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學生心理素質訓練與拓展
- 賀桂芬主編
- 3758字
- 2021-12-30 18:02:55
項目一 相逢是首歌 同行是你我——請讓我來認識你
任務一 互助同行
俗話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茫茫人海中認識彼此就是緣,因此能在一個班級共同學習生活的都是有緣人。正如歌里所唱“相逢是首歌,同行是你和我”。
嘗試與行動
巧相逢
【訓練目的】
1.通過活動促進學生相互認識和初步了解,體會與人交往的樂趣,增強主動與人交往的意識。
2.學生在初步的交流過程中,找到“有緣人”,形成小組。
【訓練準備】
一個紙盒、背景音樂、6~8種不同顏色的卡片。每組人數以6~8人為宜;將各種不同顏色的卡片剪成不同的形狀,卡片總數與班級人數一致。
【訓練步驟】
1.將事先準備好的不同顏色、形狀的卡片放入紙盒。
2.播放輕快的音樂,讓每個學生從紙盒中摸出一張卡片。
3.每個學生分頭尋找擁有與自己的卡片顏色一致的同學形成小組,并給小組命名。彼此自我介紹基本情況(姓名、家鄉、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并且找到彼此3個以上的共同點,推選出小組組長。
4.感受并分享交流。
5.填寫小組活動承諾書。
承諾書
我自愿參加心理素質拓展與訓練小組活動,并在活動期間愿做如下保證:
1.在訓練與拓展活動中,我主動且準時參加所有的活動,不遲到、不早退。
2.在訓練與拓展活動中,我對小組成員持信任態度,愿意真誠表達自我,與大家分享自己的認識與體會。對他人的任何表露,我愿提供反饋并做出積極反應。
3.在訓練與拓展活動中,對于小組成員的個人隱私絕對保密,課后不做任何有損小組成員利益的事,不隨意傳播其他成員信息,不對其他成員進行人身攻擊,不對其他成員的言行做任何評判。
4.在訓練與拓展活動中,不做任何與活動無關的事情,課后一定積極、認真完成作業。
5.在訓練與拓展活動中,我愿意積極投入,樂于承擔小組任務。
簽名:
年 月 日
個性名片
【訓練目的】
1.通過活動使同學們盡快相互了解,同時重新審視自己。
2.鍛煉自己在眾人面前展現自我的意識和能力,為今后的訓練活動做鋪墊。
【訓練準備】
個人信息卡、筆(可準備彩筆)。
【訓練步驟】
1.每人一張名片,名片上寫出至少5條個人信息,內容盡量展現自己的個性。
2.對自己的名片進行合理設計,以贏得別人的興趣和好感。
3.每組中的每個人向同組人推銷自己的名片,同時也推銷自己。
4.每組推選1人向全班同學展示自己的個性名片,推銷自己。
5.感受并交流分享。
我是誰
【訓練目的】
通過游戲使得全體學生彼此相識,使每個學生認識自我。
【訓練準備】
網球1個。
【訓練步驟】
1.請每組的學生圍坐成一個圓圈,老師也在其中。
2.給大家2分鐘時間想一種最能代表自己的動物,以及有什么特定的含義。
3.老師首先做個自我介紹,然后把網球拋給某個人,接到球的人做1分鐘自我介紹,然后繼續把球拋給其他人,直到全體成員介紹完畢。如果有的成員接到了兩次球,那么就再重復一遍自己的名字。
4.分享交流。
(1)通過大家選擇的動物,你對他們有了怎樣的了解?
(2)你記住了多少人的名字?是哪些因素促使你迅速記住了對方的名字?
(3)那些你沒有記住姓名的人,他們有什么共同特點嗎?
(4)那些和你喜歡相同或者相近動物的人,你們身上有哪些地方很像?溝通起來如何?
