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農業綜合開發

一、落實生態立區、脫貧富民、創新驅動戰略情況

一是落實生態立區戰略,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開展農田保護和荒漠化治理行動,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面積25.39萬畝、生態綜合治理面積0.53萬畝。實施靈武市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1個,總面積0.89萬畝。根據自治區引黃灌區鹽堿地改良工程總體部署,完成鹽堿地治理面積2.32萬畝,清淤治理骨干溝道16.72公里。二是落實脫貧富民戰略,拓寬農發資金投入渠道。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理念,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貧困縣涉農財政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相關規定,為貧困縣開展試點“松綁”。2017年安排農發資金2億元,用于貧困縣涉農財政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為貧困縣“銷號摘帽”注入新動能。積極爭取國際農發基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資金3600萬美元,引入農業生產適應氣候變化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為產業扶貧注入活力。三是落實創新驅動戰略,提升科技示范推廣水平。圍繞自治區確定的“1+4”特色優勢產業,組織中科院等科研院所,聯合自治區有關廳局開展與不同區域特色優勢農業緊密相關的安全高效種養關鍵技術和模式等成熟技術成果的轉化和推廣示范應用,并對枸杞、清真牛羊肉產業發展進行專題調研,扎實推進科研單位與政府部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單位的協調合作。

二、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不斷夯實農業生產基礎

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2011—2020年)》和《寧夏回族自治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2017年安排土地治理項目財政資金47839萬元,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25個,建設面積25.39萬畝;實施生態治理項目1個,治理沙化土地面積0.53萬畝;實施現代農業園區試點項目1個,建設面積0.89萬畝;通過構建全產業鏈對高標準農田建設進行提質增效,續建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模式,扎實開展模式創新試點項目7個,建設面積5.36萬畝,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寧夏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累計建設高標準農田20.6萬畝;利用以色列政府貸款農田灌溉水利工程累計完成高效節水灌溉設施建設8.5萬畝。

三、實施引黃灌區鹽堿地改良工程

認真落實《銀北地區百萬畝鹽堿地改良骨干排水溝道治理規劃》和《銀南地區鹽堿地改良規劃》,2017年整合農業綜合開發項目批復資金14082萬元(其中財政資金9388萬元),完成鹽堿地治理9.895萬畝,其中,溝道清淤治理129.9公里,實施暗管排水4.968萬畝。

四、集中力量扶持特色優勢產業,推動產業集群發展

立足寧夏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實際,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目標,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聚焦優質糧食、草畜、蔬菜、枸杞、葡萄“1+4”特色優勢產業。2017年安排產業化發展項目財政資金10245萬元,其中批復川區11個市縣財政補助項目63個,安排財政資金7113萬元。積極創新投融資方式,放大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加大貸款貼息項目扶持力度,優先將產業化發展項目財政資金指標用于安排貸款貼息項目,2017年批復川區11個市縣貸款貼息項目39個,安排中央財政貼息資金2054萬元,撬動金融機構貸款近10億元。完成2018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貸款貼息項目名錄備案工作和審核結算材料報送工作。

五、整合農發項目資金,努力拓寬農發資金投入渠道

一是統籌整合部門項目資金。調整優化部門項目結構,加大統籌整合力度,督促相關廳局和市縣農發機構嚴格執行項目計劃,加快預算執行進度,不斷提高部門項目的影響力。二是服務大局推進實施脫貧富民工程。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關于貧困縣涉農財政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的決策部署,2017年安排農發資金20161萬元用于貧困縣涉農財政資金整合試點工作,為貧困縣“銷號摘帽”注入新動能。三是積極拓寬外資項目投入渠道。加快利用亞洲開發銀行貸款農業綜合開發項目、以色列政府貸款農田水利建設項目實施進度,按計劃完成各項建設任務。認真做好國際農發基金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前期準備工作,寧夏國際農發基金項目已經國務院立項批準,獲國際農發基金貸款3600萬美元(中央財政統借統還),通過發展具有包容性、平等性和可持續性的價值鏈,促進農業發展、農民增收,助推脫貧富民。

