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寧夏財政年鑒·2019
  • 《寧夏財政年鑒》編纂委員會
  • 5595字
  • 2021-12-31 12:02:34

寧夏稅收

一、稅收職能作用充分發揮

(一)稅費收入實現平穩增長

面對體制稅制改革任務,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減稅政策加力提效的局面下,全區稅務堅持依法征稅、依規減稅,特別是進入四季度后,在組織收入形勢困難的情況下,制定八項加強組織收入工作的措施,向信心決心、精細管理和責任擔當要收入,在全年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減免稅收204億元的同時,圓滿完成各級次收入目標任務。全年組織各項收入931.7億元,增長8 %;其中稅收收入603億元,增長7.1%,完成年度目標任務590億元的102.2%;中央級收入入庫302.8億元,增長4.1%,完成目標任務的104.4%;地方級收入入庫300.2億元,增長10.3%,完成目標任務的100.1%;社保費收入288.4億元,增長10.3%;其他收入45.2億元,增長14.7 %,收入規模再創歷史新高,為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財力保證。

(二)稅制改革紅利全面釋放

精心落實深化增值稅改革三項措施,累計減稅18.75億元。精準實施個人所得稅過渡期政策,3個月減稅3億元。擴大水資源稅試點成效明顯,組織入庫水資源稅2.48億元,同比增長59%;環保稅改革運行良好,全年征收稅款1.18億元。集中精力攻堅ITS系統上線工作,建立區、市、縣三級集中辦公機制,全系統干部職工舍小家,為大家,超指標完成個人所得稅APP安裝目標,12366全力解答納稅人關于個稅咨詢問題,充分展現新稅務新風采新作為新面貌。

(三)法治稅務建設再上臺階

研究制定重大行政決策專項制度,落實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制度,強化黨委中心組集體學法要求,持續提升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研究制定《寧夏稅務系統稅收執法標準化指引》,建立涵蓋稅務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強制等“全事項、全過程、各環節”相互配套協調的標準體系。加強征管體制改革涉及的稅收規范性文件清理,“立改廢”規范性文件81件。加強初任公務員稅收政策法規培訓,取得執法資格統一考試通過率100%的好成績。進一步暢通行政救濟渠道,全年辦理復議案件10件,復議對象滿意度達到90%。深入開展法治政府建設,被評為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創建單位。

(四)稅收風險管理成效顯著

統籌謀劃,研究提出“虛開虛抵虛增同時防范,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理,稅務公安政府協同共治,企業行業區域綜合防控”的系統治理思路,系統上下連續作戰,精準打擊,全年共檢查取得失控發票和異常增值稅扣稅憑證的納稅人5671戶(次),轉出增值稅進項稅額2.21億元,調減增值稅留抵稅額1.2億元,查獲假發票7000余份,搗毀假發票制售窩點7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6人,查補入庫稅款2億元,極大地震懾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強化稅收風險管理力量和數據治理工作,推送各類風險任務8417戶次,實現應對成果15.6億元。加大稅務稽查和稽核查補力度,查補入庫7.9億元,對全區稅收的增長貢獻率達19.8%,其中稽查查補入庫6.2億元。嚴格控制陳欠新欠,清繳入庫欠稅18億元。

二、新稅務機構平穩高效運轉

(一)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改革始終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引導全系統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黨對改革工作的領導,與機構改革同步,加強組織建設,迅速組建區、市、縣三級局黨委、基層黨組織和群團組織,層層設立機關黨委和系統黨建部門,進一步理順和加強黨的領導體制。層層召開機構改革專題民主生活會,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加強思想建設,集中開展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輪訓,深入開展談心談話“三個全覆蓋”,各級黨委班子和黨支部在改革重要時點相繼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組織生活會,為順利推進改革工作奠定思想政治基礎。

(二)建立健全改革組織保障機制

建立完善“1+10+7+N+1”工作機制,成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下設10個具體工作組,向各市級稅務局派出7個聯絡(督導)組,局領導兼任組長,分片包干負責,“一對一”加強對各市級局改革工作的對外聯絡和對內督導。派出2個檢查組,對各地改革部署落實和改革紀律執行情況開展全覆蓋監督檢查。召開市、縣級局紀檢組長會議,強化監督工作,充分發揮對改革的保駕護航作用。組織對中衛市稅務局黨委開展專項巡察,確保機構改革任務在基層落實落細。

(三)對標對表穩步有序推進改革

細化《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方案》,將12大類110多項改革任務編制成改革任務臺賬、路線圖。對新機構掛牌儀式、“三定”方案落實、社保費和非稅收入征管職責劃轉等同質化重要改革事項,專門編制統一參考模板,指導全系統各級依照模板操作。對各級班子配備和內設機構負責人確定等重點事項,統一制定指導原則,統一審核、統一實施。實行周計劃、周督導、月總結工作制度和清單制管理,按總臺賬制定并落實“改革任務清單”“督導任務清單”,確保改革事項對表推進,按圖施工。認真開展改革“回頭看”,鞏固改革成效。

