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法國(第4版)
  • 吳國慶
  • 5616字
  • 2021-05-11 17:29:33

序言

迄今《列國志·法國》已經出版了三版,這次的版本則是第四版了。與過去的《列國志·法國》版本比較,這版有許多重大的修改和補充。這是因為法國進入21世紀以來,在政治、經濟和社會領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危機,從而使法國的“大國夢”“強國夢”難以為繼,所以,法國當權者加大了改革和創新的力度,促使法國在政治層面、經濟層面和社會層面進行轉型,發展和增強法國的硬實力和軟實力,延續法國的“大國夢”“強國夢”。《列國志·法國》第四版與時俱進地反映了法國再次現代化和第四次工業化的狀況和面貌。

在硬實力中的經濟領域,盡管法國經濟在世界排名由于新經濟體崛起下降到第五位,但是,法國絕對經濟實力除了個別年份外在不斷地增長。2017年,法國PIB[1]為22917億歐元,人均PIB為34151歐元。法國是世界第五大對外貿易國,占全球市場份額的6.3%。法國是世界第四大成品出口國(主要是設備),第二大服務業和農產品出口國(特別是谷物和農業食品)。法國作為中等國家(按國土面積和人口數量比較),其經濟實力排在世界第一梯隊(前10名)實屬不易。現任法國總統馬克龍奮發圖強,提出要把法國變成“創新型國家”,從“傳統經濟發展模式”轉型為“創新經濟發展模式”。法國前任總統奧朗德和現任總統馬克龍相繼在經濟領域采取一系列措施,簡政放權,改革《勞動法典》和不合理的規章制度,加大投資,以創新、研發和高科技促生產力、創建經濟發展的各種新模式,從而使法國經濟逐漸地走出低谷,恢復了國際競爭力,使法國經濟可持續地發展。2015年,法國在最創新的企業和機構排行榜上位居全球第三,領跑歐洲。法國員工的年工作時較少,而生產力在全球位居前列,僅次于美國。根據經濟學人智庫的報告,法國已有兩年是“可持續性”排行榜的第一位。世界經濟論壇于2018年10月公布的《全球競爭力報告》,在140個國家和地區中,法國的競爭力排名上升到第17名。

在硬實力中的軍事領域,法國實施以核威懾為核心的獨立自主和全方位的軍事戰略和軍事政策,以便確保法國在世界各個地區的存在以及作為大國和強國的地位。法國先后公布了四版《國防與國家安全白皮書》,并根據白皮書提出《軍事規劃法》。法國完成了軍隊的職業化,極大地提高了軍隊的專業化程度;完成了對指揮系統的調整,加強諸軍種兵種協同作戰能力,提升了核威懾能力;建成作戰計劃與控制中心,全方位地改善法軍的指揮、控制、通信及情報系統。馬克龍認為,法國只有保持強大的軍事能力才能維護國家獨立并應對當前的各種危機,特別是應對恐怖的威脅。為此,法國增加軍費(2025年軍事預算將從目前占PIB的1.85%增至2%),更新軍備,加強國防科技,增加軍事人員。法國強大軍事力量有著法國完備的國防科技和國防工業作后盾。法國列為全球第四大武器出口國,緊隨美國、俄羅斯和中國之后,2015年上升為世界第一大武器出口國。正是依靠強大軍事力量和軍工,法國在國內反恐維護安全,在國外從事反恐戰爭、維和行動,建立軍事基地,確保法國的地位、存在以及法國僑民的安全。

在硬實力中的科技領域,法國歷史上素有歐洲工程師的稱號,在這片土地上,一直以來就盛產科學巨匠,比如居里夫人、安培、笛卡兒、孔德、薩特等,不勝枚舉。進入21世紀,法國加大了在科技領域的投入,從而使法國不僅保持了傳統科技領域如航空、航天、能源、交通、醫藥、數學、生命科學、農業、哲學、經濟學、歷史學、社會學、語言學、考古學、漢學等的優勢,而且積極地向IT、自動化、智能化等新科技領域進軍。迄今為止,法國近30名自然科學家和人文社會科學家獲得過諾貝爾獎(獲獎者數量世界排名第四),19個菲爾茲獎(獲得者數量世界排名第二)。2016年,法國科研和發展的投入占PIB的2.22%,高于歐盟國家投入的平均水平,僅次于瑞典和德國。2017年,法國獲得科技創新的國家專利數量達16247件,向歐洲專利局申請的科技創新專利達10559件,位居歐盟第二。2018年,美國智庫編制的世界科技大國排行榜上,法國被列為僅次于美國、英國、日本的世界第四科技大國。

