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施工組織與管理
- 劉勤主編
- 3143字
- 2021-12-30 18:25:44
項目一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基礎知識
第一模塊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概述
【目的】要求學生理解本課程研究的對象與任務,理解項目管理基本概念,掌握項目管理基本原理。
【重點】項目的概念及特征。
【難點】建設項目及其分類。
一、項目的含義及特征
(一)項目的含義
項目是指在一定的約束條件下(主要是限定資源、限定時間),具有特定目標的一次性任務。項目包括許多內容:可以是建設一項工程,如建造一棟大樓、一座酒店、一座工廠、一座電站;也可以是完成某項科研課題,或研制一項設備,甚至寫一篇論文。這些都是一個項目,都有一定的時間、質量要求,也都是一次性的任務。
(二)項目的特征
①項目實施的一次性。
②項目有明確的目標。
③項目作為管理對象的整體性。
④項目與環境之間的相互制約性。
對任何項目進行項目定位,必須看是否具備了以上四個基本特征,缺一不可。重復的大批量的生產活動及其成果,不能稱作為“項目”。
二、建設項目及分類
工程項目是以“工程”為最終成果的項目,也是在項目中數量最多的一種,這里的工程不是一般廣義的工作或勞動,而是指最終成果是一個“實體”的工作或勞動,即通過特定的工作勞動所建造的某種“工程實體”。工程項目根據其專業特點和實施階段的不同,可分出不同的類別。建設工程項目主要是從項目實施的全過程角度分析,而全過程建設項目又可稱為建設項目。
(一)建設項目的含義
建設項目是指按一個總體規劃或初步設計進行施工的一個或幾個單項工程的總體。
1.建設項目的組成部分
單項工程有獨立的設計文件,竣工后能夠獨立發揮生產能力或使用效益,由若干單位工程組成。如×××化工廠中的某一個車間,建成后就可以獨立發揮其生產能力。在民用建設項目×××大學中的圖書樓、教學樓等,都是能夠發揮其使用功能的單項工程。
2.單項工程的組成部分
單位工程是指具有單獨設計文件,可以獨立組織施工,但竣工后不能獨立發揮生產能力或使用效益的工程。一個工程項目,按照它的構成可分為建筑工程和安裝工程等單位工程。單位工程可以進一步分解為分部工程,把分部工程更細致地分解為分項工程,但分部工程和分項工程均不具備項目的特征。
(二)建設工程項目管理類型
建設工程項目按不同參與方的工作性質和組織特征劃分為業主方的項目管理、設計方的項目管理、施工方的項目管理、供貨方的項目管理、建設項目總承包方的項目管理等。
1.業主方項目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業主方的項目管理是指投資方、開發商和咨詢公司提供的代表業主方利益的項目管理服務。由于業主方是建設工程項目生產過程的總集成者——人力資源、物質資源的集成,業主方也是建設工程項目生產過程的總組織者,因此對于一個建設工程項目而言,雖然有代表不同利益的項目管理,但是,業主方的項目管理是管理的核心。
業主方項目管理服務于業主的利益,其項目管理的目標包括項目的投資目標、進度目標和質量目標,其中投資目標指的是項目的總投資目標,是項目從籌建到竣工投入使用為止發生的全部費用。費用包括建筑安裝工程費、設備及器具購置費、工程建設其他費、預備費、建設期貸款利息、固定資產投資方向調節稅。進度目標指的是完成項目交付使用的時間目標,如工廠建成可以投入生產,道路建成可以通車,辦公樓可以啟用,旅館可以開業的時間目標等。項目的質量目標不僅涉及施工的質量,還包括設計質量、材料質量、設備質量和影響項目運行或運營的環境質量等,質量目標包括滿足相應的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規定,以及滿足業主方相應的質量要求。
建設項目的投資目標、進度目標、質量目標之間既有矛盾的一面,也有統一的一面,三大目標之間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關系,要加快進度往往需要增加投資,欲提高質量往往也需要增加投資,過度的縮短工期可能影響質量目標的實現,這些是表現了三大目標之間的對立關系;通過有效地管理,在不增加投資的前提下,也有可能縮短工期和提高工程質量,增加一些投資可能減少未來彌補質量缺陷而進行的追加投資,還可以趕進度提前竣工帶來良好時機的樂觀收益等,反映了三大目標之間的統一關系。