(四)攻堅克難推進信息系統整合

堅持“機構改革,服務先行”,深入推進辦稅服務廳整合,5月1日起,全面實現“一廳通辦”“一鍵咨詢”“一網辦理”,提前1個月實現“一窗一人一機一界面”辦稅模式全覆蓋。每次新機構掛牌和“三定”落實當晚,為確保征期以新機構名義對外統一服務執法,納稅人辦稅不中斷,對5650個人員配置信息、3782份表證單書、1296個征管業務事項進行全流程多維度測試,對55873個業務代碼標準進行梳理修訂,對28.89萬納稅人進行管戶調整,確保系統升級圓滿成功,辦稅服務廳秩序井然,網上辦稅平穩順暢。在全國首批開展“金三并庫”,精心研究制定一系列方案、工作計劃和操作指南。籌集3000余萬元資金,整合業務專網。區、市、縣三級聯動集中辦公,歷經2個階段,30余天,30個征收單位2000多名稅務干部夜以繼日,精準開展管戶核對、數據清理、系統整合、數據庫合并等工作,寧夏電子稅務局、自然人稅收管理系統順利上線運行,金三系統如期“中雙軌”運行,有力支撐新體制和新稅制的高效運轉、平穩推進。

三、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推進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

持續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處級干部專題培訓班,深入基層黨建聯系點督導宣講等方式,引導全系統干部職工牢固樹立“四個意識”,落實“兩個維護”,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動上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召開全系統黨建工作會議,制定加強新形勢下全區稅務系統黨的建設的實施意見,迅速建立健全黨群組織,持續推行基層黨組織“星級評定”,創建三星級以上黨支部215個,基層黨組織建設質量不斷提高。扎實推進“三強九嚴”工程,不斷夯實黨建基礎工作、提升黨建工作水平。

(二)深入開展專項整治轉變作風

扎實開展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等專項治理,緊盯超標準公務接待、違規公款吃喝等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進行全方位、深層次的“體檢”,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生態。制定《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實施細則的實施辦法》,召開干部警示教育大會,通報系統內典型案例,對全系統工作紀律、財務紀律等情況進行全面自查自糾和整改,堅決防止和糾正“四風”新表現。認真開展“巡察規范年”建設,配合稅務總局黨委開展機構改革專項巡視,扎實深入推進整改工作,對中衛市稅務局黨委開展專項巡察,制定加強新時代巡察工作的18條措施,堅定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向基層延伸。綜合運用督審、巡察、紀檢等手段,加大對“兩權”運行、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的監督執紀問責力度,共問責領導干部14人,運用“四種形態”處理128人次,真正讓“紅臉出汗,咬耳扯袖”, “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

(三)大力推進內控機制建設

構建包括專項制度和部門操作指引的內控制度體系,形成“橫向全覆蓋,縱向一體化”的風險防護網,基本實現對稅收執法和行政管理重點環節全覆蓋。深入推進內控內生化,將各類風險點和防控措施轉化為信息化節點和指標,嵌入到各類業務軟件或信息化平臺中,實現風險的自動防范和源頭管控。

四、稅收工作作用有效發揮

(一)全力支持自治區重大戰略

緊緊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提升站位,跟進服務,用實際行動展現稅務部門應有的擔當和作為。制定稅收服務自治區“三大戰略”30條措施,編制涵蓋十大類、二十九小類、359項內容的稅收優惠政策指南,與寧夏軍區聯合出臺服務軍人“三群體”工作實施意見,在全區所有辦稅服務廳開設軍人“三群體”綠色通道,受到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和退役軍人事務部充分肯定,開創服務自治區重大發展戰略的新格局。堅決貫徹落實中央、自治區減稅降費決策部署,不折不扣地落實各項稅收優惠政策,全年依法辦理各類減免抵退稅款204億元,有力支持自治區經濟社會發展。充分發揮稅收數據優勢,拓展服務黨政決策渠道,從稅收政策角度對政府有關部門112份文件提出完善意見,開展稅收專題分析,提出支持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議,主動服務自治區黨委、政府決策,研究制定5個方面的稅收服務地方發展的“服務提示”和4個方面的涉稅“風險提示”,得到地方黨政領導的高度認可。

(二)稅收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連續第五年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制訂優化稅收營商環境五年行動方案和“不見面馬上辦”實施方案,出臺85條便民辦稅和提速增效措施,推行133個“最多跑一次”事項和61個“零見面”事項,實現辦稅事項“全程上網”。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與41個部門實現“多證合一”。全面推行涉稅事項辦理清單化和涉稅資料電子化,簡化簡并涉稅報送資料90余種,簡并同類稅收業務216項,取消進戶執法項目35項,優化涉稅業務流程15項,納稅人辦稅時間減少約90%。為新辦納稅人提供“零門檻”辦稅和“套餐式”服務,優化辦理企業稅務注銷程序,有效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部署開展“新機構,新服務,新形象”活動和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大調研大走訪活動,出臺進一步支持和服務民營經濟發展的26條措施。聯合12家銀行開展“銀稅互動”合作,全年發放貸款7.2億元,惠及小微企業652戶。推行自助辦稅智能服務,建成34個24小時自助辦稅區,創新靈活就業人員繳費方式,進一步增強納稅人和繳費人的獲得感。