法國軟實力更是聞名遐邇。英國政治咨詢和公關公司聯合美國南加州大學公共外交學院一同編制的《2017年軟實力30強》年度報告顯示,法國從原先的第五名(2015年)一下子躍升到了全球軟實力排行榜的榜首,超過了美國和英國。

在軟實力中的政治領域,戴高樂創建的半總統半議會制已經存在半個多世紀,至今依然保持相當的生命力。原因在于不斷地對現行建制進行改革,使其走向更加民主、平等和公正,更加貼近社會,更加貼近民眾。通過改革,法國政治日益公開和透明,輿論和媒體的監督日益強化,民眾的政治參與范圍日益擴大。通過改革,反腐敗日益深化,高官和高管必須申報家產,民選官員和民選代表任期開始和結束必須公示家產,以便接受選民的審查和監督。通過改革和立法,法國擁有了比較完整和健全的“政黨法”,使法國政黨在“政黨法”框架下運行,遏制和大幅度減少了法國政壇的腐敗。法國政黨也在現代化和民主化,主要政黨從中央到地方黨黨首和參加國家選舉的候選人都由直選產生,黨章由全黨投票決定,非黨員亦可參與黨內的討論和表決。通過改革,參加選舉的候選人提名必須男女各半,從而基本上實現了法國男女在政治上的平等。

在軟實力的社會領域,法國形成了中產階級大、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兩頭小的橄欖型的社會階級結構,從而保持了社會的穩定、進步和發展。法國提倡社會平等、公正和正義,通過財富的分配和再分配以及扶貧計劃縮小了貧富差距,從而遏制了兩極化現象。因此,法國的貧富差距和兩極化程度沒有美國和英國那么嚴重。法國城鄉已經高度一體化,城鄉的對立和差別已經消失,農村不僅是經濟單位,而且是休閑、療養和旅游的場所。法國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建立起比較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起“從搖籃到墳墓”的社會保障體系。法國社會保障年均開支幾乎與PIB的年增長率同步,2017年支出占PIB的32.1%,占政府開支的43.1%。法國社保開支占PIB的比例自2014年至今居全球第一。迄今,法國醫療保險制度被世界衛生組織列入“最佳制度”的行列,這是因為法國醫療保險制度在覆蓋面、醫療費報銷范圍、醫療設施、醫生素質和醫療服務等方面都堪稱世界一流水平。2016年法國醫療衛生的支出占PIB的8.7%,人均為2977歐元。馬克龍總統表示要通過結構性的改革,建立“新的社會保障制度”,把法國建成“21世紀新型福利國家”,它“不應再因人而異,而必須更加透明和普及”。2021年要實現某些眼鏡、假牙和助聽器的全額報銷。法國十分重視環境保護,制定了一系列環保的法律法規,并將《環境憲章》列入憲法。法國還是世界上高舉應對氣候變化旗幟的旗手。

在軟實力的文化領域,盡管二戰后西方文化的頭把交椅轉移到了大西洋彼岸的美國,但法國文化在西方文明中依然十分突出和搶眼。法國文化源遠流長,勇于創新,標新立異,至今依然保持著多樣性和多元化的特點,從而大大增加了法國文化在國內的活力和持久性,在國際的影響力、吸引力、美譽度和文化活力。在法國官方倡導的“文化例外”政策下,保持法國文化的獨立性和自主性,捍衛法國本土文化的繁榮,并在西方文化中經常起著先鋒和表率的作用。憑借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歷史文化傳統,巴黎依然保持著昔日的風采,追逐時尚和潮流,誕生新的思潮和流派,依然是世界各國藝術家和文人墨客向往之地,趨之若鶩。

