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楷模王有德
- 《人民楷模王有德》編委會
- 1392字
- 2021-12-31 12:29:38
生態筑夢
寧夏西、北、東三面分別毗鄰騰格里沙漠、烏蘭布和沙漠和毛烏素沙地,干旱少雨,植被稀疏,生態環境極其脆弱。另外,基于寧夏位于我國北方防沙帶、絲綢之路生態防護帶和黃土高原生態修復帶的交匯點,又是遏制沙漠“長驅直入”的咽喉,生態位置極為重要。
“黃沙滾滾不見路,跟著駝鈴找寧夏。”數十年來,面對生態困境,寧夏人踏上了生態環境保護建設的征程。
“寧夏生態環境有其脆弱的一面,生態環境保護建設要持之以恒。”
“寧夏作為西北地區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承擔著維護西北乃至全國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黨和國家事業全局的高度,對寧夏寄予厚望,并明確指出要建設天藍、地綠、水美的美麗寧夏,為寧夏生態文明建設指明了方向。
寧夏遵循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的步伐愈走愈堅定。
“寧夏多栽一棵樹,華北少落一粒沙。”王有德帶領職工們以每年治沙造林 3萬畝的速度向毛烏素沙漠深處推進。為了鞏固治沙成效,王有德創造出了“五位一體”的治沙模式,即兩大防護體系、一個核心產業、兩項循環產業。
至 2018年,王有德和數百名職工在毛烏素沙地筑起了一道東西長 42公里、南北寬 67公里的綠色屏障。白芨灘防沙林場治理沙漠總面積達 63萬畝,控制流沙 100萬余畝,在“栽一棵樹比養活一個孩子都難”的沙漠邊緣,使森林覆蓋率達到 40.6%,不僅有效阻止了毛烏素沙地的南移和西擴,庇護了引黃灌溉區的萬頃良田,也逼退了沙漠 20余公里。昔日的干沙灘,如今變成了生機盎然的綠色之洲,生活著獵隼、野兔、狐貍、七彩山雞等 129種動物,生長著蘆葦、沙冬青、檸條等 316種旱生、沙生植物。
靈武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如今被確立為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寧夏干部教育現場教學基地、寧夏公務員特色實踐教育基地。白芨灘防沙林場干部職工不畏艱苦、戰天斗地、治沙播綠的治沙精神,改革先鋒、人民楷模王有德踐行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的精神,感動激勵著一批批來白芨灘防沙林場參觀學習的人,讓他們接受這百折不撓的治沙精神的洗禮,激勵他們傳承、發揚好治沙精神,時刻牢記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使命,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筑牢職業道德,愛崗敬業、克難奮進,當好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捍衛者。
2019年9月29日,王有德被授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稱號
2019年 9月 29日,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在全場熱烈的掌聲中,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他代表黨中央、全國人大、國務院和中央軍委,向獲得共和國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英雄模范、向獲得友誼勛章的國際友人表示熱烈的祝賀,致以崇高的敬意。
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
在人民大會堂領獎臺上,習近平總書記為王有德頒授“人民楷模”國家榮譽獎章,王有德眼中驀然有淚光閃動。“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我們授予獎章,這是一件非常莊重的事情,這一刻,太興奮、太激動了!能夠在新中國成立 70周年這個光榮的時刻分享祖國的榮光,這是每一個中華兒女的共同見證和驕傲。這份至高無上的榮譽屬于每一個治沙人!生命不息,治沙不止。雖然我已經退休了,但是我的心還在這里,我將不忘初心,繼續奮戰沙海,只要生命不息,我防沙治沙的腳步就不會停歇。”
10月 2日,在北京參加慶祝大會后,下午王有德返程,一下飛機,家也不回,便直奔心心念念的馬鞍山生態治理區,繼續俯身于治沙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