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別讓不懂法害了你:房產物業篇
- 榮麗雙
- 1557字
- 2021-04-30 19:46:52
10.不知二手房出現質量問題該找誰負責,最終自己默默承擔
案例背景
夏某和田某是某村的村民,同時二人也是一對夫妻。2008年開始,二人來到縣城打工。由于家里還有個正在上小學的兒子,所以二人省吃儉用地攢錢,但家里經濟狀況還是十分緊張。2010年,夏某和田某開始做小吃生意,夫妻倆起早貪黑地在某大學門口賣小吃。由于夫妻二人為人和善,做的小吃干凈衛生,所以深受大家歡迎,小吃生意做得十分紅火。2013年,夫妻倆攢了一些錢,打算在縣城買套房子,將來自己孩子在縣城讀書也方便。但是新的房子太貴,所以二人決定買一套二手房。2014年8月,夏某和田某在某小區買了一套兩居室的二手房,夏某交足了房款,雙方也辦理了過戶手續。
購置完新房子以后,夏某和田某特別高興,心想著終于不用再租房子住了,而且還把兒子也接了過來一起居住。到8月的時候,正好趕上當地的雨季,縣城總是下雨,夏某和田某的房子是頂層,房頂被暴雨沖刷后出現了裂縫,客廳的墻角甚至有些漏水。原來,在夏某購買房子以前,該房子就已經出現了裂縫,只是房主胡某未告知夏某實情。夏某趕緊聯系曾經的房主胡某,可胡某卻稱該房子已經賣給了夏某,與自己無關。夏某又找到了房產公司,公司稱此事與本公司無關。夏某不知如何是好,被胡某和房產公司推來推去,卻沒有一方幫他解決這個問題。可夏某不懂法,明知自己吃虧卻又不知如何維權,最后只能自己出錢進行了維修。
律師分析
本案是關于二手房出現損壞應該由誰負責的問題。我國《合同法》第六條規定,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同時,該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法律作出如此規定,在保障我國經濟和市場秩序的同時,也是對于合同雙方當事人權益的保障。一方面,對于違反合同公平公正原則的一方進行懲罰,另一方面對于權益受損的一方進行保護。具體到本案中,夏某在購買胡某的房子之前,該房子已經出現了裂縫,但是胡某未將實情告知夏某。因此,胡某的行為已經違反了上述法律的規定,不僅沒有遵循誠實信用的原則,而且還故意隱瞞與訂立買賣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而夏某因胡某隱瞞事實導致自己承受了房頂漏水的損害,依上述規定,胡某應該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同時我國《合同法》第七十九條規定,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據此可知,如果夏某買的二手房還在保修期內,那么,夏某可以令胡某去要求開發商維修或承擔賠償責任,胡某則應當要求開發商維修房屋。但是如果已經過了保修期,則需要胡某自己出錢進行維修,并賠償夏某的損失。總之,夏某對于房子是沒有維修義務的,其損害賠償和維修的義務均應該由胡某承擔。但是,由于夏某不懂法,自己不知如何與胡某進行理論,只能自認倒霉,自己出錢修房子。
溫馨提示
在此要提醒大家,無論簽訂怎樣的合同,都應該秉承誠實信用的原則。故意隱瞞實情或提供虛假情況,一旦給對方造成損失,自己仍然需要承擔賠償責任,這未免得不償失。同時也要提醒購買二手房的消費者,在購置之前,一定要仔細查驗該房子是否存在問題,是否有破損等情況,并與賣家溝通好如果出現問題該如何處理,也可以將這些內容作為合同條款寫入合同中,避免以后產生不必要的糾紛。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
第六條 當事人行使權利、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
第四十二條 當事人在訂立合同過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損害賠償責任:
(一)假借訂立合同,惡意進行磋商;
(二)故意隱瞞與訂立合同有關的重要事實或者提供虛假情況;
(三)有其他違背誠實信用原則的行為。
第七十九條 債權人可以將合同的權利全部或者部分轉讓給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根據合同性質不得轉讓;
(二)按照當事人約定不得轉讓;
(三)依照法律規定不得轉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