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城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狀況分析
- 趙一紅等
- 1590字
- 2021-04-23 12:56:15
前言
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且緊迫的社會問題,給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帶來了巨大的阻力,這已被廣大學者認同,被普通民眾感知。因而,如何解決養老問題便成為黨、國家以及民眾普遍關注的焦點問題。國務院頒布的《“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我國老齡事業改革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重要戰略窗口期。這充分顯示黨和國家對于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高度重視。與此同時,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養老模式受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以及傳統文化的制約非常明顯,這就使得居家養老成為我國最為主要的養老模式;而家庭結構的單一性和規模的小型化又迫使大部分老年人亟須社區養老服務提供照顧與支持。此外,城市地區較農村地區有人口更加集中、養老理念更加先進、設施更加完善等諸多優勢,城市地區養老服務問題處理的好壞將會影響農村地區的養老服務建設的發展。鑒于此,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組積極對我國城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狀況展開調查與分析,這不僅可以發現我國城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中存在的問題,也為進一步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實踐經驗,有利于推動我國養老服務事業的健康、長遠發展。
系統且有效的調查是發現實踐問題、制定有效應對策略的基礎。城市社區養老服務是一項實踐性較強的社會活動,了解社區養老服務的現狀、供給和需求等多維度的問題,離不開具有代表性和可操作性的調研選址。項目組選擇了具有代表性的北京、上海、深圳等經濟發達城市,還有江蘇省部分發達地區,以及中部城市襄陽、宜昌、恩施和經濟欠發達的青海、甘肅等地進行調查。上海市和北京市近些年在養老政策和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與運行方面有很多的改革和創新,深圳市近些年也有諸多發展。
該項目的問卷調查主要包含對基本情況、服務設施、工作人員、養老服務、服務對象和財務運行情況六大方面的考察;訪談對象主要涉及社區養老服務管理人員、社區養老服務人員和政府工作人員三類群體;調查地點涵蓋東、中、西三大地區的北京市、上海市、廣東省深圳市、福建省廈門市、江蘇省無錫市和揚州市、青海省西寧市、甘肅省蘭州市、浙江省杭州市和湖北省襄陽市、宜昌市、恩施市的34個社區。
調研及報告撰寫以地區為單位開展,多名人員承擔了該項目的調研和撰寫工作。本書第一章——“我國城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總論”由趙一紅撰寫:第二章——“上海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龐志撰寫;第三章——“深圳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劉文瑞撰寫;第四章——“北京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李倍倍撰寫;第五章——“杭州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馬恩澤、蕭子揚、彭付雪子共同撰寫;第六章——“廈門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馮玉英撰寫;第七章——“無錫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王宇靜撰寫;第八章——“揚州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劉文瑞撰寫;第九章——“宜昌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李倍倍撰寫;第十章——“襄陽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張永林撰寫;第十一章——“恩施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向緒鵬撰寫;第十二章——“蘭州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董良撰寫;第十三章——“西寧市社會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由海洋撰寫;第十四章——“我國城市社區綜合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對策與建議”由趙一紅撰寫;其中肖夏璐對整本書進行了初期校對,并提出了一些建議。
在項目調查與結項過程中得到了中國社會科學院、高等院校等相關專家的建議與指導,在此表示衷心感謝!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任曉霞在編輯該書過程中付出了辛勤勞動;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白雪松在項目結項及本書出版的前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表示感謝!該項目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重大國情調研項目,項目主持人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趙一紅。該書出版受到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出版資助,對此表示感謝!
趙一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