(三)發揮數據優勢服務黨政決策

深入挖掘稅收數據資源,堅持從稅收看經濟、看發展、看轉型。從稅收政策角度對政府有關部門112份文件提出完善意見。圍繞經濟發展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開展稅收專題分析,提出支持寧夏經濟社會發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議,為自治區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提供有益決策參考,有8篇專報得到自治區黨政領導批示肯定。向市縣黨政領導發送包括籌集地方財政收入等5個方面的稅收服務地方發展的“服務提示”和防范招商引資風險等4個方面的涉稅“風險提示”,為地方黨委政府提供決策依據。

五、干事創業活力不斷增強

(一)各級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

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不斷完善民主決策機制,修訂區局黨委工作規則和區局工作規則,形成用制度決策、按制度辦事、靠制度管人的長效機制。選派4名領導干部到山東省稅務局掛職鍛煉,全方位拓展干部鍛煉成長渠道。認真貫徹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配合總局完成了2名廳級非領導職務干部的選配工作,完成了7名正處級、27名副處級領導干部試用期滿轉正考核工作,53名科級非領導職務的選配工作,努力為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搭建平臺。認真組織開展黨委書記抓基層黨建工作述職評議考核和機關黨建工作目標責任制考核,各級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加強。

(二)干部素質能力全面提升

研究制訂《改革期間教育培訓工作實施方案》,采取原國稅地稅干部開展互補式培訓的方式,舉辦各類培訓44期3030人次,積極開展“送教下基層”培訓活動,先后舉辦5批20期培訓班,培訓干部5000余人次,有效解決干部職工的業務“偏科”和能力“短板”。派員參加總局各級各類調訓405人次,采取“導師制”“一對一”傳幫帶、交流鍛煉等措施,加大青年干部培養力度。深入開展“新機構,新職責,新業務,新作為”知識網絡競賽活動,在總局組織的第三次闖關競賽中,有6人榮獲一等獎。

(三)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夯實

深入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培育各類先進典型,寧夏稅校、納稅服務處、稽查局等單位分別被評為“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自治區巾幗文明崗“”自治區巾幗建功標兵”榮譽稱號,區局機關2位同志分別當選為中國工會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和中國婦女第十二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3名稅務干部入選和提名自治區60年感動寧夏人物,較好地展示了新稅務的新形象。積極開展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表彰活動,評選15名“寧夏好稅官”,1人入選“中國好稅官”,4人受總局記功嘉獎。舉辦“踐行中國稅務精神”巡回宣講、“忠誠·使命·擔當”為主題的紀念改革開放40周年暨慶祝自治區成立60周年文藝匯演,開展“建功新時代·展現新作為”的系列主題活動,舉辦“唱響主旋律,放歌新時代”歌詠比賽和踐行中國稅務精神“老故事,新篇章”詩文朗誦大賽。對50名患重大疾病和困難干部職工實施幫扶,不斷激發干部隊伍榮譽感、歸屬感。

六、內部管理工作運轉有序

進一步規范內部行政管理,確保機關和系統高效順暢運轉。績效管理和地方效能考核統籌推進、互為促進。認真抓好國務院大督查、稅務總局專項督查發現問題的整改落實,全年開展系統督查3次,督查發現問題67個,下達督辦事項59項,辦結率100%。對140余項行政管理制度進行全面梳理和清理,及時建立健全各類非常設議事協調機構,保障機關高效運轉。持續加強和改進稅收宣傳和輿情管理工作,牢牢把握稅收話語權、增強影響力、擴大覆蓋面。嚴格落實應急管理工作責任制,創新信訪工作管理機制,全年受理信訪事項59件,全部得到妥善處置。堅持黨管保密,嚴格落實保密工作責任制,保密運轉機制初步建立。全面開展資產清查,積極做好新機構經費保障工作,全面梳理政策依據,積極爭取經費來源,精心做好預算編制。構建包括專項制度和部門操作指引的內控制度體系,上線運行內控監控平臺,基本實現對稅收執法和行政管理重點環節全覆蓋。稅收科研成果豐富,機關后勤管理更加精細規范,離退休干部服務與管理保障更加優質到位,全方位展示新機構新作為,為稅收事業長遠發展奠定扎實基礎。

(杜貴貴)

主站蜘蛛池模板: 耒阳市| 古浪县| 广州市| 青冈县| 海口市| 务川| 绩溪县| 贺兰县| 饶平县| 苏尼特右旗| 阜城县| 安丘市| 阿坝| 留坝县| 察隅县| 新宾| 达日县| 乐东| 精河县| 托里县| 新营市| 鸡泽县| 陇南市| 城口县| 梧州市| 咸丰县| 奉新县| 望都县| 吉木乃县| 阿尔山市| 万荣县| 吉木乃县| 凤凰县| 乾安县| 永德县| 政和县| 宜君县| 福鼎市| 涟源市| 噶尔县| 新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