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二 風 物

1 山水

【層巒疊翠】cénɡ luán dié cuì一層一層的山頭疊在一起,青翠可觀。如:當我們向西遠望,遠遠的群山連綿起伏,層巒疊翠,像一條巨龍,在大海中翻騰。

【群山逶迤】qún shān wēi yí 逶迤:形容道路、山脈、河流等彎彎曲曲,延續不絕的樣子。形容山脈蜿蜒曲折、連綿起伏的樣子。如:當我們向北望去,群山逶迤,像馬在奔跑,奔向大海,奔向莽莽草原。

【連綿起伏】lián mián qǐ fú連綿:(山脈、河流、雨雪等)連接不斷。起伏:一高一低。指連續不斷且起伏不平。如:當你站在八達嶺上,看群山連綿起伏,奔向遠方,一望無際,令人遐想萬千。

【群山環抱】qún shān huán bào處在群山的環繞包圍之中。如:我家鄉的村莊在群山環抱之中。

【峰巒挺秀】fēnɡ luán tǐnɡ xiù 山巒挺拔秀麗。如:我的家鄉峰巒挺秀,山上綠樹成蔭,山下牛羊成群。

【層巒疊嶂】cénɡ luán dié zhànɡ重重疊疊的山嶺和山峰。形容山峰多而險峻。宋·陸九淵《與王謙仲書》:“方丈檐間,層巒疊嶂,奔騰飛動,近者數十里,遠者數百里,爭奇競秀。”

【崇山峻嶺】chónɡ shān jùn lǐnɡ崇:高。峻:山高西陡。高大陡峻的山嶺。晉·王羲之《蘭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山峰巋巍】shān fēnɡ kuī wēi山峰高大獨立。巋巍:形容高大矗立的樣子。如:仰望昆侖山,山峰巋巍,山上云海茫茫,瞬息萬變。

【高聳入云】ɡāo sǒng rù yún高高地矗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如:遠看玉龍雪山,高聳入云,圣潔莊重。

【千山萬壑】qiān shān wàn hè許許多多的山和溝。如:從飛機上往下看,千山萬壑,好像波濤洶涌的大海。

【峭壁懸崖】qiào bì xuán yá峭壁:陡直的石壁。形容山勢險峻。如:山路一邊是峭壁懸崖,高不見頂,云霧繚繞,另一邊是深谷不見底,空空幽幽,俯首一望,膽戰心驚。

【青山隱隱】qīnɡ shān yǐn yǐn青翠的山巒隱隱約約。如:白云繚繞,青山隱隱,看不見樹林,看不見巖石,大山像姑娘一樣,羞羞答答。

【云山霧罩】yún shān wù zhào山被云霧彌漫。或形容說話漫無邊際,使人困惑不解。如:今天大霧彌漫,大山隱隱在云山霧罩中,一片滄海茫茫,什么也看不見。

【山水靈異】shān shuǐ línɡ yì形容山和水非常神奇怪異。如:這里怪石嶙峋,山水靈異,風景獨特,也是一處未發現的旅游勝地。

【山川秀麗】shān chuān xiù lì形容山水美麗。如:這個寺院在山川秀麗的大山中,是修行的好地方。

【山清水秀】shān qīnɡ shuǐ xiù形容山水風景優美。清·李汝珍《鏡花緣》第四十七回:“祥云繚繞,紫霧繽紛,從那山清水秀之中,透出一座紅亭。”也作“山明水秀”。

【青山環抱,綠水縈回】qīnɡ shān huán bào,lǜ shuǐ yínɡ huí形容山水回旋往復曲折環繞。如:這個村莊在青山環抱、綠水縈回的地方,風景美麗如畫,令人向往。

【童山濯濯】tónɡ shān zhuó zhuó形容山上光禿禿的沒有樹木。童山:沒有樹木的山。濯濯:形容山上光禿禿,沒有樹木。如:過去大辦食堂的年代童山濯濯,今天群山又郁郁蔥蔥。