法國把教育視為國家長期戰略,“教育是國家置于優先地位的事業”,改變法國從教育抓起,改變貧困從教育抓起。2017年,法國教育總投入(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其他公共行政機構、企業和家庭)為1546億歐元,占PIB的6.7%,其中,法國政府支出中教育經費占政府總支出的9.6%。2017年,法國教育經費平均每個學生的占有量為8690歐元,其中,初等教育學生為6550歐元,中等教育學生為9890歐元,高等教育學生為11670歐元。由于教育經費的高投入,法國人受教育的比例逐年上升。2019年起3歲至16歲法國青少年實行義務教育。公立大中小學一律免費。膳食費用等都按家庭收入水平分許多等級,最低的完全免費。每年8月為廣大收入較低的家庭發放入學補助。2016年,25歲至64歲年齡段的法國人擁有高等教育文憑的占全國人口的35.2%,高于歐盟的平均水平。進入21世紀,法國接納外國留學生的數量在世界排名中一直緊跟美國和英國之后,穩居第三位。

法國文學藝術源遠流長,具有優秀的傳統,出現過燦爛輝煌的時期,誕生過許多聞名遐邇的大師和世界上絕大多數的思潮和流派,迄今在世界文學藝術上依然占據極其重要的地位。世界上許多人都是通過閱讀法國文學藝術作品認識和崇拜法國的,都在學習法國文學藝術中獲得啟迪和靈感,吸取人類文化的精髓。在文學方面,進入21世紀,在歐洲普遍存在文學疲軟的情況下,法國文學依然十分繁榮,每年出版的小說在500部以上,每年夏季休假后便迎來了法國一年一度的“文學季”,一大批新文學作品如潮水般集中上市。這些文學作品風格獨特、技巧創新、個性張揚,這些作品的作家對潛意識的挖掘、對概念的演繹、對心理的刻畫都有獨到之處。正因為法國文學在歐洲乃至世界的影響力和感染力,截至2014年,在111位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中,法國就有15位作家,占比超過10%,高居世界各國之首。在電影方面,法國是電影的發明國,在世界上創建了首個電影制片廠和創辦了首個國際電影節。法國藝術電影成為法國文化業的標志。2017年,法國擁有的電影院和放映廳數量在歐洲排名第一,全球排名第四。法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影院數字化的國家。2017年法國生產了300部影片,法國電影觀眾為2.092億人,在歐洲國家中排名第一。法國國內電影的最高獎——法國電影凱撒獎(César Awards),有“法國奧斯卡”之稱。此外,每年5月法國還舉辦戛納國際電影節,評選金棕櫚獎。進入21世紀,法國的戲劇、音樂、舞蹈、美術、雕塑也是流派紛呈,風格各異,呈現多彩單元的特點。

法國歷來是體育強國,在世界近現代體育史上占據重要地位。法國教育家和歷史學家顧拜旦倡導和發起奧林匹克運動會,主持制定國際奧委會章程、奧林匹克會徽、奧林匹克會旗,提出“更快、更高、更強”并成為奧運會的格言。因此,顧拜旦被譽為“現代奧林匹克之父”。

進入21世紀,平均每4個法國人中有1人經常參加鍛煉。法國人喜愛足球、橄欖球等集體體育項目,也喜愛滑雪、滑冰、賽艇、網球、高爾夫球等競賽體育項目,還有些法國人嗜好探險或冒險性體育項目,如自行車越野、遠足、登山、滑翔等。法國被稱為“愛好體育的國家”。在2016年里約第28屆奧運會上法國獲得獎牌數名列第7位,在2018年平昌第23屆冬奧會上法國獲得獎牌數名列第9位。法國是國際足球聯合會發起國之一,又是世界杯足球和歐洲杯足球的創始國。法國足球十分普及,“10個法國人有9個會踢足球”。2018年7月,法國國家足球隊在俄羅斯舉行的國際足聯世界杯決賽中再次奪得冠軍,時隔20年再次捧回“大力神杯”。法國每年都要舉辦“環法自行車賽”“法國網球公開賽”“達卡汽車拉力賽”等大型國際體育比賽,吸引國內外觀眾。法國贏得了2024年奧運會的舉辦權。

