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山好水好地方·文旅卷
- 石嘴山市委宣傳部
- 2295字
- 2021-12-30 18:21:41
賀蘭山最古老的植物“活化石”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與內蒙古自治區交界處的石嘴山市惠農區麻黃溝以及落石灘一帶,生長著1.5萬畝高30—50厘米的強旱生蒺藜科落葉小灌木“四合木”,又叫油柴四翅油葫蘆。
這種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殘遺瀕危珍稀植物四合木,被譽為植物中的“活化石”,它和動物中的“大熊貓”相似。四合木分布范圍非常狹窄,在世界范圍內零星散見于俄羅斯、烏克蘭部分地區,中國僅見于石嘴山麻黃溝及落石灘一帶,是國家一級保護植物。
四合木是為數不多的能在強干旱地區生存的植物,固沙效果很好。
關于四合木的一段佳話
很久很久以前,傳說有位君主,只有一位獨生女兒,名叫“小花公主”,愛如掌上明珠。這位公主品位出奇,不愛金銀珠寶,也不嫁王侯公卿,卻十分愛好騎射,追求一種男子漢的氣概。
一天,公主在森林中打獵,被一條狠毒的蟒蛇死死纏住。正在危急關頭,一位名叫斯合木的青年獵手,用刀斬斷蟒蛇,奪回了公主的性命。
公主十分敬慕青年獵手的機智和勇敢。二人一見鐘情,山盟海誓,公主取下頭上的玉釵,從中間割斷,彼此各執一半,作為信物。
公主回宮后,將來龍去脈告之父王,并懇請父王將自己許配給斯合木。不料此事遭到父王的堅決反對,他連夜派遣侍衛將斯合木射死在戈壁荒野。小花公主知道后,哭得死去活來。
在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她卸去豪華的宮妝,穿上素凈的花布衣裳,踉踉蹌蹌地逃出了高墻緊閉的后宮,來到斯合木遇難的地方,放聲大哭起來。一直哭得昏死過去。
忽然,雷聲大作,暴雨傾盆,一棵棵小樹苗破土而出,恰似小花公主衣服的色澤,轉瞬間,長滿了整個戈壁荒灘。
突然,大雨停了,雷聲息了,哭聲也聽不見了,只見數不盡的黃白色的花朵掛滿了小樹的枝頭,喇叭狀花朵呈四瓣綻放,數根如發絲的黃色花蕊點綴其中,清香美麗,讓人不禁想起小花公主與青年斯合木凄美的愛情故事。
后來,人們根據這種小樹花與果實均呈四瓣的特征,就把這種小樹稱作“四合木”,以紀念這對忠貞不渝的情人。
四合木,又稱“植物界的‘大熊貓’”。在第四紀冰川時期,大部分地區的四合木相繼滅絕,只有在中國寧夏石嘴山落石灘的這一地區幸存下來,成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現已被列為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為中國特有的單屬植物,屬孑遺植物。
提起四合木的生長之地落石灘,去過的人都會留下很深的印象的。落石灘上布滿粗沙、礫石,除了四合木外,還有一些麻黃、紅柳、駱駝刺、酸棗等耐旱植物點綴其間,就連動物的蹤跡也很難尋覓。在落石灘中,是從來沒有見過叢林茂密的生命場景的。而這四合木、麻黃、紅柳、駱駝刺、酸棗,它們是落石灘最忠實的守護者。
四合木蒺藜科單屬種植物。落葉小灌木,多分枝,偶數羽狀復葉,小葉2片,無柄。花瓣4個,白色或淡黃色。蒴果4粒,深裂,裂瓣微彎曲。
據說四合木是草原化荒漠化強旱生植物,是前古地中海孑遺種,多生于石質低山,沙礫質高平原及山前洪積扇等地。
2003年,經國家環保總局批準,把西鄂爾多斯地區列為中國草原荒漠生態系統中,最具國際意義的第一類保護地區,主要保護對象為四合木、半日花等瀕危植物和荒漠生態系統,并將其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計劃》植物種優先保護名錄。
四合木的生存既依賴于當地的環境,又在為環境作著巨大的貢獻,并對我國沙漠治理具有突出的意義。
四合木更美的季節在夏季。那時葉子圓潤、綠色欲滴,根節上生有白色的毛根,光澤或柔毛。連片的四合木在起伏的落石灘上鋪陳開來,郁郁蔥蔥。尤其是在花期,米粒般大小的花蕾遍布全身,花香襲人。
中科院專家認為,四合木還有許多待解之謎,它富含鈣、鎂、鉀、磷、鐵等微量元素,含有生物堿、黃酮類、有機酸類、酚性化合物、油脂等,在植物增強生命力、抗旱、醫學臨床等方面有極高的應用價值。植物界有許多珍稀植物,有的生存環境極差,被稱為“埋在荒漠里的植物”,請聽它們的生存和演變故事。
埋在荒漠里的植物故事
在賀蘭山周圍,像落石灘這樣的地方還有很多,但它們只生長著梭梭、酸棗等耐旱植物。達爾文告訴我們,物種處于不斷進化之中。這些耐旱的植物一直都是這片荒灘的“土著居民”嗎?如果不是,它們又是如何演化而來的呢?
根據西河橋發現的恐龍化石和原石嘴山二礦發現的煤及硅化木,回想電影《侏羅紀公園》中描述恐龍的生長環境,賀蘭山下這片荒灘地區早在1.5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氣候應當是十分濕熱的,并且到處生長著參天大樹以及各種蕨類和裸子植物。
它們的“遺骸”經歷漫長時期的埋藏,孕育了賀蘭山的煤炭資源。在恐龍生存的時代,亞歐大陸許多地方還淹沒在一個叫“古地中海”的海洋之下。伴隨著全球板塊運動過程,“古地中海”逐漸向西退卻。由于遠離海洋濕潤氣流的滋潤,賀蘭山地區的植物逐漸從茂盛的森林變成稀樹荒山。
之后,由于深居內陸,缺乏來自海洋的濕潤氣流,氣候越來越干旱。距今500萬年左右,賀蘭山一帶沙化便逐漸形成。當地植物為了適應高溫干旱的荒漠氣候,有的進化成針狀葉片以減少蒸發;有的進化出肥厚的葉片來保存更多的水分;有的將根系延伸到地下十多米來吸取更多的水分;而有的植物則盡量縮短生命周期以保證在春季融雪時期完成繁衍。
近年來,專家們發現,在這些荒漠植物中,大多數都能找到它們生活在森林和草原上的“親戚”(親緣物種)。它們為了適應干旱環境變化,逐漸與親戚們發生分化,形成了新植物物種。
這些植物生命力頑強,能適應荒漠環境,但不斷變化的環境也一直在吞噬著它們的生存空間。專家們考察發現,20世紀60年代末,賀蘭山地區前后僅30多年的時間,就有許多種植物從這個地區消失了。
值得慶幸的是,石嘴山市人民政府已對四合木生長區進行了保護,時機成熟時可進行開發,使之成為石嘴山地區頗具潛力的旅游景點之一。
(撖學東根據《石嘴山文化概要》及其他相關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