【河水汩汩】hé shuǐ ɡǔ ɡǔ形容水流動的聲音。汩汩:水流動的聲音或樣子。如:河水汩汩,不舍晝夜,流向田野,經過村莊,奔向大海。

【泉水淙淙】quán shuǐ cónɡ cónɡ淙淙:流水的聲音。形容泉水流的聲音。如:靜靜的山邊,只有泉水淙淙,打破了大自然的寂寞。

【流水潺潺】liú shuǐ chán chán潺潺:流水的聲音。形容溪水、泉水等流動的聲音。也形容水緩緩流動的樣子。如: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流水潺潺,伸向遠方,溪中魚兒蝦子追逐嬉戲,悠然自得。

【錦繡河山】jǐn xiù hé shān錦繡:泛指精美鮮艷的絲織品,比喻美好。如:請人們用澎湃的激情,跌宕的語言歌頌祖國的錦繡河山。

【羊腸鳥道】yánɡ chánɡ niǎo dào形容山路狹窄,曲折而險峻。唐玄宗《早登太行山中言志》詩:“火龍明鳥道,鐵騎繞羊腸。”如:我游覽了雁蕩山,山上有名勝古跡,但盡是羊腸鳥道。

【青山綠水】qīnɡ shān lù shuǐ泛稱美好的山水景致。也作“綠水青山”。毛澤東《送瘟神》:“綠水青山枉自多,華佗無奈小蟲何!千村薜荔人遺矢,萬戶蕭疏鬼唱歌。”如:我們向往的青山綠水,在全國的綠化運動中,為期不遠了。

【涓涓泉水】juān juān quán shuǐ 泉水細細地慢慢地流的樣子。如:涓涓泉水從亂石中穿過,從山崖上跌落,曲曲彎彎流淌在叢草和荊棘叢生的山巖之間。

【碧波渺渺】bì bō miǎo miǎo碧波:青綠色的水波。渺渺:水勢浩大而悠遠形容青綠色的波濤蕩漾,一望無邊。如:洞庭湖碧波渺渺,泛舟其上,多么逍遙。

【清澈如鏡】qīnɡ chè rú jìnɡ形容水清而透明像鏡子一樣。如:清澈如鏡的湖水,倒映著藍天白云,倒映著岸邊的羊只和牧童。

【湖光山色】hú ɡuānɡ shān sè湖和山相映襯的秀麗景色。如:西湖的湖光山色,讓人著迷,流連忘返。

【淡妝濃抹】dàn zhuānɡ nónɡ mǒ妝:妝飾。抹:涂抹。形容淡素和濃艷兩種不同的妝飾。宋·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山重水復】shān chónɡ shuǐ fù山巒重疊,河流盤旋。形容山河重重阻隔。宋·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碧水青山】bì shuǐ qīnɡ shān形容山水秀麗的景色。清·敦敏《贈曹雪芹》:“碧水青山曲徑遐,薜羅門巷足煙霞。”如:站在家鄉的海邊,遠望碧水青山,白帆點點,風平浪靜,多好的風景啊!

【山光水色】bì shuǐ qīnɡ shān山水的景色。形容山水秀麗。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倒是先生得閑來西湖上走走,那西湖山光水色,頗可以添文思。”

【水天一色】shuǐ tiān yī sè水與天相連,呈現一樣的顏色。形容水天相接的雄渾景象。語出唐·王勃《滕王閣序》:“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風平浪靜】fēnɡ pínɡ lànɡ jìnɡ沒有風浪,非常平靜。如:昨天依然天晴,海上風平浪靜。宋·楊萬里《泊光口》詩:“風平浪靜不生紋,水面渾如鏡面新。”也比喻時局安定。

2 云雨

【彤云密布】tónɡ yún mì bù彤云:下雪前的陰云。雪前的陰云布滿天空。如:彤云密布,天色低沉,頃刻變化,大雪紛飛。

【云海茫茫】yún hǎi mánɡ mánɡ茫茫:沒有邊際,看不清楚(多形容水)。從高處下望時,平鋪在下面的像海洋一樣的云。如:天空云海茫茫,層層白云像海洋里翻滾著的浪花。

