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型思維下的“金融消費者”:從語詞到制度
- 王美舒
- 1616字
- 2021-04-30 19:36:44
0.4? 研究范圍和主要內容
本書將以解決漢語詞“金融消費者”語詞意義認識問題為課題,預設“金融消費者的語詞認識需通過法學中的類型思維來完成”為待證實的主命題。
在具體論證時,主命題被分解如下相互關聯(lián)的分命題:什么是類型思維?語詞、類型與概念三者之間的關系是什么?類型思維與概念思維在法學研究中有何關聯(lián)?二者孰優(yōu)孰劣,或者,哪個是認識法學語詞的恰當路徑?類型思維的具體邏輯步驟為何?在運用類型思維系統(tǒng)認識之前,語用學下的“金融消費者”語詞具有哪些解釋意義?類型思維如何認識“金融消費者”語詞?在通過類型思維獲得“金融消費者”的語詞意義后,如何構建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
為了回答上述設問,通過分命題的論證完成主命題的論證,本書結構如下。
第一章首先對概念和類型的“外殼”語詞,進行了深入討論。從語言的符號性、任意性、系統(tǒng)性出發(fā),對作為語詞的基礎語言進行了討論。隨后,第一章對作為區(qū)分的語詞進行研究,論述了語詞“代表項—解釋項—對象”三分法,并在此基礎上對語詞意義的無限衍義進行了論述。隨后,從語言學、哲學和邏輯學角度,對什么是概念進行探討,在此基礎上論述了概念思維的主要內容,并對自然科學中的概念思維模式,以及法學中的概念思維模式進行闡釋。在圍繞類型的探討中,首先對類型進行了語義考察,在此基礎上得出關于“類型”一詞的語詞意義解釋。在關于類型詞義的討論基礎上,第一章對類型思維的方式及其在社會科學研究、法學活動中所發(fā)揮的所用進行了闡述。
第二章則聚焦于概念思維及其給金融消費者語詞意義認識帶來的困境。第二章首先從概念思維于法學的重要功用出發(fā),對概念思維在法學中的運用進行了反思。并從黑格爾“方法與內容需保持一致”的辯證法觀點出發(fā),提出法學活動的中心,就是在具有無限衍義性的法律語詞中,尋得法律的確定性與一致性,而這一活動內容顯然與概念思維的“單義性”和“數(shù)位性”要求不相一致,從而產(chǎn)生齟齬。第二章進一步論述了概念思維這一方法與法律語詞認識活動這一內容產(chǎn)生沖突后,給法學研究和法學實踐帶來的諸多陷阱。在對二者沖突進行充分探討后,則詳細論述了運用概念思維認識“金融消費者”語詞所帶來的問題。
第三章承繼第二章所提出的問題,首先對類型思維和概念思維進行對比,得出如下結論,即法學研究中所稱概念思維,本質上都是類型思維,概念思維只有在極為嚴苛的條件下,才能得到適用。研究者對概念思維和類型思維的混淆,以及對概念思維的泛化,使得法學研究忽視了類型思維的存在。隨后,對類型思維的邏輯基礎,“試推法”進行了論述。在運用類型思維認識金融消費者過程中,主要論述了類型的法學分類,并對不同類型在法體系中所發(fā)揮的作用進行論述。最后,對類型思維下,金融消費者之類型歸屬進行了討論。
第四章則以第三章對金融消費者類型歸屬的探討為基礎,繼續(xù)運用類型思維,對類型思維下的“金融消費者”語詞認識進行全面展開。第四章首先對類型描述方法,即“意義中心—描述特征”法和對極法進行了詳細的總結和介紹。隨后,運用“意義中心—描述特征”法,對“金融消費者”語詞意義進行闡述。在論述過程中,首先從“金融消費者”整體形象概觀出發(fā),提出了“相對弱勢”為何的問題。為了回答這一問題,第四章以分配理論、正義理論和風險社會理論為基礎,將風險分配模型引入關于“金融消費者”意義中心的認識中,解決了金融消費者、消費者、投資者等語詞混淆的情況。最后,運用類型思維,對金融消費者的描述特征進行了總結。
第五章則以第四章中對“金融消費者”語詞意義的解釋為基礎,探討了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建構問題。第五章首先回應的一個前設問題為,在關于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討論頗多的情形下,是否有必要再對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進行建構。第五章運用類型思維和利益法學的觀點,提出了法律體系等值性觀點,從而回答了這一前置性問題。隨后,以“金融消費者”語詞中所蘊含的風險配置之意義為基礎,從風險認知、風險預防和危險處置三個層面,重構了金融消費者保護制度。
- 吳國平操盤手記:主力布局策略(第4版)
- 月薪三千到三萬,你只差一張思維導圖
- 超級資管:中國資管業(yè)的十倍路徑
- 銀行危機概論:形成機制、經(jīng)濟代價和持續(xù)時間(谷臻小簡·AI導讀版)
- 中國農戶的借貸與信用擔保(1930~2010)
- 中國產(chǎn)業(yè)金融藍皮書(2017):中國產(chǎn)業(yè)金融發(fā)展指數(shù)報告
- 新金融,新生態(tài):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的框架分析與創(chuàng)新思考
- 風云并購
- 保衛(wèi)財富:黃金投資新時代(財之道叢書)
- 期貨與企業(yè)發(fā)展案例
- 未來銀行
- 持續(xù)增長:企業(yè)持續(xù)盈利的10大法寶
- 探尋獨角獸:解讀分享經(jīng)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密碼
- 金融分析的制度范式:制度金融學導論(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成果文庫)
- 財富自由從0到1:可復制的多渠道財富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