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分析框架:家庭再生產的過程與機制

將老年人危機視為家庭再生產過程的產物,強調了老年階段與其早期生命階段之間的相關性。這種縱貫研究的過程視角與目前社會學領域中較為熱門的生命歷程理論和家庭生命周期理論比較類似。生命歷程理論立足于個體層次,認為個體生命歷程鑲嵌在社會設置中,并且在生命展開的過程中開辟了宏觀與微觀、個體與社會結合的理論路徑。在生命歷程理論范式下,老年人危機主要源于個體生命歷程中的“弱勢積累效應”(徐靜、徐永德,2009)。而家庭生命周期理論側重于從世代轉換的視角來分析家庭成員的行為邏輯,忽視了鄉村社會轉型過程中家庭生命周期的重構。生命歷程與生命周期的縱貫研究視角雖然有助于理解老年人危機,但是,由于這兩種理論視角在本質上屬于西方理論傳統,忽視了農民家庭本身的能動性和適應性。

為了理解老年人危機生成的家庭脈絡,本文提出家庭再生產的過程與機制這一分析框架。家庭再生產雖然最終體現為個體生命軌跡的轉換和家庭生命周期的更替,但是,家庭再生產過程本身并不等同于年齡等級基礎上個體與社會的交互過程以及核心家庭基礎上的階段性周期循環。家庭再生產的獨特性體現在,它不僅對時空要素具有開放性,而且具有獨特的內容與運行機制,家庭再生產成為兼具包容性與厚重性的分析框架。在這個意義上,需要從唯名論的家庭觀轉向唯實論的家庭觀,找回家庭的實體性。中國家庭并非個體成員的聚合,而是倫理、結構與功能的有機統一體。因而家庭再生產是家庭結構裂變、家庭倫理延續和家庭功能實現的過程(李永萍,2018)。因此,家庭轉型的核心是家庭再生產模式的轉型。從家庭轉型的視角出發,家庭再生產可以劃分為兩種類型,分別是簡單家庭再生產和擴大化家庭再生產。前者主要體現為子家庭通過復制和承繼母家庭要素的方式實現家庭的延續和家庭繼替,家庭再生產主要是完成傳宗接代的人生任務。然而,在擴大化家庭再生產模式下,家庭繼替的穩定軌跡因受到外部現代性力量的沖擊而發生變更,家庭再生產卷入“流動的現代性”(齊格蒙特·鮑曼,2002),家庭再生產的目標和難度極大地提高。家庭再生產不僅要通過傳宗接代完成家庭繼替,而且要實現家庭發展與流動的目標。

從簡單家庭再生產向擴大化家庭再生產的轉變,實際上是農民家庭資源配置模式、權力互動模式和倫理價值形態的變遷。簡單家庭再生產體現了農民家庭的代際循環,與之相對,擴大化家庭再生產不僅面臨家庭再生產成本和難度的提升,而且,家庭面臨的外部壓力導致家庭資源的充分動員、家庭權力關系的高度整合以及家庭倫理的依附。擴大化家庭再生產是農民家庭回應現代性壓力的家庭實踐形態[2]。一方面,擴大化家庭再生產體現了家庭再生產邏輯的內外部條件的改變;另一方面,擴大化家庭再生產進一步改變了農民“老化”的路徑。

家庭再生產為農民“老化”的生命歷程注入了豐富的內容。在擴大化家庭再生產過程中,農民不僅內在于家庭再生產過程,而且也通過家庭深深地卷入鄉村社會轉型過程。因此,農民的“老化”過程不僅是家庭生命周期的切換和個體生命歷程的演進,而且通過嵌入擴大化家庭再生產過程而獲得復雜的意義。因此,本文通過將轉型時期的農民家庭再生產操作為擴大化家庭再生產,進而從家庭再生產的資源、權力和價值等不同層次展現了父代“老化”的不同維度,揭示了老年人危機生成的現實基礎。同時,農民家庭再生產模式的轉型并非擴大化家庭再生產對簡單家庭再生產的替代過程,而是表現為家庭再生產過程中“老化”路徑的代際差異。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锦市| 乡宁县| 调兵山市| 阿拉尔市| 富川| 安达市| 呼图壁县| 广西| 新巴尔虎右旗| 凌海市| 额尔古纳市| 婺源县| 甘泉县| 阳信县| 武义县| 武清区| 南乐县| 琼中| 开平市| 卢氏县| 东港市| 临潭县| 都兰县| 阳东县| 措勤县| 沙雅县| 高碑店市| 长宁县| 庄河市| 无锡市| 醴陵市| 乌兰浩特市| 泽库县| 龙海市| 吉林省| 岳阳市| 东方市| 清涧县| 张家川| 河间市| 贺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