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彭州泉水
- 成都市地方志編篡委員會辦公室
- 977字
- 2021-12-31 12:17:08
徐家堰
徐家堰地處九尺鎮金鼓村,已有兩三百年的歷史。在翠竹叢掩映中,清泉汩汩,形成一個深約兩米、面積達三十平方米的泉凼。泉水隨著溝渠緩緩流出,滋養著周邊千畝良田。
徐家堰
提起開挖徐家堰的往事,當地有這樣的傳說。書經臺(現致和鎮的明臺村)從前住著幾十戶姓徐的人家,徐氏家族有兩三百畝肥沃土地,但灌溉十分困難,莊稼只能廣種薄收。后來徐氏族長得高人指點,率族人在石灰洞子下開鑿泉堰,打算利用攔河堰引水灌田。挖了近一個月仍不見泉水。一天來了一個和尚,和尚化緣的東西十分古怪,每人給他八合米。族長便問:“師父,你看我們挖的泉多久才能出水啊?”和尚雙眼微閉,喃喃自語:“七七四十九,泉水勝過酒。”
挖到第四十八天的時候,果然有水從一個篩子大的石頭四周緩緩流出,大家反復觀察,發現石頭下有泉眼,只要把這塊石頭挪開,泉水就會更大。可任憑如何使勁,石頭就像長了根一樣紋絲不動。累得筋疲力盡的人們只好偃旗息鼓,鳴金收兵。第二天卯時,正在熟睡的人們突然聽到泉眼處有聲響,有人輕手輕腳地過去查看,只見泉眼處有一個人正在搬那塊石頭,仔細一瞧,正是前段時間來化緣的和尚。擔心和尚出事,族長叫來族人幫忙,眾人還沒走近,就傳來一聲巨響,冒出一股青煙,和尚和那塊石頭都沒了蹤影。只見一股股清澈的泉水不斷涌出,不一會兒工夫,泉水就順著堰溝嘩嘩流淌。這天正好是開工的第四十九天。因為是徐氏家族挖出來的泉,所以當地人稱之為徐家堰。
干兒子泉
干兒子泉位于九尺鎮高林村。泉水清澈,一年四季流水不斷。
干兒子泉
這眼泉的歷史據說可以追溯到明末清初,當時高林村還叫高林子。在高林子有一戶陳姓財主,有良田兩百余畝,生活富裕,樂善好施,但人到中年仍膝下無子。財主家有一個年輕的長工,他父母雙亡,財主夫妻見小伙子容貌清秀,又吃苦耐勞,便將他收養為干兒子,一家人過著幸福美滿的日子。有一年天遇罕見的大旱,連續幾個月滴雨未下,土地龜裂,種下的莊稼眼看就會顆粒無收。財主每天對著莊稼愁眉不展,憂郁成疾病倒在床。干兒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思量著若是能挖一個泉凼出來,就能緩解旱情,解干爹的心頭大疾。于是小伙子請來先生,尋找到一個可能有泉水的地方,連續挖了七天七夜。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一股清澈的泉水從地下涌出來,干旱的莊稼得救了。當地村民為了紀念懂得報恩的干兒子,便把這個泉凼叫作干兒子泉,又因這個泉凼地屬陳家,所以又名陳家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