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在魯迅故居前

  • 挑燈夜話
  • 張占勤
  • 2529字
  • 2021-04-26 17:48:39

那年,我去浙江出差,順道拜訪了中國現代文學巨匠魯迅的故鄉紹興。來浙江不去紹興走一趟,對于從小在語文課本中閱讀魯迅先生作品的我來說,是怎么也說不過去的。特別是他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那么令人神往。

紹興是魯迅的故居,魯迅先生在這里度過了他快樂的童年。漫步古街,不由自主地想起魯迅當年讀書上學的情形。在百草園,仿佛看到了先生少年時玩耍嬉鬧的場面。“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油蛉在這里低唱,蟋蟀們在這里彈琴。”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它為新臺門周氏族人所共有,占地面積近2000平方米。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稻谷。童年的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們來到百草園中玩耍嬉戲,捉蟋蟀,玩斑蝥,采桑葚,摘覆盆子,拔何首烏。夏天在樹蔭下乘涼,冬天在雪地里捕鳥。在百草園,我按照當年魯迅先生敘述的順序挨個走了一遍,摸摸光滑的石井欄,拍拍高大的皂莢樹,只是不知這菜畦是不是和當年的一樣碧綠,也不知油蛉和蟋蟀都藏到哪里去了。

魯迅的故居比我想象中的要大很多,上房、偏房、會客室、廚房、書房,還有傭人住的地方應有盡有。在這樣的環境中,魯迅度過了快樂的童年。作為當時大戶人家的少爺,他的生活應該是優裕的,不愁吃穿,但是這種生活到了他十三歲那年出現了轉折,家道的中落讓他飽嘗了人間的酸甜苦辣。

從百草園出來,我們又按當年先生上學的路徑,來到了他讀書的地方。正如魯迅先生說的:“出門向東,不上半里,走過一道石橋,便是我先生的家了。從一扇黑油的竹門進去,第三間是書房。中間掛著一塊匾道:三味書屋。”三味書屋約有40平方米,“三味書屋”的匾額,是清朝著名書法家梁同書所題。“三味”的意思是讀經味如稻粱,讀史味如肴饌,讀諸子百家味如醯醢。匾額下掛著一幅《松鹿圖》,學生每天上學要先對著匾額和《松鹿圖》行禮,然后才開始讀書。兩邊的柱子上有一副抱對:“至樂無聲唯孝弟,太羹有味是詩書。”書屋正中的木方桌和高背椅子是塾師的講臺,兩旁的椅子供來客歇坐,邊上則為學生的座位。從嚴格意義來說,這不是一個教室,我猜想它其實是私塾先生的一個會客廳,里面僅安放了七八張桌椅而已。

魯迅的座位最初在書屋的南墻下,由于別人常進出后園,走來走去影響他學習,就要求老師更換位置,把座位移到東北角。魯迅使用的是一張兩抽屜的硬木書桌,桌面右邊有一個一寸見方的“早”字,是魯迅當年刻下的。一次,魯迅因故遲到,受到老師的嚴厲批評,于是就刻下了這個“早”字自勉。在這里,魯迅刻苦學習,博覽群書,掌握了扎實的國學知識,為他日后的文學創作鑒定了基礎。

童年的魯迅是幸福的,少年的魯迅又是不幸的。1881年,魯迅出生在這樣一個官僚地主的家庭里,在他13歲那年,他的原來在京城做官的祖父因故入獄,此后他的父親又長期患病,終至死亡,家境便迅速敗落下來。家庭的變故對少年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是長子,上有孤弱的母親,下有幼弱的弟妹,他不得不同母親一起承擔起養家糊口的重擔。天真活潑的童年生活結束了,他過早地體驗到了人生的艱難和世情的冷暖。他經常拿著醫生為父親開的藥方到藥店去取藥,拿著東西到當鋪去變賣。在過去家境好的時候,周圍的人是用一種羨慕的眼光看待他這個小少爺的,話語里包含著親切,眼光里流露著溫存。當他家窮了下來,周圍人的態度就都變了:話語是冷冷的,眼光是涼涼的,臉上帶著鄙夷的神情。周圍人態度的變化,在魯迅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他心靈的打擊太大了,這使他感到在當時的中國,人與人之間缺少同情和愛心。人們大都是勢利眼:對有錢有勢的人是一種態度,對無錢無勢的人又是另一種態度。多年之后,魯迅還非常沉痛地說:“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吶喊〉自序》)

苦難是一筆財富,特別是對于年輕人來說,經歷苦難可以磨煉意志,促使其盡快成長。在當時,一般讀書人走的是三條道路:一條是讀書做官的道路。通過科舉考試,可以升官,可以發財,個人身價百倍,家庭也隨之受到世人的羨慕。這被認為是讀書人的“正路”。當不上官的還可以去當某一個官員的“幕僚”,為這個官員出謀劃策,奔走效力,接受這個官員的饋贈。借著這個官僚的權勢,自己也有了權勢。這是當時讀書人常走的第二條道路。假若前兩條道路都走不通,還可以去經商,雖然這被當時的官員所不齒,但到底可以發家致富,不致落到被侮辱、被損害的社會底層。魯迅走的則是被當時人最看不起的另一條道路:進“洋學堂”。這在當時的中國,是被一般人視為“把靈魂賣給洋鬼子”的下賤勾當。1898年,18歲的魯迅,懷揣著慈母多方設法籌措的八塊銀元,抱著到“異地”去尋“別一類”的“人們”的目的,離開了家鄉,進了南京水師學堂,后來又改入南京路礦學堂。這兩所學校都是當時的洋務派為了富國強兵而興辦的,其中開設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傳授自然科學知識的課程,這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中是從來沒有過的。在課余,魯迅還閱讀了外國文學和社會科學方面的著作,這大大開拓了他的視野。特別是嚴復翻譯的英國人赫胥黎的《天演論》,更是對魯迅產生了深刻的影響。《天演論》是介紹達爾文進化論的一部著作,這使魯迅認識到現實世界并不是和諧完美的,而是充滿了激烈的競爭。魯迅所處的時代,正是中國社會從封建專制向民主共和過渡、近代文明向現代文明過渡的轉型時期,他思想敏銳,見解深刻,敢說真話。作為革命家、思想家,魯迅有著中華民族可貴的精神。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為了拯救積貧積弱的舊中國,他用手中的筆進行戰斗,對敵人,他“一個也不寬恕”。他為我們這個民族在吶喊,他清醒地認識到,一個人,一個民族,要想生存,要想發展,就要有自立、自主、自強的精神,不能甘受命運的擺布,不能任憑強者的欺凌。

魯迅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海內外全體炎黃子孫的驕傲。要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建設一個強大的屹立于世界東方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今天我們仍然需要繼承和發揚魯迅的這種精神。不知先生知否?

離開魯迅故居前,面對先生的塑像我深深地鞠了一躬,對這位中華民族的脊梁,我由衷地感到敬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台中市| 吉安县| 探索| 山西省| 鄂尔多斯市| 胶州市| 鄂尔多斯市| 胶南市| 罗江县| 奉化市| 鄂州市| 蒲江县| 水富县| 岚皋县| 乐都县| 崇文区| 西青区| 佛教| 新乐市| 灵丘县| 泾阳县| 垦利县| 陇南市| 罗甸县| 芒康县| 微博| 封开县| 辽源市| 梁河县| 安泽县| 桃源县| 隆化县| 舒城县| 沁水县| 涟水县| 正阳县| 荥经县| 聂拉木县| 新竹市| 岚皋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