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明代稱為打硙口
- 是說石嘴山:石嘴山民俗風情之魅力
- 劉淑娟
- 374字
- 2021-04-26 14:29:28
賀蘭山有許多山口。最早系統著錄賀蘭山山口的文獻,是明代的《弘治寧夏新志》。此后的寧夏方志亦詳加著錄。這諸多山口中有一個山口名打硙口。硙者,石磨也。顧名思義,其當地是采石打磨之所,故名。
打硙口在一些史料中也寫做打硯口,又作大登溝口。其位置為今石炭井溝口,在明代的邊防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都尉笇幭男轮尽贩Q:賀蘭山“沿山諸口,雖通虜騎,尚有險可憑,北則為打硙,南則唯赤木,曠衍無礙”。以山口之名,稱附近地方為打硙口,山口之名也就成了地名。
“打硙口”日久天長,便有音轉,于是,有些史料中寫做“達武口”。至于“大武口”見諸文字,是1941年的事。當時的寧夏省政府建設廳廳長李翰園為當地學校題寫校名寫作大武口。從此,大武口之名便定型化。
以山口之名稱附近之地,山口之名又出現音轉,大武口之地名即如此演變而來。此后,設置的行政建制,均冠以大武口之名,區名即由此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