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香藥廣用
  • 王榮主編
  • 934字
  • 2021-12-22 18:53:09

前言

PREFACE

香藥在中國傳統醫藥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疾病防治中發揮著獨特的優勢。然而,關于“香藥”的概念,目前并沒有明確界定。多數學者認為,香藥是香料藥物的簡稱,是具有揮發性,用于醫療衛生和配制香料食品的含有芳香成分的天然藥物。

宋代《陳氏香譜》、洪氏《香譜》等將可以用作制香的藥材統稱為香藥,除了沉香、檀香、乳香、沒藥、龍腦、丁香等常用香藥,甘草、當歸、厚樸、大黃等具有香氣的藥材皆可以用作制香,認為皆可歸入香藥的范疇。如李良松在《香藥本草》中認為,藥用部位氣味芳香,或經燃燒、煎制、磨粉、加熱能產生香氣,以及雖無特殊香味,但用于合香制香的藥物,皆可稱為香藥。這樣的定義范圍太廣,似乎不夠明確。

唐宋時期外來香藥大量輸入中國,一方向促進了中醫中藥的發展,出現了很多使用香藥的方劑;另一方向,香藥也存在很多濫用的情況。至金元時期,朱丹溪在《局方發揮》痛批香藥的濫用,其所批判的香藥,主要是指具有“清揚飛竄”、“燥悍香竄”等特性的一類藥材。朱丹溪對于氣郁之證,亦常用理氣之香附、砂仁、沉香等藥,其他如丁香、乳香、茴香等也是其常用之品。

編者認為,香藥的概念應兼具以下三個標準,其一,含有芳香揮發性成分;其二,醫藥保健常用之品,或可以配制香料并作為主要原料;其三,在溝通東西方貿易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不能單純以是否具有香氣來區分,例如甘草、陳皮、當歸、厚樸、大黃等雖具有香氣,但不應列入;常見的發汗解表藥和輕清解暑藥如紫蘇、金銀花、香薷、佩蘭、藿香等,也不應列入香藥的范疇。

據此標準,本書選擇的香藥共38種,即:沉香、木香、麝香、檀香、安息香、蘇合香、血竭、丁香、乳香、硼砂、小茴香、大茴香、龍涎香、沒藥、肉豆蔻、白豆蔻、紅豆蔻、降真香、郁金香、甘松、補骨脂、蘆薈、藏紅花、縮砂仁、胡蘆巴、胡椒、冰片、蓽茇、蓽澄茄、迷迭香、阿魏、膃肭臍、香附、肉桂、琥珀、訶子、白膠香、胡桐淚,等。并精選各類香藥方劑291種,其中包括養生保健方、內科方、婦科方、兒科方、外科方、五官方、美容方等七個方面。此外,本書對于中醫學中難以理解的名詞作了解釋,以便于讀者學習和使用。

本書的編寫及出版得到寧夏醫科大學優勢學科群項目“回醫香藥在方劑中的配伍規律及臨床應用研究”(項目編號:XY201524)的全力資助,在此深表感謝!

編 者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溪市| 三河市| 中方县| 崇文区| 太白县| 永丰县| 特克斯县| 东台市| 邛崃市| 九龙城区| 磐安县| 浮梁县| 莒南县| 舞阳县| 昌江| 定安县| 沙雅县| 华容县| 桂平市| 永春县| 台前县| 城步| 股票| 陇西县| 河津市| 周口市| 东阿县| 扎兰屯市| 辽源市| 德惠市| 淮北市| 扶沟县| 华宁县| 集安市| 喜德县| 松原市| 桃源县| 宾川县| 阿荣旗| 酒泉市| 嫩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