建設工程項目的壽命周期包括項目的決策階段、實施階段和使用階段。項目的決策階段包括編制項目的建議書和編制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報告兩個階段;項目的實施階段包括設計前的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動用前的準備階段和保修期,招投標工作貫穿于設計前的準備階段、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中進行,所以可以不單獨列為招投標階段。
業主方的項目管理涉及項目實施階段的全過程,在設計前準備階段、設計階段、施工階段、動用前準備階段和保修期分別進行以下任務:
①安全控制。
②投資控制。
③進度控制。
④質量控制。
⑤合同控制。
⑥信息控制。
2.設計方項目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設計項目管理是指設計單位在建設項目的設計階段對參與的設計工作進行自我管理的過程。
3.施工項目管理
施工項目管理是施工企業運用系統的觀點、理論和科學技術對施工項目進行的計劃、組織、監督、控制、協調等全過程管理。
4.供貨方項目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供貨方的項目管理是指對材料和設備供應方的項目管理。
5.建設項目總承包方的項目管理
建設項目總承包方作為項目建設的一個參與方,其項目管理主要業主和建設項目總承包方本身的利益。
(三)施工方項目管理
在建設工程項目實施階段,施工階段所需的時間較長,建設資金投放量最大,所涉及的各類關系復雜繁多,對工程質量的影響至關重要,所以把施工方項目的相關內容做詳細介紹。
1.施工項目管理的目標和任務
施工項目管理工作主要在施工階段進行,也涉及設計準備階段、設計階段、動用前準備階段等。
2.大項目管理的程序
施工項目管理程序要經過投標簽約階段、施工準備階段、施工階段、驗收交工與結算和回訪維修階段,各階段的管理目標、執行者及主要工作見表1-1-1。
3.施工項目管理的內容
①建立施工項目管理組織。
②編制施工項目管理規劃。
③進行施工項目的目標控制。
④對施工項目的生產要素管理。
表1-1-1施工項目管理程序表
⑤施工項目合同管理。
⑥施工項目信息管理。
⑦施工項目現場管理。
⑧組織協調。
4.施工項目管理與建設項目管理的主要區別
首先,管理主體不同;其次,任務不同;再次,內容不同;最后,管理范圍不同。
三、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要素
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要素有以下五個方面:
①管理的客體是項目涉及的全部工作,這些工作構成項目的系統運動過程——項目周期。
②管理的主體是項目管理者。投資項目的管理者應該是投資者或經營者,他們對項目發展全過程進行管理。
③管理的目的是實現項目目標。管理是實現某種目的的手段,所以對項目管理而言,其目的是:在有限的資源條件下,保證項目的時間、質量、成本達到最優化。
④管理的職能是計劃、組織、指揮、協調和控制。項目管理的職能與管理的基本職能完全相同,若離開了管理的基本職能,管理的目標亦無法實現。
⑤管理的依據是項目的客觀規律。
四、建設工程項目管理的內、外部環境
項目與項目管理所處的環境是多種因素構成的復雜環境,項目管理者必須對項目所處的環境有足夠的認識,保證項目的順利進行。主要有:
①政策、法律法規的影響: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中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嚴格遵守政策、法律法規的各項規定。政策,主要有國家和地方的經濟建設、項目管理等方面的政策;與項目建設有關的法律主要有《建筑法》《招投標法》《合同法》《城市規劃法》《城市房地產管理法》《安全生產法》《稅法》《保險法》等;與項目建設有關的法規主要有《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房屋建筑工程質量保修辦法》《工程建設重大事故報告和調查程序規定》《房屋建筑工程和市政基礎工程竣工驗收暫行規定》等。項目管理者不僅要熟練掌握項目建設的技術知識,還必須具備法律、經濟、管理類知識。尤其對項目建設有關的法律、法規知識要有足夠的認識。
②社會,經濟及文化的影響。
③標準和規則。
思考題:項目的特征有哪些?哪個特征是最基本最主要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