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 早期及工業化初期的貧困問題

從歷史的角度看,由于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不同,香港的貧困問題也相應經歷了一個歷史演變過程,并且在不同階段呈現不同的特點。從開埠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的一百多年時間里,香港是一個貿易轉口港,主要以從事轉口貿易維持生存,尚未經歷工業化,經濟結構簡單且發展水平不高。當時種族隔離和種族歧視現象嚴重,社會被分割成兩個涇渭分明的群體——歐人社會和華人社會,在香港的歐洲人和華人彼此很少相互往來。整個社會貧富懸殊,少數官僚和富商階層壟斷了社會大部分的財富,工人、苦工、仆役、船民和佃農等其他勞動生產者處于社會底層。食不果腹、寢不安身、居無定所,是香港社會底層人民生活貧困的集中表現,也是困擾華人下層社會的突出問題(余繩武、劉存寬,1994:353~407)。

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由于國際政治經濟格局的新變化,香港的轉口貿易地位江河日下。為尋求新的發展契機,從20世紀50年代初起,香港開始了迅速的工業化步伐,迎來了第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黃金期”。這一時期是香港的第一次經濟轉型期。1950~1970年,香港年均經濟增長率達到10%(保羅·惠廷、侯雅文等,2001b:2),制造業飛速發展,經濟結構發生巨變,到1970年,香港的工業出口占總出口的81%。在這短短的20余年時間里,憑借出口導向型的工業發展戰略,香港迅速完成了第一次經濟轉型即“工業化”,從單純的貿易轉口港轉變為新興工業化城市,邁入“新興工業化經濟”(newly industrialized economy)之列。

然而,工業化并未緩解香港的貧困問題。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香港的貧富差距迅速擴大,貧困人口急劇增加。在二戰后的10余年時間里,中國內地涌入香港的難民超過200萬人。大規模移民潮的涌入導致貧困移民和難民的數量暴增,形成了一個人數眾多的赤貧移民群體(destitute immigrants)。這些難民背井離鄉來到香港,流離失所,一貧如洗,淪為赤貧階層?!八麄冎坏玫阶罨镜墓恳粋€人都有飯吃有水喝,有些人還分到了臨時住所,除此之外,他們就只有自謀生路了。”(弗蘭克·韋爾什,2009:456)當時的港英政府主要指望本港和國際慈善組織向難民提供緊急救助,在貧困救助方面持消極態度。由于住房緊缺,大量難民就在山坡和空地上搭建簡易房屋,這些房屋也被稱為寮屋,寮屋區居住環境惡劣,容易發生火災。1953年12月25日香港深水埗發生石硤尾寮屋區大火,令5.3萬名災民無家可歸。雖然在石硤尾大火發生后港英政府開始改革房屋政策,為災民提供徙置大廈和容身之所,但并未著手建立現代社會保障制度。

20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工業化迅速改變了傳統的家庭和人口結構,傳統的大家庭保障功能瀕于崩潰,新的社會保障制度又尚未建立起來,許多老人、兒童、殘疾人和失業人士由于缺乏必要保障而陷入貧困和匱乏狀態(Jones,1990:173)。在工業化初期,勞資關系緊張、勞資糾紛不斷,由于工作環境惡劣、工資水平低下和缺乏必要的生活保障,許多工人淪為貧困群體(Turner et al.,1980:12),他們對社會的不滿情緒增長,這直接引發了1966年、1967年的兩次暴動(李靄雯,2001:158)。進入70年代中期,受石油危機和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影響,香港經濟一度衰退,失業率急劇上升。在這段經濟低谷期,貧困問題明顯惡化,低收入、失業等貧困人士飽受失業和通貨膨脹的雙重打擊,許多人陷入困境。1971年香港的基尼系數是0.44,1981年上升至0.48,貧富差距進一步擴大(馮可立,2004:251~265)。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广昌县| 忻城县| 武威市| 诸城市| 天柱县| 沂南县| 台湾省| 乌拉特中旗| 固原市| 故城县| 芜湖县| 新密市| 濮阳县| 德保县| 宁都县| 隆德县| 遂川县| 新民市| 思南县| 剑川县| 星座| 子长县| 鹤庆县| 呼和浩特市| 义乌市| 绥棱县| 永福县| 诏安县| 潞西市| 芒康县| 库尔勒市| 宜春市| 吉木萨尔县| 石柱| 舞钢市| 喀喇| 昌黎县| 九江市| 榆林市| 自贡市| 遂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