【陰云密布】yīn yún mì bù 快要下雨,黑色的云布滿天空。如:天空中陰云密布,雷聲滾滾,頃刻間大雨傾盆。

【白云繚繞】bái yún liáo rào繚繞:回還旋轉。白色的云朵回還旋轉,如:白云繚繞,霧氣沉沉,太陽遲遲不上來,讓人沮喪擔憂。

【云蒸霞蔚】yún zhēnɡ xiá wèi云霧升騰,彩霧聚集。形容絢麗燦爛的景象。蒸:升騰。蔚:聚集。劉白羽《長江三日》:“抬頭望處,已到巫山。上面陽光垂照下來,下面濃霧滾涌上去,云蒸霞蔚,頗為壯觀。”

【云霧縹緲】yún wù piāo miǎo縹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形容云霧隱隱約約,若有若無的樣子,如:高山上云霧縹緲,似煙非煙,忽聚忽散。

【傾盆大雨】qīnɡ pén dà yǔ 形容雨像盆子一樣倒下來。比喻雨勢大而且急驟。宋·蘇軾《雨意》:“煙擁層巒云擁腰,傾盆大雨定明朝。”

【大雨滂沱】dà yǔ pānɡ tuó形容雨下得很大。如:對面不見人影,四周聽不見別的響聲,只有震耳的雷聲和大雨滂沱的噪音。

【細雨霏霏】xì yǔ fēi fēi霏霏:煙霧、細雨等彌漫的樣子。細小的雨綿密地下。如:細雨霏霏,窗外灰蒙蒙的,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地。

【狂風暴雨】kuánɡ fēnɡ bào yǔ急速猛烈的風雨。也比喻劇烈的動蕩。宋·梅堯臣《惜春三首》之二:“前日看花心未足,狂風暴雨忽無憑。”如:狂風暴雨,山洪暴發,眼看著一場災難即將發生。又如:革命的浪潮像狂風暴雨沖垮了污泥濁水。張恨水《啼笑因緣》第十九回:“他的心潮起落,如狂風暴雨一般,一陣一陣緊張,一陣一陣衰落,只是他人躺在沙發上,卻一分一厘不曾挪動。”

【風雨如晦】fēnɡ yǔ rú huì晦:夜晚。風雨交加,天色昏暗,就像在夜晚里一樣。《詩經·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也比喻社會動蕩或形勢險惡。郭沫若《星空·歸來》:“這風雨如晦之晨,游子歸來了。”如:在那風雨如晦的舊社會,多少有識之士為建立新中國而做出巨大的努力和犧牲,我們決不能忘記這一切。

【風雨之夕】fēnɡ yǔ zhī xī夕:傍晚,太陽快下山的時候。刮風下雨的傍晚。如:在風雨之夕,天逐漸黑下來,我們還在途中,大家心里都很著急。

【風雨交加】fēnɡ yǔ jiāo jiā風和雨一齊襲來,形容天氣惡劣。清·梁章鉅《浪跡叢談·徐夕元旦兩詩》:“冬至前后,則連日陰曀,風雨交加,逾月不止。”

【凄風苦雨】qī fēnɡ kǔ yǔ凄風:冷風。苦雨:過多的雨。形容惡劣的天氣。也比喻凄慘悲涼的境遇。語出《左傳·昭公四年》:“春無凄風,秋無苦雨。”清·褚人獲《隋唐演義》第六十二回:“我們住在這里,總不了局,不如趁這顏色未衰,再去混他幾年,何苦在這里,受這些凄風苦雨。”也作“凄風冷雨”。

【風雨如磐】fēnɡ yǔ rú pán磐:扁厚的大石塊。風雨像磐石一樣,遮蓋著整個天空。形容風雨很大。如:昨天風雨如磐,那風追趕著雨,雨趕著風,風和雨聯合起來追趕著天上的烏云。整個天地處在雨水之中。也比喻黑暗勢力的沉重壓迫。如:1940年母親的去世,終于切斷了我與家鄉的連接紐帶。那真是風雨如磐的年代。

3 日月星辰

【玉兔東升】yù tù dōnɡ shēnɡ玉兔:傳說月中有玉兔,故常用“玉兔”代指月亮。指月亮從東方升起來。如:玉兔東升,高懸天空,清幽的月光給萬物披上了一層輕紗。