六、夯實工作基礎,促進農發業務規范管理一是完善規章制度,加強內部管理。按照《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財政部第84號)及相關政策規定,對歷年出臺涉及農發項目管理、資金管理和綜合管理的管理制度辦法進行梳理,列出整改落實清單,完成《寧夏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實施辦法》等相關制度的起草修訂工作,努力構建較為完善的制度體系。加強計劃財務管理,強化預算控制管理,科學編制資金使用計劃,從嚴控制“三公經費”開支。二是細化工作流程,促進規范管理。嚴格執行請示報告制度,對涉及“三重一大”及項目安排等事項主動向財政廳黨組和廳領導匯報請示,爭取各級領導的支持和幫助。認真貫徹落實民主集中制原則,規范集體決策行為,不斷提高集體決策的質量和水平。細化各項工作流程,從理順與規范辦事程序入手,確保重大項目資金安全。三是開展思想作風紀律教育集中整頓活動。根據財政廳黨組的安排部署,自治區農發辦開展思想作風紀律教育集中整頓活動,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凝心聚力為目的,以正風肅紀、嚴明紀律、嚴守規矩為抓手,著力解決黨建和黨風廉政建設、制度建設、資金項目管理、工作流程、干部隊伍建設等突出問題,明確12項整改內容,通過認真學習、對照檢查、扎實整改等措施,使農發干部職工思想認識更加明確,紀律更加嚴明,作風更加嚴謹,素質得到提升。四是開展制度培訓工作。2017年6月,組織自治區農發辦全體干部職工和各市、縣(區)農發辦負責人,圍繞《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財政部令第84號),集中學習農業綜合開發資金管理、產業化發展項目、部門項目、土地治理、項目評審與驗收、項目監督檢查與績效評價相關政策。

七、加強廉政建設,打造干凈擔當農發干部隊伍

一是開展查處農業綜合開發領域腐敗及其他違規違紀問題專項行動。認真排查涉及農業綜合開發領域的腐敗問題、財政資金違規違紀行為,結合2015年以來自治區農發辦年度綜合性檢查和專項檢查中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切實加強項目建設和資金監管,健全完善農發各項制度規定和監管機制,從源頭和過程監督中預防和遏制腐敗及其他違規違紀問題的發生。目前,檢查中共發現各類問題94個,核實上報問題線索3條,向自治區紀委和駐廳紀檢組上報工作信息3期。二是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從發生在身邊的違紀違法案件中吸取教訓,要求黨員干部和職工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的紀律規矩和各項規定牢記于心,嚴格遵守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政紀律。在駐廳紀檢組的工作協調下,6月14日自治區農發辦黨支部組織各市、縣(區)農發辦主任、副主任和辦機關全體黨員干部職工93人參觀自治區廉政警示教育中心,讓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受到觸動警醒、靈魂受到震撼洗禮,始終保持懲治腐敗高壓態勢,積極構建“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三是筑牢思想道德防線。按照財政廳黨組的要求,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明確農發辦不再直接負責項目工程,合理劃分農發辦與市縣農發辦的事權責任,有效防范廉政風險。加強理論武裝和思想教育,逢會必講廉潔自律,教育黨員干部常思貪欲之害,常懷律已之心,努力做到警笛常響、警燈常亮、警鐘常鳴,不斷增強拒腐防變、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四是切實改進工作作風。加強正面引導和監督檢查,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和自治區若干規定,建立提醒監督機制,對黨員干部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早提醒、早批評、早教育。主動適應干部作風建設的新常態,為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認真落實“七個一律不準”,樹立農業綜合開發干部隊伍的良好形象。

(吳焜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肇庆市| 高密市| 安多县| 买车| 广南县| 兴安盟| 丰城市| 张家川| 蓬溪县| 原平市| 监利县| 襄垣县| 云霄县| 萨嘎县| 温州市| 宁海县| 乌兰浩特市| 广元市| 加查县| 清涧县| 图片| 肥城市| 寿光市| 杨浦区| 崇仁县| 重庆市| 铜川市| 海原县| 嘉义县| 乌恰县| 巫山县| 乌拉特后旗| 吕梁市| 桑日县| 金湖县| 洛浦县| 砚山县| 来凤县| 安国市| 双牌县| 邢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