問題應當適用《合同法》及司法解釋的有關規定。
《民法通則》和《合同法》的效力高于司法解釋,當《民法通則》、《合同法》有明確規定時,應當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的規定;《民法通則》、《合同法》規定比較原則,司法解釋作出具體解釋的,應當同時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沒有規定的,應當適用司法解釋的規定;司法解釋與《民法通則》、《合同法》不一致的,適用《民法通則》、《合同法》有關規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民間借貸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規定》雖然是民間借貸的專門解釋,對民間借貸具有重大影響,但僅是有關法律的解釋和補充。因此,我們在論述民間借貸法律問題時,仍以有關法律規定為主,同時結合《規定》的內容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