【旭日東升】xù rì dōnɡ shēnɡ旭日:早晨的太陽。早晨的太陽剛剛從東方升起來。比喻充滿活力、朝氣蓬勃的氣象。碧野《閃光的浪花》:“春天里的一個早晨,我來到長江葛洲壩工地。旭日東升,萬縷金光照耀著三峽口南津關抖蕩的波濤。”也作“旭日初升”。如:旭日初升,驅除了黑暗,向天空、向峰巒、向大地噴出紅艷艷的光芒。

【噴薄欲出】pēn báo yù chū氣勢壯盛,噴涌而出的樣子。形容水涌起或太陽涌出地平線的景象。毛澤東《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

【皓月當空】hào yuè dānɡ kōnɡ明亮的月亮懸掛在天空。如:皓月當空,大地一片潔白,天上無云,星星無光,整個世界寂靜安詳。

【月光皎潔】yuè ɡuānɡ jiǎo jié月亮的光輝明亮而潔白。如:望天空,清澈如水,萬里無云;賞月色,月光皎潔,柔和清澈;看大地,參差斑駁,灑銀鋪雪。

【月色蒼涼】yuè sè cānɡ liánɡ蒼涼:凄涼。形容月光凄清。如:一陣涼風帶來了寒意,月亮孤獨地掛在天空,月色蒼涼。

【烘云托月】hōnɡ yún tuō yuè烘:渲染。本指作當時渲染云彩來襯托月光。也比喻從側面加以點染,以烘托所描繪的事物。張愛玲《更衣記》:“現在要緊的是人,旗袍的作用不外乎烘云托月,忠實地將人體輪廓曲曲勾出。”

【星月交輝】xīnɡ yuè jiāo huī星與月相互映照。如:天空無云,繁星滿天,月光皎潔,星月交輝。

【星光燦爛】xīnɡ ɡuānɡ càn làn星星的光彩鮮明耀眼。如:白茫茫的天河,靜靜地掛在湛藍的天空中,兩岸星斗滿天,星光燦爛。

【繁星滿天】fán xīnɡ mǎn tiān天上都是密密麻麻的星星。如:茫茫夜空,繁星滿天,一切是那么靜謐,那么美好。

【朗朗星光】lǎnɡ lǎnɡ xīnɡ ɡuānɡ朗朗:形容明亮。明亮的星光。如:皎皎月色、朗朗星光,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畫。

【星光閃爍】xīnɡ ɡuānɡ shǎn shuò星光動搖不定,忽明忽暗。如:夜深人靜,星光閃爍,月亮深情地照著大地。

【月色溶溶】yuè sè rónɡ rónɡ溶溶:(水)寬廣的樣子。形容月色柔和溫潤。如:月色溶溶,大地靜悄悄地披了一件銀紗,柔柔地撫慰著入睡的人們進入夢鄉。

【無邊風月】wú biān fēnɡ yuè風月:清風明月,指美好的景色。形容無限美好的風景。元·白挺《西湖賦》:“春雨為觀,香月為鄰,水竹院落,無邊風月,見天下地心以志之。”

【月白風清】yuè bái fēnɡ qīnɡ 月色明亮,微風清和。形容月夜幽靜美麗。宋·蘇軾《后赤壁賦》:“月白風清,如此良夜何?”

【玉兔銀蟾】yù tù yín chán傳說月亮上有廣寒宮,宮中有玉兔和蟾蜍,因以代指月亮。唐·白居易《中秋月》:“照他幾許人腸斷,玉兔銀蟾遠不知。”

【碧海青天】bì hǎi qīnɡ tiān 碧綠的大海,藍色的天空。形容天水一色,廣闊無邊。唐·李商隱《嫦娥》:“云母屏風燭影深,長河漸落曉星沉。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

4 黃昏夜晚

【萬家燈火】wàn jiā dēnɡ huǒ 形容城鎮夜晚燈火通明的景象。茅盾《蘇聯見聞錄》:“十時五十分車開了,月明如晝,天氣很暖和,遙望萬家燈火的莫斯科,不勝惜別之情。”如:我們到了上海,趕忙買票,乘上大巴車到了寧海,已是萬家燈火了。