提示:
(1)老師可以事先對大家說:“如果你想認識哪位朋友,就可以把球拋給他,這樣接到球的人,會對拋球過來的人有格外的好感。”
(2)隨著網球在人群中的傳遞,人們之間會迅速產生親密感,拉近彼此的距離。
學習與領會
大學生成才與心理素質培養
有句話這樣說:21世紀人與人之間的競爭,無非是心與心之間的競爭。確切地說,是人與人之間心理素質的比拼。那么,什么是心理素質呢?心理素質是素質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個體的生理條件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不斷將外在獲得的刺激內化成個體內部的穩定的、基本的心理品質。可以說,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是在先天素質的基礎上,經過后天的環境歷練與教育影響而形成并發展起來的穩定的心理品質。比如,在認識過程方面,有的人記憶力好,有的人記憶力差;有的人思維活躍,有的人思維遲滯;有的人想象力豐富,有的人想象力貧乏。在情緒情感方面,有的人情緒穩定,遇事沉著;有的人情緒不穩定,遇事慌張。在意志方面,有的人堅定執著,有的人則盲目動搖……這些都是我們的心理素質的具體表現。
1.了解自我,悅納自我。能夠認識自我是良好心理素質的體現,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志。大學生中存在的主要心理健康問題,其實是不能正確認識自我的問題。要么盲目自大、自以為是,要么過度自卑、否定自我。所以,我們需要解決的很重要的一個人生課題便是:如何正確地認識自我、悅納自我、完善自我。
2.正視現實,適應環境。現實是客觀存在的,逃避和不遵守客觀規律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在問題面前,一切從實際出發,以積極的態度去處理。問題解決的過程就是權衡與取舍的過程,亦即選擇的過程。選擇一旦做出,就要同時準備承受其雙重結果:好的與不好的。
3.穩定情緒,優化個性。情緒就像是我們心靈的晴雨表。保持快樂、穩定的情緒,遇事冷靜分析,抑制不必要的沖動,有助于我們完成任務、解決問題。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重視在實踐中磨煉性格,有意識地進行自我鍛煉、自我改造,將自己的需要、愿望、思想、目標與行為統一起來,形成完備統一的人格。
4.善于交往,樂于學習。人際關系的協調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要能以信任、理解、關心、友愛的態度與各種人融洽相處,并能和少數人建立深厚的友誼。現代知識更新很快,需要不斷學習新的東西,使生活和工作能夠得心應手,以取得更多的成功。
心理健康標準
所謂健康,在《辭海》中的解釋是這樣的:人體各器官系統發育良好,功能正常,體格健壯,精力充沛,并具有良好勞動效能的狀態。通常用人體測量、體格檢驗和各種生理指標來衡量。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健康乃是一種身體上、精神上和社會適應上的完好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現代社會,人們愈發重視身心的和諧一致,健康不再只是定義為身體的健康,還包括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良好。有相關資料提供檢驗身心健康的簡單標準——“5+3標準”,即“五快”“三良”。所謂“五快”,就是指食得快、便得快、睡得快、說得快、走得快;所謂“三良”,就是指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世能力、良好的人際關系。
大學生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個體心理在自身以及環境條件許可范圍內,所能達到的心理最佳功能狀態。這其中有兩層涵義:(1)無心理疾病;(2)能積極調節自己的心態,順應環境并有效地、富有建設性地發展和完善自我。具體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1)智力發展正常 ;(2)情緒穩定樂觀 ;(3)意志品質健全;(4) 行為協調適度;(5)人際關系和諧 ;(6)人格完整獨立。
覺知與反思
1.有句話這樣說:有優異的成績,卻不懂得與人交往,是個寂寞的人;有過人的智商,卻不懂得控制情緒,是個危險的人;有超人的推理,卻不了解自己,是個迷惘的人;關心自己,卻不懂得理解和尊重他人的人,是個自私的人。
思考:你希望自己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2.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很多時候煩惱來源于我們對自己沒有清醒的認識,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干什么,甚至,我們總想活成“別人的樣子”。下文故事 *里的小橡樹也有同樣的煩惱。
在一個美麗的花園里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木和花草,蘋果樹、橡樹、玫瑰花、梔子花……每一棵樹都是那么挺拔,每一朵花都是那么嬌艷,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可是,在這之前的一段時間里,花園里的情形卻不是這樣的,有一棵小橡樹總是愁容滿面。可憐的小家伙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著,它不知道自己是誰,大家眾說紛紜,更加讓它困惑不已。蘋果樹認為它不夠專心:“如果你真的盡力了,一定會結出美麗的蘋果,你看多容易。你還是需要更加努力。”小橡樹聽了蘋果樹的話,心想,它已經很努力了,而且比它們想象的還要努力,可就是不行。想著想著,它就愈發傷心。玫瑰說:“別聽它的,開出玫瑰花來才更容易,你看多漂亮。”失望的小橡樹看著嬌嫩欲滴的玫瑰花,也想和玫瑰花一樣,但是它越想和別人一樣,就越覺得自己失敗。
一天,鳥中的智者雕來到了花園,看到唯獨可愛的小橡樹在一旁悶悶不樂,便上前打聽。聽了小橡樹的困惑后,它說:“你的問題并不嚴重,地球上許多生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我來告訴你怎么辦。你不要把生命浪費在去變成別人希望你成為的樣子,你就是你自己,你永遠無法變成別人,更沒有必要變成別人的樣子,你要試著了解你自己,做你自己。要想知道這一點,就要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雕說完就飛走了,留下小橡樹獨自思考。
小橡樹自言自語道:“做我自己,了解我自己?傾聽自己的內在聲音?”突然,小橡樹茅塞頓開,它閉上眼睛,敞開心扉,終于聽到了自己內在的聲音:“你永遠都結不出蘋果,因為你不是蘋果樹;你也不會每年春天都開花,因為你不是玫瑰。你是一棵橡樹,你的命運就是要長得高大挺拔,給鳥兒棲息,給游人遮陰,創造美麗的環境。你有你的使命,去完成它吧!”小橡樹頓時覺得渾身上下充滿了自信和力量,它開始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很快它就長成了一棵大橡樹,贏得了大家的尊重。
思考:請你想一想如何獲得別人的尊重?小橡樹的故事給你帶來怎樣的啟發?
探索與實踐
1.我的小組。
我的小組的名字:_________
我的小組的口號:_________
我的小組成員有:_________
2.請用簡短的話語描述這節課的體會和收獲。
_________
* 靜濤,黑島.哈佛教授講述的300個經濟學故事[M].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2:33.