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官司學習讀本(全國“七五”普法學習讀本系列)
- 七五普法圖書中心
- 2652字
- 2021-04-30 19:42:15
第四節 執行與侵權賠償責任
214.行政案件已經做出了判決,但公民拒不履行,那么應該由誰進行強制執行?
答:強制執行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運用國家強制力量,根據執行文書的規定,強制義務人完成其所承擔的義務,以保證權利人的權利得以實現。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五條的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行政機關或者第三人可以向第一審人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或者由行政機關依法強制執行。
215.行政行為作出后,對于相對人既不起訴也不履行的情況,應該采取什么措施?
答: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行政行為作出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行為在法定期限內不提起訴訟又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依法強制執行。由此可見,行政行為作出后,相對人既不起訴也不履行的,行政機關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或者自己依法強制執行。
216.行政機關對已經做出判決的行政案件拒不執行的,一審法院應該怎么辦?
答: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第九十六條的規定,行政機關拒絕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的,第一審人民法院可以采取下列措施:
(一)對應當歸還的罰款或者應當給付的款額,通知銀行從該行政機關的賬戶內劃撥;
(二)在規定期限內不履行的,從期滿之日起,對該行政機關負責人按日處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罰款;
(三)將行政機關拒絕履行的情況予以公告;
(四)向監察機關或者該行政機關的上一級行政機關提出司法建議。接受司法建議的機關,根據有關規定進行處理,并將處理情況告知人民法院;
(五)拒不履行判決、裁定、調解書,社會影響惡劣的,可以對該行政機關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拘留;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17.在行政訴訟中,法院“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應給予賠償的情況有哪些?
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一條、第二條的規定,人民法院在民事、行政訴訟過程中,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保全措施或者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合法權益造成損害的,依法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此處的“違法采取對妨害訴訟的強制措施”是指下列行為:(一)對沒有實施妨害訴訟行為的人或者沒有證據證明實施妨害訴訟的人采取司法拘留、罰款措施的;(二)超過法律規定期限實施司法拘留的;(三)對同一妨害訴訟行為重復采取罰款、司法拘留措施的;(四)超過法律規定金額實施罰款的;(五)違反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218.在行政訴訟中,對于“違法采取保全措施”行為應給予補償的情形有哪些?
答:在行政訴訟中,工作人員違法采取的保全措施,是應當給予相關當事人賠償的。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的規定,違法采取保全措施,是指人民法院依職權采取的下列行為:(一)依法不應當采取保全措施而采取保全措施或者依法不應當解除保全措施而解除保全措施的;(二)保全案外人財產的,但案外人對案件當事人負有到期債務的情形除外;(三)明顯超過申請人申請保全數額或者保全范圍的;(四)對查封、扣押的財物不履行監管職責,嚴重不負責任,造成毀損、滅失的,但依法交由有關單位、個人負責保管的情形除外;(五)變賣財產未由合法評估機構估價,或者應當拍賣而未依法拍賣,強行將財物變賣給他人的;(六)違反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219.在行政訴訟中,對于“法律文書執行錯誤”應給予補償的情形有哪些?
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四條的規定,對判決、裁定及其他生效法律文書執行錯誤,是指對已經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民事制裁決定、調解、支付令、仲裁裁決、具有強制執行效力的公證債權文書以及行政處罰、處理決定等執行錯誤。包括下列行為:(一)執行尚未發生法律效力的判決、裁定、民事制裁決定等法律文書的;(二)違反法律規定先予執行的;(三)違法執行案外人財產且無法執行回轉的;(四)明顯超過申請數額、范圍執行且無法執行回轉的;(五)執行過程中,對查封、扣押的財產不履行監管職責,嚴重不負責任,造成財物毀損、滅失的;(六)執行過程中,變賣財物未由合法評估機構估價,或者應當拍賣而未依法拍賣,強行將財物變賣給他人的;(七)違反法律規定的其他情形。
220.行政訴訟當中,當事人不能要求國家賠償的損害有哪些?
答: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七條的規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國家不承擔賠償責任:(一)因申請人申請保全有錯誤造成損害的;(二)因申請人提供的執行標的物有錯誤造成損害的;(三)人民法院工作人員與行使職權無關的個人行為;(四)屬于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一十四條規定情形的;(五)被保全人、被執行人,或者人民法院依法指定的保管人員違法動用、隱匿、毀損、轉移、變賣人民法院已經保全的財產的;(六)因不可抗力造成損害后果的;(七)依法不應由國家承擔賠償責任的其他情形。
221.如何申請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賠償?
答:關于如何申請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賠償,《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九條和第十條有明確的規定。
申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的,違法行使職權的行為應當先經依法確認。申請確認的,應當先向侵權的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應自受理確認申請之日起兩個月內依照相應程序作出裁決或相關的決定。申請人對確認裁定或者決定不服或者侵權的人民法院逾期不予確認的,申請人可以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申訴。未經依法確認直接向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的,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不予受理。
經依法確認有應依法給予賠償的情形之一的,賠償請求人可依法向侵權的人民法院提出賠償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受理。人民法院逾期不作決定的,賠償請求人可以向其上一級人民法院賠償委員會申請作出賠償決定。
222.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賠償都有哪些方式?
答:關于行政訴訟中的司法賠償方式,《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有明確的規定,行政訴訟中司法賠償的賠償方式主要為支付賠償金。包括:支付侵犯人身自由權、生命健康權的賠償金;財產損壞的,賠償修復所需費用;財產滅失的,按侵權行為發生時當地市場價格予以賠償;財產已拍賣的,給付拍賣所得的價款;財產已變賣的,按合法評估機構的估價賠償;造成其他損害的,賠償直接損失。能夠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的,予以返還財產或者恢復原狀。包括:解除查封、扣押、凍結;返還財產、恢復原狀;退還罰款、罰沒財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