【火樹銀花】huǒ shù yín huā火樹:綴滿燈彩的樹。銀花:放射銀白色光芒的燈。形容夜晚燈彩絢麗或焰火燦爛的景象。唐·蘇味道《正月十五夜》:“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宋·文天祥《送前人元宵》:“火樹銀花,簇朱陵之明月,羅幃繡幕,開綠野之春風。”如:節日的夜晚,到處是火樹銀花,到處是歡歌笑語。

【夜色蒼茫】yè sè cānɡ mánɡ夜晚的景色寬闊遼遠。如:太陽下山了,夜色蒼茫,集市上的人慢慢地多起來,他們多是上班族,前來買菜的。

【伸手不見五指】shēn shǒu bù jiàn wǔ zhǐ 天黑看不見手指。形容天很黑。如:已是午夜,伸手不見五指,我們小心翼翼地摸索著前行。

【落日余暉】luò rì yú huī夕陽西下發出的光輝。如:這時候,太陽已經銜著山巔,西邊落日余暉,照著滿天血紅的晚霞。

【炊煙繚繞】chuī yān liáo rào炊煙回環旋轉。如:今天的農村都用上了電與液化氣,那種炊煙繚繞、鳥雀歸巢的情景已不多見了。

【霞光萬道】xiá ɡuānɡ wàn dào形容日出日落時霞光散射的景象。如:太陽下山,霞光萬道,把天上的云彩照得通紅。真是“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

【焰火燦爛】yàn huǒ càn làn焰火:煙火。光彩鮮明耀眼。如:除夕,整個城市天空焰火燦爛,五彩繽紛,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5 河海波濤

【黃河咆哮】huánɡ hé páo xiāo 咆哮: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形容黃河的水聲洶涌奔流。如:烏云滾滾,黃河咆哮,士兵搞到幾只舢板,拿著撐桿,正向著黃河渡去。

【狂風惡浪】kuánɡ fēnɡ è lànɡ大風引起了大浪。比喻驚險的遭遇或敵人的險惡的破壞活動。如:黃河的狂風惡浪,阻擋不了萬馬奔騰的解放軍戰士前行的腳步。

【激浪滔滔】jī lànɡ tāo tāo滔滔:形容大水滾滾。洶涌急劇的波浪。如:奔騰的黃河,激浪滔滔,在夕陽的照耀下,像一條金色的帶子蜿蜒奔向遠方。

【怒濤澎湃】nù tāo pēnɡ pài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擊。洶涌起伏的浪濤。如:長江堤壩向下放水,像萬馬奔騰,怒濤澎湃,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蔚為壯觀。

【波浪滔天】bō lànɡ tāo tiān形容波浪極大。如:長江發了洪水以后,波浪滔天,簡直像千萬匹脫韁的野馬。

【碧波蕩漾】bì bō dànɡ yànɡ形容碧綠色的水波起伏不定。如: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碧波蕩漾,明亮得如一塊淡綠的綢緞。

【浩瀚大海】hào hàn dà hǎi形容大海水勢盛大。如:浩瀚大海,一望無際,遠遠望去,天水一色。

【汪洋大海】wānɡ yánɡ dà hǎi形容大海水勢浩大。如:在汪洋大海中,風平浪靜,幾只打漁船,星星點點。

【怒潮滾滾】nù cháo gǔn gǔn潮水像發怒一樣滾滾而來。如:黃河咆哮,怒潮滾滾,不舍晝夜,向東奔流。

【煙波浩渺】yān bō hào miǎo煙波:煙霧籠罩的江湖。浩渺:水面遼闊。形容江湖水面十分遼闊。如:煙波浩渺,天水一色,江邊垂釣,快樂逍遙。

6 平原沃野

【沃野千里】wò yě qiān lǐ形容肥沃的土地極為寬廣。如:祖國的山河,沃野千里,一馬平川,是我們的莊稼,年年歲歲,五谷豐登。

【一馬平川】yī mǎ pínɡ chuān 空曠的土地或草地一望無際。如:咸陽西安周圍三百里,一馬平川。

【廣袤千里】ɡuǎnɡ mào qiān lǐ廣袤:東西長度叫“廣”,西北長度叫“袤”。形容東西南北極為廣闊。如:河西走廊,廣袤千里,東到蘭州市,西到玉門關,是古代通西域的通道。