法國是旅游大國,這是因為法國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飲食文化和時裝文化十分搶眼。法國又是文明古國,歷史遺跡遍布全國各地,列入國家保護的古跡有12000個,列入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有近40個。巴黎在世界旅游城市中經常排名第一。法國每年還要評選法國最美麗的鄉村與法國人最喜愛的鄉村。旅游和度假已成為法國的時尚。法國人每年有5~6周帶薪休假,3/4的法國人每年至少一次在國內旅游和度假,1/4的法國人每年至少一次到國外旅游和度假。法國人旅游主要是為了休閑和度假,了解目的地的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2016年,法國人旅游達1.95億人次,其中,在法國本土旅游的占68.7%,到國外旅游的占25.4%。外國人到法國觀光旅游的人數在逐年增加,20世紀90年代末躍居世界第一位。2017年法國接待外國游客近8700萬人次,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旅游目的地。2016年,法國旅游業收入為1589億歐元,占法國PIB的7.1%。

在軟實力的外交領域,法國歷來堅守戴高樂所倡導的獨立自主和縱橫捭闔的外交。馬克龍將其具體化為積極和務實的外交,以彰顯法國的大國、強國地位和存在。馬克龍就職第五共和國總統至今的外交政策,把國內和國際防恐反恐作為絕對優先,改革和促進歐洲一體化作為首選,實施大國平衡和均勢,推行新型多邊主義,反對單邊主義。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美國優先”理念下實施單邊主義、孤立主義、某些領域“退縮主義”的情況下,在英國“脫歐”使英國在歐盟和歐洲的影響力下降的情況下,在德國總理默克爾受到“大聯盟政府”中一些政黨的牽制從而削弱了德國在歐盟和歐洲的“領頭羊”地位和作用的情況下,法國外交價值和地位得以抬升,馬克龍外交在西方世界和國際上的話語和活動空間得以擴大。年輕的馬克龍總統在短短的一年中積極地參加各種國際會議,提出各種主張和建議,代表歐盟國家率先與美、俄兩大國緩和關系,2017年12月召集捍衛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成果的“同一個地球峰會”,2018年新年伊始是當年首位訪問中國的西方國家元首,對非洲和中東的熱點問題提出新建議,從而打破國際關系中沉悶和僵化的局面,為國際政治舞臺帶來新氣象,使世界輿論刮目相看。他審時度勢,順勢而為,靈活創新。他行事果斷,充滿自信。他無論對盟友還是非盟友,都勇于面對現實,直言不諱,坦誠以見,不回避分歧。他在國際事務中去意識形態化的同時,將對方的歷史文化因素融入多邊和雙邊關系之中,從而使馬克龍頓時成為當今國際政治舞臺上備受矚目的外交明星人物,十分搶眼。

從奧朗德執政到馬克龍擔任總統,法中關系有了進一步發展,兩國交往日益密切,兩國人民往來日益頻繁,因此,第四版《列國志·法國》盡可能地增加中國的元素,從而使讀者對法中在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領域的交流有較為深入的了解和認識。

近代和現代史中的法國是西方社會的縮影,是西方社會變化的晴雨表和風向標,當代史中的法國亦是如此,二戰后法國發生的重大事件,往往在西方社會引起激烈的反應和產生重大的影響。讀者通過《列國志·法國》第三版不僅能夠全面和深入地認識當代法國,而且還可以大體上把握當代西方社會的脈絡和西方社會變化的動向。

吳國慶

2018年11月1日


[1] PIB是法文Produit intérieur brut的簡稱,譯成中文就是“國內生產總值”。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州区| 辉南县| 甘洛县| 仪征市| 巫山县| 扶风县| 黄平县| 定襄县| 五寨县| 民权县| 长沙县| 潼关县| 马关县| 黄骅市| 双鸭山市| 宁南县| 建始县| 万荣县| 松潘县| 岳普湖县| 建瓯市| 沁阳市| 香河县| 保定市| 科尔| 伊春市| 章丘市| 祁阳县| 南投县| 界首市| 神农架林区| 墨脱县| 吉安县| 太仓市| 绍兴县| 高安市| 班戈县| 岗巴县| 瑞丽市| 仁布县| 孟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