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關于健康的定義是“健康不僅僅是沒有疾病或者身體虛弱,它是人的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的完善狀態”。中老年期健康一般包括三個方面,即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性。目前對中老年期健康指標的測量主要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綜合健康功能評估,從軀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心理、環境狀況等多個維度測量中老年人的健康功能水平,其目的是評估老年人的醫療、社會心理、行為功能等多方面的問題,而且可以反映老年人的保健需求。評估的主要量表是老年人資源與服務OARS量表(Older American Resources and Services)、綜合評價CARE量表(The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Referral Evaluation)、多水平評價PGCMA問卷(Philadelphia Geriatric Centre Muti-level Assessment Instrument)。第二類是對中老年期健康進行分項測量,分項測量是根據不同的測量項目來建立指標,一般包括患病率、患病情況和死亡率、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包括軀體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與工具性日常生活自理能力(Instrumental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健康期望壽命(Healthy Life Expectancy)、自評健康、生活滿意度、心理健康等指標。
也有研究將中老年人健康測量指標分為主觀健康指標和客觀健康指標。主觀健康指標包括自評健康,生活滿意度,焦慮、抑郁程度評價等指標;客觀健康指標包括患病情況(慢性病患病或特定疾病的患病情況)、日?;顒幽芰υu價等指標(Read et al.,2011)。
當前婚姻匹配中,自致性因素的重要性不斷上升(Zijdeman and Maas,2010)。男女在擇偶時更看重對方的條件,其中年齡和教育的匹配是重點關注部分。因此本書中涉及婚姻匹配的研究,重點研究自致性婚姻匹配中的年齡匹配和教育匹配。
(五)生育
《現代漢語詞典》將生育定義為“生孩子”。根據國際人口科學研究聯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Population)編著的《多語種人口學詞典》,生育是指生育行為,對生育的研究是考察與生育有關的現象。生育作為一種社會現象兼有三個特征,即數量、時間和性別。數量就是生育多少個孩子;時間就是什么時間生育,包括生育每個孩子的年齡(時間)、生育間隔等;性別就是男孩還是女孩(顧寶昌,1992)。本書涉及的生育包括生育的數量和生育的年齡(早育和晚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