【瀚海無垠】hàn hǎi wú yín瀚海:指沙漠。垠:界限,邊際。形容沙漠無邊際。如:我們寧夏也有瀚海無垠、一望無際的沙漠,但近年來的開發綠化,引水造田,已逐步縮小了。

【一望無涯】yī wànɡ wú yá 涯:邊際。一眼望不到邊。形容非常遼闊。也作“一望無際”。如:剛走進草原,就看見一望無際的綠草隨風起伏,像波浪一樣。

【阡陌縱橫】qiān mò zònɡ hénɡ 阡陌:田中間的小路,田間小路交錯。形容田園十分繁盛。如:在分田到戶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有田,因此阡陌縱橫,參差交錯。

7 荒蕪凄涼

【窮山惡水】qiónɡ shān ě shuǐ窮山:貧瘠荒涼的山。惡水:很難利用的水流。形容很壞的自然條件,惡劣的環境。孫犁《山地回憶》:“它使我想起很多事情,想起在阜平窮山惡水之間度過的三年的戰斗的歲月,使我記起很多人。”如:改革開放以來,窮山惡水已改變面貌,變成阡陌縱橫的良田。

【滿目凄涼】mǎn mù qī liánɡ滿目:滿眼。所見的都是凄慘荒涼的景象。如:日本這次海嘯大地震引發了核電站的泄漏,三十公里以內無人煙,滿目凄涼。

【一片廢墟】yī piàn fèi xū城市、村莊遭遇破壞或災害后變成的荒涼地方。如:大地震后,這里已是一片廢墟。

【斷井頹垣】duàn jǐnɡ tuí yuán斷井:斷了的井欄。頹垣:坍塌的短墻。形容建筑物殘破的景象。如:這里拆遷以后,變成了斷井頹垣,爛盆瓦罐丟棄一地。

【荒無人煙】huānɡ wú rén yān十分荒涼沒有人住的地方。人煙:指住戶、居民。穆欣《解放西昌之戰》:“部隊指戰員忍饑受寒,翻越高達四千二百多米荒無人煙的大山。”如:這里荒無人煙,只是暫時現象。建設大軍一到,舊貌就會換新顏。

【破敗不堪】pò bài bù kān破舊得不成樣子。又作“破爛不堪”。如:在破敗不堪的房子的墻上,寫著幾行歪歪扭扭的字。

【草木凋敗】cǎo mù diāo bài草木凋謝衰敗。如:到了冬天,草木凋敝,一片蕭條景象。

【荊棘叢生】jīnɡ jí cónɡ shēnɡ荊棘:泛指山野叢生的帶刺小灌木。荊棘成群地生長出來,比喻前進道路阻礙很大,困難極了。如:過去賀蘭山下,荒草遍野,荊棘叢生,今天是田園阡陌,綠樹蔥蔥,已今非昔比了。

【荒郊曠野】huānɡ jiāo kuànɡ yě曠:空野。荒涼空曠的郊野。清·錢彩《說岳全傳》第八回:“你看一路去,俱是荒郊曠野,猛惡林子,如何存頓。”如:我那時一個人到西干渠摻沙子。在這個荒郊曠野,既無村莊,又無農舍,我只有躲到人家的水房里棲身,過著蘇武牧羊式的生活。

【塵土飛揚】chén tǔ fēi yánɡ灰塵和細土到處飛揚。如:過去西北的沙塵暴來了以后,天昏地暗,塵土飛揚,經過十余年的綠化,今天已經好多了。

【窮鄉僻壤】qiónɡ xiānɡ pì rǎnɡ荒涼貧窮而偏僻的地方。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九回:“窮鄉僻壤,有這樣的讀書君子,卻被守錢奴如此凌虐,足令人怒發沖冠!”如:建國六十年,公路鐵路的發展已密布全國,真正的窮鄉僻壤已不多見了。

8 建筑器物

【瓊樓玉宇】 qiónɡ lóuyù yǔ原指仙界的亭臺樓閣。后形容瑰麗華美的樓宇、宮殿。如:北京古宮,瓊樓玉宇,讓人一睹皇家風采。

【殿宇崢嶸】diàn yǔ zhēnɡ rónɡ 崢嶸:高峻。形容殿宇高峻、有氣勢。如:這些寺廟,建筑華麗,殿宇崢嶸。

【鱗次櫛比】lín cì zhì bǐ 次:順序。櫛:梳篦的總稱。比:排列,挨著。形容房屋等密集,像魚鱗和梳子齒一樣,一個挨著一個排列的樣子。路遙《平凡的世界》(下)第一章:“那商店鋪面,樓房街舍就沿著這條蜿蜒曲折的街道……鱗次櫛比,層層疊疊,密集如蜂房蟻巢。”

【金碧輝煌】jīn bì huī huánɡ金碧:金黃色和碧綠色。形容建筑物裝飾華麗,光輝耀眼。《醒世恒言》三十七:“進了門樓,只見殿宇廊廡,一刬的金碧輝煌,耀睛奪目,儼如天宮一般。”如:布達拉宮高大雄偉、金碧輝煌。

【千姿百態】qiān zī bǎi tài形容姿態多樣各不相同。如:城市樓房不是像過去的清一色,而已是千姿百態。

【古色古香】ɡǔ sè ɡǔ xiānɡ 形容器物、藝術品或陳設品等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調。如:走過那古色古香的走廊,便可看見一座怪石嶙峋的假山,山的背后是密密的樹林。

【栩栩如生】xǔ xǔ rú shēnɡ栩栩:生動的樣子。指藝術形象生動逼真,像活的一樣。如:大殿內,四周紫紅的柱子上龍飛鳳舞,雕刻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冰心《我看見了陶淵明》:“怎么能使歷史上人物栩栩如生地走到青年人的眼前,這就是歷史小說的作用了。”如:古代藝術家在寺院廟宇中塑造的名人佛像金光閃閃、栩栩如生、精妙絕倫。

【璀璨奪目】cuǐ càn duó mù形容珠玉等光彩耀眼。如:這座古塔是我國建筑史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

【熠熠生輝】yì yì shēnɡ huī熠熠:一閃一閃,形容閃光發亮。形容光彩閃耀的樣子。如:布達拉宮在陽光的照耀下,光芒四射,熠熠生輝。

【高閣凌空】ɡāo ɡé línɡ kōnɡ高高的樓閣升在天空中,形容高樓建筑物的雄偉。如:這座大殿的四周向上翹起,高閣凌空,頗為壯觀。

【雕梁畫棟】diāo liánɡ huà dònɡ雕花、彩繪的梁棟。形容中式建筑物富麗堂皇。也作“畫棟雕梁”。《紅樓夢》第三回:“正面五間上房,皆雕梁畫棟。”

【美輪美奐】měi lún měi huàn輪:高大。奐:眾多。語出《禮記·檀弓下》:“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后來就用“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眾多。李健吾《看戲十年》:“好像一夢方醒,揉揉眼,右邊出現了巍峨莊嚴的大會堂,左邊出現了美輪美奐的博物館。”

【富麗堂皇】fù lì tánɡ huánɡ富麗:宏偉華麗。堂皇:氣勢盛大。形容建筑、場面或陳設華麗而有氣派。巴金《家》第三十章:“公館里添了許多盞電燈,到處張燈結彩,裝飾得十分富麗堂皇。”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吴堡县| 隆德县| 东乡县| 夹江县| 阳泉市| 满洲里市| 徐闻县| 布尔津县| 内黄县| 通渭县| 临安市| 红原县| 柳河县| 防城港市| 恭城| 临漳县| 白山市| 克山县| 台中市| 拉萨市| 宁武县| 托克逊县| 宁晋县| 巴彦淖尔市| 丰县| 开原市| 麟游县| 南康市| 辽源市| 晋中市| 昭觉县| 江西省| 读书| 梁河县| 南丰县| 寿光市| 昔阳县| 湖北省| 阜宁县| 晋宁县| 巴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